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作者: 徐仰药 李鸿章与翁同龢,到底谁是国贼? 5/25/2002 10:53 [Click:390]
李鸿章与翁同龢,到底谁是国贼?
徐仰药
梁任公除了在《李鸿章传》中称李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外,还在论及甲午战事李鸿章的十二大罪状后发了一通感慨,内容如下(译文):
西方报纸有评论:日本不是和中国在作战,实在是和李鸿章一个人在打仗。君不见各省大吏,只知道划疆自守,好像这是件国家的私事一样,难道有一个官儿给李鸿章筹一分钱的军饷,在其危难之际派出一兵一卒援手相救么?这样说来,日本的确是在和李鸿章一人交战,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你虽然打败了,也是个豪杰呀!
曾任北洋水师副提督,德国人汉纳根言道:中国取败之道有二大端,一曰无总帅,督,抚各自保封疆,分而不能和;一曰无名将,提,镇各未谙韬略,愚而不能明,值此二端,断难一战。中国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俗谚,对于行伍出身的鄙视之情可见一斑。因此上,“凡阀阅之子弟,博雅之生徒,尽以入伍为大耻。惟穷无聊赖,游手好闲之辈,始贪其月饷而趋之。”当兵本为吃饱饭,临阵脱逃也自然。难怪湘军淮军的素质一茬不如一茬,募兵制可以让罗马帝国的军事机器生锈,天朝祸乱频仍民生凋敝,虽不乏能臣励精图治,终究难以幸免。
李鸿章当然深知这“断难一战”的道理,但除军制弊端及军事人才匮乏外,军备不足才是他所最为担心的。朝鲜事起,牙山一战失利,李鸿章力主避战求和,上书光绪陈述理由曰:“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后,我军未购一船。”据《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当时清政府拨给北洋水师的军费预算是每年五百万两,可光绪十四年后怎会未购一船,未添一炮?银子都哪去了呢?
原来一八八九年三月四日光绪亲政,之前的二月二十六日成婚,只结婚一项就耗费白银五百万两,亲政大典当然也须破费一番。而后光绪为让退休后的“皇爸爸”安度晚年,决定把清漪园修葺一新,供慈禧居住,预计耗资三千万两,钱从哪来?当然是朝执掌户部财权的恩师翁同龢要。翁乃两朝帝师,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权倾朝野,炙手可热,宰相首辅,非他莫属。翁同龢初掌户不久即遇到财政危机,币值改革受挫,收支调配捉襟见肘,但皇帝的用度可一分也不能少,这取舍的权力自然在翁的掌握之中。
李鸿章是平发捻起的家,从外国雇佣军身上学到不少东西,知道了军事技术的重要性,之后大办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并独具慧眼地意识到日本的崛起将是对中国的最大威胁,于是兴建北洋水师来遏制日本。李鸿章的设想是“合力以图之,持久以困之,不患不操胜券。中国战舰足用,统驭得人,则日本必服。”一八八三年,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遥戈于日本海”,并在日本的“盛邀”之下,停泊于日本海岸。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登舰视察,竟然“脸色苍白,黯然不语者良久。”
慈禧执政时期,海军军费没歉过一分一毫。光绪秉政后,北洋的好日子算是过到头了。皇帝成家,太后修园,都是名正言顺地刮削,李鸿章心里有气也无处发泄。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户部又突然决定:“南北两洋购买洋枪,炮舰,机器事,暂停两年,所省银子解部充饷。”海军提督丁汝昌力陈:“我国海军实力远逊于日本,添船换炮刻不容缓。”李鸿章也亲自出马,奏曰:“方蒙激励之恩,忽有汰除之令,我恐怕这不是慎重海防,激励士气的做法吧!”上谕却回道:“以饷力极拙,仍尊旨照议暂停。”其实饷力都使在了西北的陆军身上,海军当然要饿肚子了。
翁同龢的户部为何要给李鸿章小鞋穿?原因很简单,国恨敌不过家仇,矛盾由来已久。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在太平天国晚期为安徽巡抚,定远被围时弃城逃跑,犯了失守封疆之罪。曾国藩令其戴罪立功,居然又因为失职而激起内部兵变互相残杀,导致寿州失守,罪无可赦,曾国藩只好上奏劾疏,捉刀之人正是李鸿章。劾疏措辞严峻,罪责又赫然难逃,翁父虽是同治皇帝的师傅,太后也无法为其曲予宽待。结果,翁同书被判“斩监候”,翁父情急之下,气绝身亡。皇帝太后以“眷念师谊”为借口,将翁同书从轻发落,充军新疆了事。父死兄徙,全拜李鸿章所赐,翁同龢因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终于在军费问题上攥到了李鸿章的七寸。
李鸿章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但翁还不肯善罢甘休。朝鲜事变后,翁和他的学生文廷士,张謇等一干死党又纷纷鼓噪出兵朝鲜,文廷士还让真妃向光绪大吹枕边风,诋毁李鸿章的主和动机是吃了日本人的贿赂。翁的另一位学生王伯恭在《蜷庐随笔》中回忆,
“我说: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岂能放胆尝试?况且我国无论兵器战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轻率地决定开战啊!翁同龢却说:李鸿章治军数十年,扫平了多少‘坏人’啊!北洋有陆海军,岂能连一仗都打不了?
