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英语不能取代汉语,但并不是因为谁比谁优越。法国人认为法语比英语好,但英语仍比法语流行。英语和汉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很不好比。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1、汉语是精确的
似乎哪种语言都是精确的。上学时,教授讲过,非洲有一种语言,表达一个“跑”字要用一大长串词,而英语只用一个RUN。但无论如何,不管是用一长串词还用一个单词,它们都是精确的。

但翻译都是不精确的。比如,把“跑”翻译成“RUN”,但“跑了”,就不一定是“HAVE RUN”,而可能是ESCAPED。

  2、英文是笨拙的

这个论断太草率。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可以有其它语言无法表达的词汇。而一个词汇如果被所有人都忘了,说明这个词汇的使用率极低,完全可以不用。

中文虽然能随时编出新词,让任何人都能猜出意思。但由此产生了“望文生义”的恶果。请问土豆是豆吗?炸出来后为什么叫薯条?你如果把马铃薯搬出来,我就又要问为什么学名和普通叫法区别这么大?对于我这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国人,不仅搞不懂这些概念,而且字面上更加糊涂

  3、英文是一维枯燥的密码信息,汉字是二维的形声一体的信息

最初学英文时,书上画的都是字母。但学会英文后,你看英文书时,会按拼写去读吗?看英文也可以一目十行,因为看到的也是图画。

很多中国学生看到 NATIONAL 就想到“国际”,当初有人想把 INTERNET 命名为“国际网”,这就是拼音文字直观性的表现。在一瞥之间捕捉到其特点,映射出其含义(我们那会儿的中学生都对 INTERNATIONAL 这个词印象很深)

  4、英文是发散、不稳定、随时变化的,汉字是收敛、稳定、千锤百炼的

中国火箭古已有之, 今用来称ROCKET,两者是一回事吗?中文还有火车,可是如今火车已不再用火,英文仍然是TRAIN,汉语只能将就着用列车。COMPUTER是表意的 COMPUTE 加表器具 ER 的合成词,为什么要像中文似的必须写成计算机器?

这个作者有问题,一定要把汉语的词汇用汉语的习惯转换到英语中去,从而表现英语的劣性。

英语是发散性的,因为这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语言,它毕竟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中国学生善读古文,并不表示中文比英文好。

  5、汉字的构字法巧夺天工

英文构词生僻,主要是因为造词者经常使用拉丁文词根,而不是英文。这是文化问题。

英语的发散性,也跟它的可容纳性有关。比如烙饼,英语里没有这个词,但西班牙语的人西吃烙饼,它们将其介绍给英语人,并告知这叫FAJITA。于是英语有了FAJITA这个词典里查不到的词。

汉语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因特网。你如果受教育水平不高,看到因特网这个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改称互联网呢?如果改称国际网呢?

中文的单字结构确实奇妙,但与英文没有可比性。

汉语是一种十分奇特的语言,她有种种其它语言没有的优点。但是,我们夸讲汉语的时候,没必要贬低别人。如果真的想贬低,就应该找出更充实的证据,否则适得其反。

是我们的骄傲。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谈天说地 / 神奇的汉语, 愚笨的英语! -转贴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最不喜欢听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摇的人乱讲汉语的坏话。什么“汉语不精确呀
    ”,“汉语不容易造字呀”,“汉语不能细化呀”,“英文是先进文明的语言呀
    ”,“汉字不能编程序呀”......。

      1、汉语是精确的

      记得在本人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上堂而皇之地写着:“走拼音化道路是
    汉语的必然趋势。”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理由便是,英文可以打字,而汉语不能。
    恰巧当时班里几位同学有手提式的“英雄”牌英文打字机,他们的打印的作业总
    是比别人手写的漂亮,心里着实地羡慕了一阵儿,同时想着英美国家的学生真幸
    福,作业都不用手写。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非常可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汉
    字的键盘输入速度已远远超过英文,而且速度还在而不断快速提高。可英文输入
    呢?确似乎滞步不前了。

      现代所有学科领域,中国都有很好的学者,没听说哪位因汉语“不精确”而
    搞不好研究的。中国的火箭照样可以精确升空,中国的原子弹照样可以精确爆炸
    ,中国的京九铁路照样可以精确开通......;所有的英文科技文献都可以翻译成
    汉语;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汉语文献影响力而在世界范围越来越得到尊重。
      

