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LILIBY(SUNSHINE)今天看到周黎明关于科幻电影的稿子,不错。(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科幻是一种题材元素。在许多“科幻片”中,它不是唯一的或最重要的题材元素,而是跟其他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以科幻为表层的政治阴谋片(如1956年的《身体更换者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社会问题片(如1971年的《发条橘子》)、儿童亲情片(如1982年的《外星人》)、道德伦理片(如《千钧一发》Gattaca, 1997)等;从风格类型上看,科幻片除了少数偏文艺片的正剧(drama),多数是商业片,将动作、惊悚、幽默做形形色色的排列组合,做到借科幻之壳生娱乐之蛋的目的。

  纯粹(或称狭义)的科幻影片不仅在题材上借助某些科学幻想的概念,在命题上往往会涉及时间空间的概念或人跟机器的关系。《外星人》中虽然ET是主角,但片中几乎没有科学的成份,而幻想也只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发条橘子》仅仅具有外景的未来色彩罢了,科幻的成份非常微弱。我们这里讨论和推荐的,基本上属于“以科幻为核心”的作品,无论是艺术片还是娱乐片,科幻都是其主要卖点。

  如果你以为喜欢科幻的人大多会把科学当作上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大多数科幻作家和编导都对科学发展的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科学会异化人性。第一部划时代的科幻电影是德国名导演弗瑞茨·朗(Fritz Lang)1926年的作品《大都会》(Metropolis,不同于片名相同的日本动画新片),片中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创造了他心目中逆来顺受的完美女子玛丽亚,但玛丽亚开始反抗创造者的控制,并发动工人造反,摧毁整座城市。这个人造的机器女人在性行为方面也主动出击,成了男人恐惧的失控女人或失控机器,最后被当作女巫烧死。

  “科学将把我们带向敌托邦(乌托邦的反面)”是早年科幻片的一条主线。主流的西方文艺工作者对科学改造世界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认为这只能带来灾难。至今为止,我还没见过一部宣扬“人定胜天”、“创造完美机器人新世界”的作品。但是,科幻片很早就注重机器人的“人性”特征,如在1931年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中,由死尸缝制成的科学怪人既伤害无辜,也遭到人类的迫害。有一场戏中,盲人不知真相,款待了他,令他深为感动,因为看不到他恐怖外表的盲人没有歧视他,使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这与其说是对人造人的恐惧,不如说是对人类社会不公的谴责。

  借“科”喻今是编导们常用的技巧。罗伯特·怀斯(《音乐之声》导演)早在1951年推出了一部叫做《地球静止的日子》(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的科幻片,讲一个外星人的宇宙飞船来到地球,降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想和地球人进行“友好邦交”,结果遭到地球人的追杀。这显然是亲共产主义的好莱坞人士对麦卡锡主义的抗议。1956年的《身体更换者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讲美国某个地方的人被外星人换了脑,邻居全然没觉察,清醒者拼命呼救,但他们处于越来越孤立的状态。这个故事妙就妙在麦卡锡主义的反对者和支持者都能认同,因为他们都把对方当作给群众洗脑的精神毒品。

  1956年的《禁止的行星》(Forbidden Planet)中出现了一个名叫罗比的机器人,它比人聪明,但像一个忠实的仆人那样任劳任怨为人类服务。罗比开创的可爱机器人雏形后来演变成《星球大战》的C-3PO和R2D2、《短路》系列电影(Short Circuit, 1986, 1988)中的“约翰五号”、《外星人》中的ET、《人工智能》中的大卫等等。这些给机器人一个好名声的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把机器人当作敌对势力的科幻传统,形成了机器人有好有坏的双面性人物路线。

  在大制作娱乐片中,机器人或外星人的定位要单纯得多,如非常适合扮演机器人的阿诺·施瓦辛格要么当坏人(《终结者》),要么当好人(《终结者2》),人物基本上没有过渡色,他们只是施暴的工具或受暴的目标。好莱坞对于机器人的分类倒是十分细致,其中部分机能被机器替代、仍有生物机制的叫做Cyborg,即阿诺扮演的那种,他们代表着人类对强大机器既崇拜又恐惧的矛盾心理。

  时空穿梭是科幻片又一个永恒的主线。HG威尔斯的经典名著《时间机器》(Time Machine)早在1960年就已搬上了银幕,今年又推出了新版,该片通过主人公“快进”几十万年的旅程,让我们“预览”一下科学发达后人类反而回到原始社会的惨状。泽米基斯编导的《回到未来》系列(Back to the Future, 1985, 1989, 1990)站得没有威尔斯高,它的视角瞄准了一个家庭,让我们看到同样人物在不同时代的模样和行为举止,充满了谐趣。《骇客帝国》(The Matrix)的构思要复杂得多,它既有多维时空任驰骋的意象,又有人和机器的角逐,因此它两条主线左右逢源。

  人们通过科幻作品,探讨人性和机器性的异同,比如人的亲情、人的排它性、机器的机械性、机器对人的帮助等等,但没有人希望未来世界完全掌控在机器手中,即便那些机器非常聪明、非常精确。科幻作家一而再再而三地表达对机器控制世界的畏惧,甚至到了杞人忧天的地步。他们把抗拒机器奴役人类当作是科幻创作的座右铭,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对人类自身价值及在进化链上地位的怀疑。正因为如此,模糊人性和机器性的作品尤为可贵。当机器人完全受人类支配、只能按部就班做某种工作,它其实不能对人类产生实质性的威胁;只有当机器具有人的某些特性,如感情(《AI》中的依恋、《2001》中的嫉妒),它们才能成为旗鼓相当的人类对手,也才能成为发人深思的艺术形象。(zhouliming@hotmai..com)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休闲娱乐 / LILIBY(SUNSHINE)今天看到周黎明关于科幻电影的稿子,不错。(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科幻是一种题材元素。在许多“科幻片”中,它不是唯一的或最重要的题材元素,而是跟其他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以科幻为表层的政治阴谋片(如1956年的《身体更换者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社会问题片(如1971年的《发条橘子》)、儿童亲情片(如1982年的《外星人》)、道德伦理片(如《千钧一发》Gattaca, 1997)等;从风格类型上看,科幻片除了少数偏文艺片的正剧(drama),多数是商业片,将动作、惊悚、幽默做形形色色的排列组合,做到借科幻之壳生娱乐之蛋的目的。