我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明知技不如人还硬上,岂能有胜利的希望?翁说:我正想让他到战场上试一试,看他到底是骡子是马,将来就有整顿他的余地了。”
大敌当前,成败之际,宁可国家败亡,也要携嫌报复以私害公,这就是堂堂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的所作所为。对此,《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一述评道:“他因与李鸿章之间久怀宿怨,屡某报复,李鸿章不欲战而迫之战,在他看来,正是所以挫抑之而困顿制的良好机会,又岂能轻易放过?至于万一试而不效,淮军挫败,私怨虽报而国事已坏,则不是翁同龢所考虑的问题了。”
戊戌变法前的礼部主事,变法开始后因上变法条陈与守旧派发生冲突,导致礼部六堂官全数罢免,并被光绪超拔重用,变法后又被革职查办,查抄家产的著名人物王照。用一首诗表达了他对翁同龢的看法:
当年炀灶坏长城,曾赖东朝恤老城。
岂有臣心蓄恩怨,到头因果自分明。
诗下有注解(译文):
“追溯甲午之战前后,翁同龢延揽一帮子文燥书生文廷士,志锐等人,组成清流党,蒙蔽圣聪,多方给李鸿章制造麻烦,军政出于多门,而后战败,又把脏水泼到李鸿章一人头上。李鸿章,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被他们扣上了汉奸的罪名,几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幸亏太后干预,后来还是依靠李鸿章达成了停战求和的结果,收拾了残局。但翁同龢仍然暗中煽风点火,一定要致李鸿章于死地。李鸿章访欧归来,情之所至,到圆明园凭吊,居然被翁同龢说成是“私闯禁地,罪在不赦”,还让皇上发上谕,把一个老骥伏枥的忠臣,斥辱一顿。这件事后来光绪极为后悔。翁同龢死后,有人为之“请恤”,光绪大怒,历数翁同龢误国罪状,头一条就说的是“甲午主战”的事情。当时太后在场,也默然未语。世人都把光绪的戊戌变法与翁同龢并为一谈,谬矣!”
戊戌变法前一个月,光绪陪慈禧太后去恭亲王家“视疾”。“鬼子六”抱病在床,光绪上前问朝中人物谁可大用。恭王说出两人,一个是李鸿章,另一个是张之洞。光绪大惊,问翁同龢这人如何?恭王听后老泪纵横,言道:“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说罢叫仆人上纸笔,强撑着坐起,哆哆嗦嗦写下八个大字“居心叵测,估势弄权”,算是对翁同龢的人格评价。
无论是甲午主战还是戊戌变法,翁同龢都是以自己的私利为转移,手握权秉,搬弄是非,欺上瞒下,出尔反尔。光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终于在变法开始的第五天下定决心,不顾太后的回护,下了罢免翁同龢的圣旨。后人把翁同龢归于帝党行列,实在是大谬不然,想那慈禧老谋深算,怎么会把个外人安排在皇帝的身边,做他的老师呢?翁同龢借《马关条约》签订之机煽动京官上书,打击李鸿章的势力,为此才抬出了康梁,没想到光绪竟然认了真,而变法也居然得到了太后的默许。翁氏感到自己的地位即将受到威胁,于是开始从中作梗,渐渐变成了变法维新的绊脚石,光绪忍无可忍,只好把他一脚踢开。圣意虽然难测,但翁老师的注定将被罢免,却在变法之前就已是征兆初现了,这一点翁同龢的日记可以作为明证:
“皇帝命我再去找些康有为的书,并命我写一份书单来递进。我对皇上说:‘臣与康有为素不来往。’
光绪皇帝问:‘为什么?’
我说:‘康有为这个人,居心叵测。’
皇上说:‘你在这以前为什么不说这种话?’
我说:‘我最近才看到他的《孔子改制考》,所以才知道了他的为人。’“
第二天光绪再次向翁同龢要康有为的书作,翁同龢面对光绪的一再试探竟然浑然不觉,依旧对康有为大加贬损,引得光绪大怒,从此动了除翁之心。
(注:本文部分观点和译文参考张建伟所著《温故戊戌年》一书。)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李鸿章与翁同龢,到底谁是国贼?