      2、英文是笨拙的

      下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显示英文的笨拙:本人曾问系里的几个教授“长方
    体”如何用英文讲,可这几位母语是英文的工科教授竟说不知道,接下来连问几
    位英文是母语的研究生,结果他们也不知道。着实令我大吃一惊!现在我要问读
    者:您知道么?反正不是Cube,Rectangular.....。后来,我倒是真的在字典里
    找到了该词,可现在又忘了,原因是它太生僻。感叹,英文真是“笨人”的语言
    ,试图给天下每一事物起一个名字。宇宙无穷,英文词汇无穷!词汇如“光幻觉
    ”、“四环素”、“变阻器”、“碳酸钙”、“高血压”、“肾结石”、“七边
    形”、“五面体”都只有专业人士才会。根本不可能象汉语那样触类旁通,不信
    ?去亲自问问母语是英文的人好了。

      也许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国人,也不能真正搞懂以上的概念,但至少字
    面上没有问题。但英文就不同了,基本概念如“长方体”等一般人是从字面上都
    过不去的,搞得只有专家才会讲!怪不得英文世界里专家那么多,而且都那么自
    信;是啊,连人家的基本术语如“酒精绵球”“血压计”都不会讲,信心又从何
    谈起呢?

      生活在英文世界真是对“无知”深感“无奈”!
      

      3、英文是一维枯燥的密码信息,汉字是二维的形声一体的信息

      英文是一维的,是密码语言。写英文是编码,读英文是解码。细想想:如把
    英文的a、b、c、d、e换成1、2、3、4、5,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区别。按上边的
    对应,如一开始就把cab写成312,用一样的读音,又有什么不可以?

      汉语就不同了,是二维的(纸面上欧氏空间的最大维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
    纸面的几何空间。每个汉字就是一幅画。试问从一幅画上得到的信息快,还是从
    一行密码中得到的信息快?因汉字具有平面空间最大的的表现力,故汉字阅读起
    来极为方便,在一瞥之间就可捕捉其特点,映射其含义。但一维串装的密码型拼
    音文字是无论如何作不到这一点的。

      拼音文字牺牲了其表意能力,造成它的不直观性,仅是声音的符号,是文字
    的低级形式,一维的密码而已。二维的汉字 80%是形声字,形声字声旁表声,形
    旁表意,这种结合具有平面空间(纸张)所能赋予的最大表达能力,从信息的表达
    上无疑是优越的。汉字的二维性决定了其输入方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要远比“
    一维的”密码型拼音语言更激发人的创新开拓精神并客观地提供了人类施展智慧
    的空间。

      现代英美社会,有患“失读症”得病人,患者不能对英文进行读写,归根结
    底是英文的一维密码性造成的。汉语世界则几乎没有此玻目前西方流行的治疗“
    失读症”方法是向患者教授汉字,帮助其逐渐树立阅读的信心。

      4、英文是发散、不稳定、随时变化的,汉字是收敛、稳定、千锤百炼的

      国家汉字的扫盲标准是1500个字,理工科的大学生一般掌握2000个汉字。就
    凭这2000个字,大家可以读书、看报、搞科研。可在英文世界里,没有 20000个
    字别想读报,没有 30000个字别想把周刊读顺,大学毕业10年后的职业人
    士一般都懂 80000字。新事物的涌现,总伴随者英文新词,例如火箭(Rocket),
    计算机(Computer),电影院(Cinema)等,可汉语则无须,不就是用“火”驱动的
    “箭”么,会“计算”的“机”么!用“电”投“影”的“院”子么。可英文就
    不能这么干,不能靠组词,原因是“太长”了。如火箭将成为“ Fire- Driven-
    Arrow”,计算机将成为“Computational-Machine”,电影院“Hall-Where-To-
    See-Shade-Projected-By-Electicity” 等。人的视角有限,太长的字会降低文
    章的可读性与读者的理解能力。如果非得要组词来达到目的又不要增加长度,便
    只能靠缩写的伎俩了,例如取字头HWTSSPBE来表示上述的电影院一词组。