      纯粹(或称狭义)的科幻影片不仅在题材上借助某些科学幻想的概念,在命题上往往会涉及时间空间的概念或人跟机器的关系。《外星人》中虽然ET是主角,但片中几乎没有科学的成份,而幻想也只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发条橘子》仅仅具有外景的未来色彩罢了,科幻的成份非常微弱。我们这里讨论和推荐的,基本上属于“以科幻为核心”的作品,无论是艺术片还是娱乐片,科幻都是其主要卖点。

      如果你以为喜欢科幻的人大多会把科学当作上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大多数科幻作家和编导都对科学发展的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科学会异化人性。第一部划时代的科幻电影是德国名导演弗瑞茨·朗(Fritz Lang)1926年的作品《大都会》(Metropolis,不同于片名相同的日本动画新片),片中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创造了他心目中逆来顺受的完美女子玛丽亚,但玛丽亚开始反抗创造者的控制,并发动工人造反,摧毁整座城市。这个人造的机器女人在性行为方面也主动出击,成了男人恐惧的失控女人或失控机器,最后被当作女巫烧死。

      “科学将把我们带向敌托邦(乌托邦的反面)”是早年科幻片的一条主线。主流的西方文艺工作者对科学改造世界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认为这只能带来灾难。至今为止,我还没见过一部宣扬“人定胜天”、“创造完美机器人新世界”的作品。但是,科幻片很早就注重机器人的“人性”特征,如在1931年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中,由死尸缝制成的科学怪人既伤害无辜,也遭到人类的迫害。有一场戏中,盲人不知真相,款待了他,令他深为感动,因为看不到他恐怖外表的盲人没有歧视他,使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这与其说是对人造人的恐惧,不如说是对人类社会不公的谴责。

      借“科”喻今是编导们常用的技巧。罗伯特·怀斯(《音乐之声》导演)早在1951年推出了一部叫做《地球静止的日子》(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的科幻片,讲一个外星人的宇宙飞船来到地球,降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想和地球人进行“友好邦交”,结果遭到地球人的追杀。这显然是亲共产主义的好莱坞人士对麦卡锡主义的抗议。1956年的《身体更换者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讲美国某个地方的人被外星人换了脑,邻居全然没觉察,清醒者拼命呼救,但他们处于越来越孤立的状态。这个故事妙就妙在麦卡锡主义的反对者和支持者都能认同,因为他们都把对方当作给群众洗脑的精神毒品。

      1956年的《禁止的行星》(Forbidden Planet)中出现了一个名叫罗比的机器人,它比人聪明,但像一个忠实的仆人那样任劳任怨为人类服务。罗比开创的可爱机器人雏形后来演变成《星球大战》的C-3PO和R2D2、《短路》系列电影(Short Circuit, 1986, 1988)中的“约翰五号”、《外星人》中的ET、《人工智能》中的大卫等等。这些给机器人一个好名声的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把机器人当作敌对势力的科幻传统,形成了机器人有好有坏的双面性人物路线。

      在大制作娱乐片中,机器人或外星人的定位要单纯得多,如非常适合扮演机器人的阿诺·施瓦辛格要么当坏人(《终结者》),要么当好人(《终结者2》),人物基本上没有过渡色,他们只是施暴的工具或受暴的目标。好莱坞对于机器人的分类倒是十分细致,其中部分机能被机器替代、仍有生物机制的叫做Cyborg,即阿诺扮演的那种,他们代表着人类对强大机器既崇拜又恐惧的矛盾心理。

      时空穿梭是科幻片又一个永恒的主线。HG威尔斯的经典名著《时间机器》(Time Machine)早在1960年就已搬上了银幕,今年又推出了新版,该片通过主人公“快进”几十万年的旅程,让我们“预览”一下科学发达后人类反而回到原始社会的惨状。泽米基斯编导的《回到未来》系列(Back to the Future, 1985, 1989, 1990)站得没有威尔斯高,它的视角瞄准了一个家庭,让我们看到同样人物在不同时代的模样和行为举止,充满了谐趣。《骇客帝国》(The Matrix)的构思要复杂得多,它既有多维时空任驰骋的意象,又有人和机器的角逐,因此它两条主线左右逢源。

      人们通过科幻作品,探讨人性和机器性的异同,比如人的亲情、人的排它性、机器的机械性、机器对人的帮助等等,但没有人希望未来世界完全掌控在机器手中,即便那些机器非常聪明、非常精确。科幻作家一而再再而三地表达对机器控制世界的畏惧,甚至到了杞人忧天的地步。他们把抗拒机器奴役人类当作是科幻创作的座右铭,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对人类自身价值及在进化链上地位的怀疑。正因为如此,模糊人性和机器性的作品尤为可贵。当机器人完全受人类支配、只能按部就班做某种工作,它其实不能对人类产生实质性的威胁;只有当机器具有人的某些特性,如感情(《AI》中的依恋、《2001》中的嫉妒),它们才能成为旗鼓相当的人类对手,也才能成为发人深思的艺术形象。(zhouliming@hotmai..com)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谢谢。
    • 上周南方周末有科幻电影专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