徐仰药
梁任公除了在《李鸿章传》中称李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外,还在论及甲午战事李鸿章的十二大罪状后发了一通感慨,内容如下(译文):
西方报纸有评论:日本不是和中国在作战,实在是和李鸿章一个人在打仗。君不见各省大吏,只知道划疆自守,好像这是件国家的私事一样,难道有一个官儿给李鸿章筹一分钱的军饷,在其危难之际派出一兵一卒援手相救么?这样说来,日本的确是在和李鸿章一人交战,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你虽然打败了,也是个豪杰呀!
曾任北洋水师副提督,德国人汉纳根言道:中国取败之道有二大端,一曰无总帅,督,抚各自保封疆,分而不能和;一曰无名将,提,镇各未谙韬略,愚而不能明,值此二端,断难一战。中国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俗谚,对于行伍出身的鄙视之情可见一斑。因此上,“凡阀阅之子弟,博雅之生徒,尽以入伍为大耻。惟穷无聊赖,游手好闲之辈,始贪其月饷而趋之。”当兵本为吃饱饭,临阵脱逃也自然。难怪湘军淮军的素质一茬不如一茬,募兵制可以让罗马帝国的军事机器生锈,天朝祸乱频仍民生凋敝,虽不乏能臣励精图治,终究难以幸免。
李鸿章当然深知这“断难一战”的道理,但除军制弊端及军事人才匮乏外,军备不足才是他所最为担心的。朝鲜事起,牙山一战失利,李鸿章力主避战求和,上书光绪陈述理由曰:“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后,我军未购一船。”据《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当时清政府拨给北洋水师的军费预算是每年五百万两,可光绪十四年后怎会未购一船,未添一炮?银子都哪去了呢?
原来一八八九年三月四日光绪亲政,之前的二月二十六日成婚,只结婚一项就耗费白银五百万两,亲政大典当然也须破费一番。而后光绪为让退休后的“皇爸爸”安度晚年,决定把清漪园修葺一新,供慈禧居住,预计耗资三千万两,钱从哪来?当然是朝执掌户部财权的恩师翁同龢要。翁乃两朝帝师,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权倾朝野,炙手可热,宰相首辅,非他莫属。翁同龢初掌户不久即遇到财政危机,币值改革受挫,收支调配捉襟见肘,但皇帝的用度可一分也不能少,这取舍的权力自然在翁的掌握之中。
李鸿章是平发捻起的家,从外国雇佣军身上学到不少东西,知道了军事技术的重要性,之后大办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并独具慧眼地意识到日本的崛起将是对中国的最大威胁,于是兴建北洋水师来遏制日本。李鸿章的设想是“合力以图之,持久以困之,不患不操胜券。中国战舰足用,统驭得人,则日本必服。”一八八三年,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遥戈于日本海”,并在日本的“盛邀”之下,停泊于日本海岸。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登舰视察,竟然“脸色苍白,黯然不语者良久。”
慈禧执政时期,海军军费没歉过一分一毫。光绪秉政后,北洋的好日子算是过到头了。皇帝成家,太后修园,都是名正言顺地刮削,李鸿章心里有气也无处发泄。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户部又突然决定:“南北两洋购买洋枪,炮舰,机器事,暂停两年,所省银子解部充饷。”海军提督丁汝昌力陈:“我国海军实力远逊于日本,添船换炮刻不容缓。”李鸿章也亲自出马,奏曰:“方蒙激励之恩,忽有汰除之令,我恐怕这不是慎重海防,激励士气的做法吧!”上谕却回道:“以饷力极拙,仍尊旨照议暂停。”其实饷力都使在了西北的陆军身上,海军当然要饿肚子了。
翁同龢的户部为何要给李鸿章小鞋穿?原因很简单,国恨敌不过家仇,矛盾由来已久。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在太平天国晚期为安徽巡抚,定远被围时弃城逃跑,犯了失守封疆之罪。曾国藩令其戴罪立功,居然又因为失职而激起内部兵变互相残杀,导致寿州失守,罪无可赦,曾国藩只好上奏劾疏,捉刀之人正是李鸿章。劾疏措辞严峻,罪责又赫然难逃,翁父虽是同治皇帝的师傅,太后也无法为其曲予宽待。结果,翁同书被判“斩监候”,翁父情急之下,气绝身亡。皇帝太后以“眷念师谊”为借口,将翁同书从轻发落,充军新疆了事。父死兄徙,全拜李鸿章所赐,翁同龢因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终于在军费问题上攥到了李鸿章的七寸。
李鸿章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但翁还不肯善罢甘休。朝鲜事变后,翁和他的学生文廷士,张謇等一干死党又纷纷鼓噪出兵朝鲜,文廷士还让真妃向光绪大吹枕边风,诋毁李鸿章的主和动机是吃了日本人的贿赂。翁的另一位学生王伯恭在《蜷庐随笔》中回忆,
“我说: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岂能放胆尝试?况且我国无论兵器战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轻率地决定开战啊!翁同龢却说:李鸿章治军数十年,扫平了多少‘坏人’啊!北洋有陆海军,岂能连一仗都打不了?
