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生命与利益孰重轻?! 大连一产妇失血死于产床之上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5月14日02:03 时代商报
不管多远,也不管事有多急,医院在急需血液时只能由辖区内供血站供给。虽在“特殊情况”时可就近调剂,但也必须有辖区供血站出面,而不少供血站是自负盈亏的,利益的驱动必然导致区域的垄断。
事件:“产妇死于血站太远”
4月24日晚,大连普兰店市莲山镇中心医院29岁的王秀丽产后死亡。家属讲,王秀丽产后出现“大流血”,当时妇产科只有一名周姓医生。5点左右,经后来的几名医生确诊,决定做子宫切除手术。6点左右,从普兰店取来400毫升血,输血后的产妇苏醒过来便开始做手术,这当中怕血不够又要了1000毫升血以备用,手术做了一半时主刀的医生从产房(手术在产房里做的)走出来说:“血太误事了。”又过了20分钟左右,人便死在了产床上。针对这个事件,该院的林院长没说什么,但另一负责人讲,当时为救人院长都抽血了,但一化验不能用。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去很近的瓦房店取血,非要多跑20多公里去普兰店,回答是这是规定,因他们镇归属普兰店市所辖。
血站:“我们是自负盈亏的”
莲山镇中心医院发生的事,普兰店血站的尹主任说,他们供血没问题,虽然这个镇距瓦房店比普兰店近得多,但按规定辖区内医院用血必须由他们提供,如果他们血液不够或血型不全,可以由很近的如瓦房店血站提供,但必须由他们出面进行调剂才行,从别的血站调剂的血液他们是不挣钱,自己血站供出的血液挣钱也很少,他们是自负盈亏单位,每200毫升才200到220元。现血站年亏损经营,每年才采、供血0.7吨,如能达到年采、供血量10吨左右,站内几十个职工就能活下来。
据了解,在沈阳市周边、辽南及辽西等地区,都有像普兰店血站这样的自负盈亏单位,他们的采血、化验、贮藏、供血等一切费用都出在医院的用血上,而血液的来源便是无偿献血。
解释:“这是执行政策”
关于血站条块分割且部分血站又自负盈亏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辽宁省血液中心的有关部门。他们说,辽宁省从1998年就采取了“三统一”的原则,即统一采血、统一供血和统一设置血站,这是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如果供血之后发生纠纷,都是本区域内也很好解决。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沈阳铁西的医大三院离苏家屯很近,这样就达成口头协议,他们用血可直接去苏家屯血站,这些都是血站之间相互协调问题,血站和医院一样,都是以救死扶伤为最终目的,但血站大都不是以利润为目的的,如果沈阳血站或辽宁省血液中心“自负盈亏”的话,那这个单位可发大了。但省内是有自负盈亏的血站,这大都是地方性的,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他们不发表态度。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省内有近20个血站属自负盈亏或半自负盈亏状态,他们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不能不考虑自身的利益,尤其在许多中、小型医院都撤掉了血库的近两年,血站的任务就更重了,但有一点对部分血站来讲是不能变的:“辖区的地盘被别人占了,自己吃什么?”主任记者孙学友
墙与桥
□杜宇峰
一位年轻母亲的生命消亡在血色的壁垒面前,甚至可能都没有亲自看一眼自己刚出世的孩子。
锥心的创痛留给了她的家人,而遗憾、感伤、深思则留给了仍旧生活在这种壁垒中的生者,它有如刀锋让我们的心头隐隐作痛。
在生命与利益之间抉择本来不该如同哈姆雷特面对生存还是毁灭的抉择时那样的艰难,因为显而易见,一条完全可以挽救的鲜活生命永远要重于那些所谓“条条块块”的分立与阻塞。而诸如“自负盈亏”一样的话在救死扶伤面前苍白无比,永远也不能成为对死亡置若罔闻的理由与借口。令人愤懑的是正是这些僵化的阻塞在人们的心域中树立起无尽的壁垒。狭隘、短暂、局部的既得利益也转化成对生命意义的淡漠。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一层又一层的旧观念在被不断地打破,我们的经济也因此而不断地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因此不断昌明,但我们应该用第三只眼清晰地看到,在社会的进步中仍旧有许多基于短视偏见或一己之利而形成的壁垒,正是这些墙垒使得地方保护主义不断露头,成为垄断和低效的保护伞,正是这些墙垒使得原本非常容易的事情变得复杂繁琐不够公平,正是这些墙垒使得一些人一些单位、一些地区在义与利面前茫然失措。