      汉语是收敛的,总是可以轻易地描述新生事物,而无须制造新词;汉语是稳
    定,所以现在中学生还可以琅琅上口地读屈原的楚词:“大风起兮,云飞扬”。

      目前,英文词汇已突破40万,预计下世纪中叶,将发散突破 100万大关。太
    不稳定。现在的人们读沙士比亚的原著已困难重重,更不用说读 400年前英国诗
    人乔叟的诗了。学 GRE的时候,注意到很多韦氏字典收录的词汇竟是本事纪初的
    新词,如“Gargantuan”取自拉伯雷的小说。这也不奇怪,毕竟英文 400年前才
    统一了拼写。而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河南殷墟甲骨文,5000年前山
    东莒县陶器文。
      

      5、汉字的构字法巧夺天工

      词头前缀词尾后缀是英文常用的构词法。Saccharose(糖精)和Saccharomyce
    tes (酵母菌)有相同的拉丁词头,但它们即便对英美人士也非易事。一维的串状
    结构是导致其不醒目不明了的直接原因。我测试过的几个母语是英文的工科研究
    生是不认识的。试问读书至研究生,连酵母菌与糖精都不知道,又该教人如何感
    想呢?

      用汉字组词描述起来简洁明了。即便是没吃过糖精、没用过酵母菌的没受过
    教育的中国人,他也明白糖精可能是糖的“精练部份”,比糖更甜 (尽管这不确
    切 );酵母菌是“一种菌能引起发酵”。但英文就不能如此简单地组词,即便组
    出来也恐怕令Yeabacteria="Yea"st+"Bacteria"(“发酵”与“细菌”和起来)
    人难以接受:Sugessece="Sug"ar+"Essence"(“糖”字与“精”合
    起来)

      
      这不太不像话了?还别说,在当今的英语社会,早期英文造字所遵循的拉丁
    词根早字法已逐渐被甩开了,类似以上造的Sugessece,Yeabacteria可一点都不
    是笑话,日常生活中天天都有,商店里不同品牌的巧克力、糖果总会有不同的名
    字,有些名字在字典里找不到,它们会随某个厂家的某种巧克力糖的产生而产生
    ,消亡而消亡。当一个澳大利亚人读到这个词时,他不会意识到这是北美某个地
    区的很受欢迎的一种糖果,多半只能和中国人一样摇遥头罢了。

      与拼音文字一维串状前后缀构词法不同,汉字是通过二维方式构字的。例如


      “人”“囚”---“人”在无门的四堵墙内便成了“囚”;

      “木”“困”---“木”在无门的四堵墙内要受“困”;

      “雨”+“路”=“露”--下“雨”天在大马“路”上要暴“露”雨水之下了

      “米”(与粮食有关)+“唐”(表声)=“糖”

      “禾”苗上又长“草”=“菌”

      “木”“林”“森”---分别是tree,woods,& forest意思,但比较之下那
    一种构词法更好?答案一目了然。

      这种说文解字法难道不比Saccharo-更灵活更高明吗?
      

      6、为汉字辩护

      呼吁那些糟蹋汉语的人注意以下事实:

      (1) 联合国5种文字的官方文件中最薄一本一定是汉语;

      (2) 汉语的精确性已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科技事业所证实;

      (3) 计算机语音输入最有希望的是汉语;

      (4) 汉语是稳定的、收敛的;而英文是不稳定的、发散的;

      (5) 汉语是二维信息的、形像的、生动高效的,英文是一维信息的、密码型
    的、枯燥低效的。

      (6) 在英文世界里能读文学名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是所有受过大学教育
    的人都能作的。如阅读中用英文描述的澳州的一些植物真是艰涩无比,
    一般英美人也只能囫囵吞枣而已,字面上根本过不去,能猜出是植物来已是善哉
    ;可在中文世界里,又有谁会对仅有中学学历的人读完四大名著而感到惊奇?至
    少字面上没问题。

      (7) 当今虽是英语文明的蓬勃期。但在历史的长河中,So far,英文世界的
    文明史远比汉语世界的文明史短。妄自菲薄地乱讲英文是先进文明的语言是根本
    站不住脚的。
      