我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明知技不如人还硬上,岂能有胜利的希望?翁说:我正想让他到战场上试一试,看他到底是骡子是马,将来就有整顿他的余地了。”
大敌当前,成败之际,宁可国家败亡,也要携嫌报复以私害公,这就是堂堂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的所作所为。对此,《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一述评道:“他因与李鸿章之间久怀宿怨,屡某报复,李鸿章不欲战而迫之战,在他看来,正是所以挫抑之而困顿制的良好机会,又岂能轻易放过?至于万一试而不效,淮军挫败,私怨虽报而国事已坏,则不是翁同龢所考虑的问题了。”
戊戌变法前的礼部主事,变法开始后因上变法条陈与守旧派发生冲突,导致礼部六堂官全数罢免,并被光绪超拔重用,变法后又被革职查办,查抄家产的著名人物王照。用一首诗表达了他对翁同龢的看法:
当年炀灶坏长城,曾赖东朝恤老城。
岂有臣心蓄恩怨,到头因果自分明。
诗下有注解(译文):
“追溯甲午之战前后,翁同龢延揽一帮子文燥书生文廷士,志锐等人,组成清流党,蒙蔽圣聪,多方给李鸿章制造麻烦,军政出于多门,而后战败,又把脏水泼到李鸿章一人头上。李鸿章,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被他们扣上了汉奸的罪名,几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幸亏太后干预,后来还是依靠李鸿章达成了停战求和的结果,收拾了残局。但翁同龢仍然暗中煽风点火,一定要致李鸿章于死地。李鸿章访欧归来,情之所至,到圆明园凭吊,居然被翁同龢说成是“私闯禁地,罪在不赦”,还让皇上发上谕,把一个老骥伏枥的忠臣,斥辱一顿。这件事后来光绪极为后悔。翁同龢死后,有人为之“请恤”,光绪大怒,历数翁同龢误国罪状,头一条就说的是“甲午主战”的事情。当时太后在场,也默然未语。世人都把光绪的戊戌变法与翁同龢并为一谈,谬矣!”
戊戌变法前一个月,光绪陪慈禧太后去恭亲王家“视疾”。“鬼子六”抱病在床,光绪上前问朝中人物谁可大用。恭王说出两人,一个是李鸿章,另一个是张之洞。光绪大惊,问翁同龢这人如何?恭王听后老泪纵横,言道:“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说罢叫仆人上纸笔,强撑着坐起,哆哆嗦嗦写下八个大字“居心叵测,估势弄权”,算是对翁同龢的人格评价。
无论是甲午主战还是戊戌变法,翁同龢都是以自己的私利为转移,手握权秉,搬弄是非,欺上瞒下,出尔反尔。光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终于在变法开始的第五天下定决心,不顾太后的回护,下了罢免翁同龢的圣旨。后人把翁同龢归于帝党行列,实在是大谬不然,想那慈禧老谋深算,怎么会把个外人安排在皇帝的身边,做他的老师呢?翁同龢借《马关条约》签订之机煽动京官上书,打击李鸿章的势力,为此才抬出了康梁,没想到光绪竟然认了真,而变法也居然得到了太后的默许。翁氏感到自己的地位即将受到威胁,于是开始从中作梗,渐渐变成了变法维新的绊脚石,光绪忍无可忍,只好把他一脚踢开。圣意虽然难测,但翁老师的注定将被罢免,却在变法之前就已是征兆初现了,这一点翁同龢的日记可以作为明证:
“皇帝命我再去找些康有为的书,并命我写一份书单来递进。我对皇上说:‘臣与康有为素不来往。’
光绪皇帝问:‘为什么?’
我说:‘康有为这个人,居心叵测。’
皇上说:‘你在这以前为什么不说这种话?’
我说:‘我最近才看到他的《孔子改制考》,所以才知道了他的为人。’“
第二天光绪再次向翁同龢要康有为的书作,翁同龢面对光绪的一再试探竟然浑然不觉,依旧对康有为大加贬损,引得光绪大怒,从此动了除翁之心。
(注:本文部分观点和译文参考张建伟所著《温故戊戌年》一书。)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