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这两天看吵架,颇绝热闹。但技术含量不高,让人失望。网上(或者说文字)吵架应该是很有娱乐性的。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语言里时不时闪现一下智慧的火花。占上风的洋洋自得,欲穷追猛打;落下风的愤愤不平,想向卷土重来。看热闹的、敲边鼓的、拉偏架的、起哄的,芸芸众生,市井百态,简直就是当代的《清明上河湖》,热闹非凡,栩栩如生,煞是好看。中国人本来就爱热闹,在这漫长的冬天里,还有比这更热闹、更好看的吗?
可既然是在心潭,大家就是文人墨客,吵架,甚至骂人,也就该讲点儿艺术。不能动不动就往下三路或者朝人类繁衍系统猛攻。鲁迅早就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其实我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吵架骂人的艺术可谓源远流长。比如讲究个“皮里阳秋,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说鸡骂狗”。孔子作春秋,述而不作,已使乱臣贼子诚惶诚恐。好的骂句,要微妙含蓄,既要像牛腩一样有嚼头,也要像橄榄一样有回味。你骂他一句要使他不觉得是骂,等到想过一遍才慢慢觉悟这句话不是好话,这才是骂人的上乘。另外得用点儿“赋比兴”。这东西不光写诗词散文有用,吵架骂人也有用。“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里洋洋洒洒几百篇,说是民歌,其实大部分是用赋比兴影射骂人。“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骂得多含蓄优雅。要是现在,估计上来就是:“我靠你娘的贪官污吏!”一下子档次全没了。其实广大人民群众在民间也爱用“赋比兴”的手法骂人,特别在一些歇后语里。形象、生动、俏皮。当然从技巧上还有排比、对仗、反复、反语、设问等;形式上还可以用打油诗、改歌词、编故事、用典故;在战略上还有“远交近攻”,“以退为进”“小题大做”等等,战术上还有“借刀杀人”“反间计”“苦肉计”“美人计”。。。总之,《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吵架骂人的时候都可以用上。可这些在这两天的吵架里有吗?没有,所以忒失望了。
骂人不好,但不是大错。谁敢说自己从来没吵过架、骂过人?骂人至少是骂的人自己总觉得对方有该骂的地方。但该不该骂,这是个抉择的标准问题。庐山会议时,彭德怀对主席说:“延安时你骂娘三个月,我现在骂娘了几天你就受不了了?”当年大使馆被炸,泽民同志也气得骂娘(米国人的娘)。所以根本不骂人,大可不必。硬憋着不骂,还能憋出病。可网上骂架的人好比是戏台上的“角儿”,不能光想着自己过戏瘾,也得考虑考虑俺们观众啊,你们得骂出点水平才是!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