是时候了,将那面无形的墙变成通畅的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5月14日02:03 时代商报
不管多远,也不管事有多急,医院在急需血液时只能由辖区内供血站供给。虽在“特殊情况”时可就近调剂,但也必须有辖区供血站出面,而不少供血站是自负盈亏的,利益的驱动必然导致区域的垄断。
事件:“产妇死于血站太远”
4月24日晚,大连普兰店市莲山镇中心医院29岁的王秀丽产后死亡。家属讲,王秀丽产后出现“大流血”,当时妇产科只有一名周姓医生。5点左右,经后来的几名医生确诊,决定做子宫切除手术。6点左右,从普兰店取来400毫升血,输血后的产妇苏醒过来便开始做手术,这当中怕血不够又要了1000毫升血以备用,手术做了一半时主刀的医生从产房(手术在产房里做的)走出来说:“血太误事了。”又过了20分钟左右,人便死在了产床上。针对这个事件,该院的林院长没说什么,但另一负责人讲,当时为救人院长都抽血了,但一化验不能用。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去很近的瓦房店取血,非要多跑20多公里去普兰店,回答是这是规定,因他们镇归属普兰店市所辖。
血站:“我们是自负盈亏的”
莲山镇中心医院发生的事,普兰店血站的尹主任说,他们供血没问题,虽然这个镇距瓦房店比普兰店近得多,但按规定辖区内医院用血必须由他们提供,如果他们血液不够或血型不全,可以由很近的如瓦房店血站提供,但必须由他们出面进行调剂才行,从别的血站调剂的血液他们是不挣钱,自己血站供出的血液挣钱也很少,他们是自负盈亏单位,每200毫升才200到220元。现血站年亏损经营,每年才采、供血0.7吨,如能达到年采、供血量10吨左右,站内几十个职工就能活下来。
据了解,在沈阳市周边、辽南及辽西等地区,都有像普兰店血站这样的自负盈亏单位,他们的采血、化验、贮藏、供血等一切费用都出在医院的用血上,而血液的来源便是无偿献血。
解释:“这是执行政策”
关于血站条块分割且部分血站又自负盈亏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辽宁省血液中心的有关部门。他们说,辽宁省从1998年就采取了“三统一”的原则,即统一采血、统一供血和统一设置血站,这是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如果供血之后发生纠纷,都是本区域内也很好解决。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沈阳铁西的医大三院离苏家屯很近,这样就达成口头协议,他们用血可直接去苏家屯血站,这些都是血站之间相互协调问题,血站和医院一样,都是以救死扶伤为最终目的,但血站大都不是以利润为目的的,如果沈阳血站或辽宁省血液中心“自负盈亏”的话,那这个单位可发大了。但省内是有自负盈亏的血站,这大都是地方性的,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他们不发表态度。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省内有近20个血站属自负盈亏或半自负盈亏状态,他们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不能不考虑自身的利益,尤其在许多中、小型医院都撤掉了血库的近两年,血站的任务就更重了,但有一点对部分血站来讲是不能变的:“辖区的地盘被别人占了,自己吃什么?”主任记者孙学友
墙与桥
□杜宇峰
一位年轻母亲的生命消亡在血色的壁垒面前,甚至可能都没有亲自看一眼自己刚出世的孩子。
锥心的创痛留给了她的家人,而遗憾、感伤、深思则留给了仍旧生活在这种壁垒中的生者,它有如刀锋让我们的心头隐隐作痛。
在生命与利益之间抉择本来不该如同哈姆雷特面对生存还是毁灭的抉择时那样的艰难,因为显而易见,一条完全可以挽救的鲜活生命永远要重于那些所谓“条条块块”的分立与阻塞。而诸如“自负盈亏”一样的话在救死扶伤面前苍白无比,永远也不能成为对死亡置若罔闻的理由与借口。令人愤懑的是正是这些僵化的阻塞在人们的心域中树立起无尽的壁垒。狭隘、短暂、局部的既得利益也转化成对生命意义的淡漠。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一层又一层的旧观念在被不断地打破,我们的经济也因此而不断地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因此不断昌明,但我们应该用第三只眼清晰地看到,在社会的进步中仍旧有许多基于短视偏见或一己之利而形成的壁垒,正是这些墙垒使得地方保护主义不断露头,成为垄断和低效的保护伞,正是这些墙垒使得原本非常容易的事情变得复杂繁琐不够公平,正是这些墙垒使得一些人一些单位、一些地区在义与利面前茫然失措。
是时候了,将那面无形的墙变成通畅的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