      7、信息科技时代偏爱汉字

      不知您是否了解或等新学科领域?如果接
    触过,您便会理解人类的艺术、哲学、感觉看似不“精确”,但实为目前它们超
    越了当今人类的知识水平所能精确描述的范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它们
    逐渐会被人类以全新的知识结构所精确地把握,以上所举的新学科只是这一新知
    识结构序幕的小插曲。汉字集中体现了东方艺术哲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之
    所在。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它的智慧我们尚不能完全认识,但正在方兴未艾地
    被发掘。这种说法不是空洞的,也不是盲目的,毕竟15年前的人们没有意识到传
    统汉字出版业要被淘汰;10年前的人们没有料到汉字的输入会比英文快,而且会
    更快; 5年前的人们没有想到传统的报业媒体会被逐渐淘汰,会与
    百年老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互联网上抢码字新闻。谁又敢横着心大
    胆地讲10年之后,20年之后汉字编程不可能或不如英文呢?是啊,天晓得后辈们
    的本领会有多大!还是对未来多一份信心的为好。

      汉字是灵活的,但需要灵活的人使用;汉字是聪明的,但有赖与聪明人的开
    发;汉字是充满智慧的,需要有智慧的人认识到她的价值。

      为汉语骄傲!更为坚信汉语时代即将到来的中国人的热情与信心而欢呼!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有点不同意,汉字的输入和英文输入没有可比性。
      • 你是用全拼输的吧?
      • 如果用五笔输入法的话,我相信汉字输入一定比英语输入快.平均来说一个英文单词怎么也得6-8个字母,可是如果你用五笔打汉字(绝大部分是打词,二字词,三字词),最多是四笔+一空格(大部分是四码唯一上屏).例如:
        "Do you know i live in Montreal?"这一句英语我打键盘31下.而"你知道我住在蒙特利尔吗?"我只打了21下键盘.
        • Do you have any way to input by WuBi under Win2000 EN?
          • 智能陈桥五笔输入平台5.2---maybe the best way for win2k
            • Thanks! Is it good for English version of Win2K?
          • 我是在中文win2000下用万能五笔2001输入法.不知道它能不能在XP下用.等我帮你查查看.
            • 谢谢乡屋宁和小泰. 我找到一个方旻五笔, 非常好用! 网址如下:
        • 五笔输入法要经过培训,要花时间去记忆。输入英文就是按字母输入就行,难易程度不成比例
          • 你是愿意学点一技之长终身受用呢还是愿意就这样随随便便过一生?
            • 对于输入法而言,就这样随随便便过一生吧。
              • I still enjoy WB... 最大的优点是盲打, 有点心想字成的感觉. 用我同事的话, 打WB时神经信号在脊髓就可以处理, 不用到达大脑. :-)
            • I am not a typist, so I don't think it is a useful skill for me.
      • 键盘是老外发明的, 输入英语当然方便了. 如果是中国人发明的键盘, 输入中文一定比现在要方便的多.
    • 江泽民同志和李鹏同志认真学习英语的故事
      话说核心某日雅兴大发,拉了老李,老曾,老胡,老温等人聊天,正好趁此显摆显摆,核心说:“今天我出个题考考大家,谁知道how are you这个英语怎么翻译啊?“ 为了与国际接轨,老李刚学过几天英语,马上抢着说:“这个简单,‘怎么是你?‘ 呗!“老江不悦,转过头对其他同志说“英语可跟咱们汉语不一样,怎么能照辞翻译呢?我再来一个,想清楚才回答啊!'how old are you'...."大家都怕译错了,不敢吱声。老李闷了许久,终于憋不住了,惴惴的说“这个……‘怎么老是你'?"
      • &%^*$%$&.... laugh to death!
        • 让版主大人laugh to death,不胜荣幸....^o^
          • you're really humorous. :-)
      • :D
      • 哈哈哈哈。
      • Hahahahaha...... So funny!!!
    • 支持
    • 各国的语言和各国科技的发展没有对应关系,没有什么可比性。母语都是精确灵活的,外语都是笨拙模糊的。而且,语言的历史证明它的发展是非理性的。
    • 说汉语神奇也就罢了,说英语蠢笨,狭隘了一些。
      •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汉语时我觉得我挺聪明;说英语时,就有蠢笨的感觉。所以推理很明显-- 神奇的汉语, 愚笨的英语 :-)
        • 1。你说汉语时,没觉得你聪明,2。你说英语时,到的确能感到你笨。玩笑。我想起是主要是由于汉语是母语的原因。用起来得心应手。
    • 英语不能取代汉语,但并不是因为谁比谁优越。法国人认为法语比英语好,但英语仍比法语流行。英语和汉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很不好比。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1、汉语是精确的
      似乎哪种语言都是精确的。上学时,教授讲过,非洲有一种语言,表达一个“跑”字要用一大长串词,而英语只用一个RUN。但无论如何,不管是用一长串词还用一个单词,它们都是精确的。

      但翻译都是不精确的。比如,把“跑”翻译成“RUN”,但“跑了”,就不一定是“HAVE RUN”,而可能是ESCAPED。

        2、英文是笨拙的

      这个论断太草率。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可以有其它语言无法表达的词汇。而一个词汇如果被所有人都忘了,说明这个词汇的使用率极低,完全可以不用。

      中文虽然能随时编出新词,让任何人都能猜出意思。但由此产生了“望文生义”的恶果。请问土豆是豆吗?炸出来后为什么叫薯条?你如果把马铃薯搬出来,我就又要问为什么学名和普通叫法区别这么大?对于我这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国人,不仅搞不懂这些概念,而且字面上更加糊涂

        3、英文是一维枯燥的密码信息,汉字是二维的形声一体的信息

      最初学英文时,书上画的都是字母。但学会英文后,你看英文书时,会按拼写去读吗?看英文也可以一目十行,因为看到的也是图画。

      很多中国学生看到 NATIONAL 就想到“国际”,当初有人想把 INTERNET 命名为“国际网”,这就是拼音文字直观性的表现。在一瞥之间捕捉到其特点,映射出其含义(我们那会儿的中学生都对 INTERNATIONAL 这个词印象很深)

        4、英文是发散、不稳定、随时变化的,汉字是收敛、稳定、千锤百炼的

      中国火箭古已有之, 今用来称ROCKET,两者是一回事吗?中文还有火车,可是如今火车已不再用火,英文仍然是TRAIN,汉语只能将就着用列车。COMPUTER是表意的 COMPUTE 加表器具 ER 的合成词,为什么要像中文似的必须写成计算机器?

      这个作者有问题,一定要把汉语的词汇用汉语的习惯转换到英语中去,从而表现英语的劣性。

      英语是发散性的,因为这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语言,它毕竟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中国学生善读古文,并不表示中文比英文好。

        5、汉字的构字法巧夺天工

      英文构词生僻,主要是因为造词者经常使用拉丁文词根,而不是英文。这是文化问题。

      英语的发散性,也跟它的可容纳性有关。比如烙饼,英语里没有这个词,但西班牙语的人西吃烙饼,它们将其介绍给英语人,并告知这叫FAJITA。于是英语有了FAJITA这个词典里查不到的词。

      汉语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因特网。你如果受教育水平不高,看到因特网这个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改称互联网呢?如果改称国际网呢?

      中文的单字结构确实奇妙,但与英文没有可比性。

      汉语是一种十分奇特的语言,她有种种其它语言没有的优点。但是,我们夸讲汉语的时候,没必要贬低别人。如果真的想贬低,就应该找出更充实的证据,否则适得其反。

      是我们的骄傲。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When "INTERNET" was initially introduced to China, we had many different names for it. Personally I prefer "互联网". 正式名因特网完全是长官做法的产物.
        • I prefer "互联网" too, "因特网" is sick just translate from pronunciation.
          • 连台湾翻的“网际网路”都比什么“因特网”要来的好听。因特网象个怪物,就象一个叫“纽约”,另一个偏偏要叫“新西兰“一样。
      • Your statement is incorrect, French, German and Anglo-Saxonic are from the same Latin branch...
        • 我的哪个STATEMENT说,英语和法语不是同宗了?
      • 汉语的简练的确是字母类文字所不能比拟的, 这是事实. 大多数汉字可以做到望文生义, 这也是事实. 虽然有很多人不知道田七为何物, 但这类 词语比起英语来说要少的多, 不是吗?
    • 早在西祠胡同就驳过这篇文章了。作者完全是从母语是中文的角度来写的,你怎么知道老外看到什么“电影院”,“立方体”等中文字头不大?从双方的角度来讲,还不是一样?只是因为作者自己母语是汉语而已!
    • 有人做过实验, 那次实验的结果表明汉语的可理解性及阅读速度是比英语要好一些. 在华夏文摘上登过的.
      • 汉语的信息负载能力确实比其他语言都强,曾有人举例云:联合国发布的同一内容正式文件采用5种语言,其中汉语的肯定是最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