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次贷危机中的赢家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面讲到次贷引发金融危机,股票暴跌,投资受挫,资产缩水。那么蒸发掉的财富去了哪里呢?其实我更关心在这个过程中是谁获利了。

次贷泡沫的产生和那些四处放款的贷款经纪是分不开的。一般而言,次级贷款购房借款人是高风险人群。他们的还款违约率是优级贷款人的7倍。那为什么贷款公司还愿意把钱贷给他们呢?其实这中间有个错位。由于经纪是靠佣金吃饭的。对他们来说多贷一个人就多一份佣金,至于风险嘛那是公司的事。于是弄虚作假的事越来越多。有的借款人连第一笔还款都有困难,违约率当然是不断上涨。另一方面,由于房价持续上涨,也给人一种假象:就是即使借款人到时候还不起钱,不是还可以把房子卖了还赚一笔吗。天上掉馅饼的事何乐不为呢?所以次级抵押贷款公司也放松了对信用的审核。大量无业无收入无资产的人都轻轻松松的拿到了贷款。这种无政府监管的状态更加刺激了房屋市场的泡沫,房价的上涨又反过来掩盖了潜在的风险,使得泡沫越吹越大。在这个过程中肥的是那些贷款经纪及相关的从业人员。

对华尔街的精英来说,违约的风险是可以转移出去的。次级债可以打包成CDO,垃圾可以变黄金。风险转手给了那些愿意承担各种不同程度风险的机构、投资人。华尔街的精英拿的是巨额的手续费,bonus。即使投资银行因此而被拉下了水,个人的腰包也是赚足了的。2006年美国的银行和华尔街的证券公司仅从承销抵押贷款证券方面的手续费收入就高达26亿美元。这些收入完全是建立在虚增的泡沫之上,大部分通过高额薪水、分红、提成等方式转移到了个人的口袋。以下是五家美国最大的投行CEO年底拿到的奖金情况。
• Goldman Sachs CEO Lloyd Blankfein: 5400万美元
• Morgan Stanley CEO John Mack: 4000万美元
• Merrill Lynch CEO Stanley O’ Neal: 4730万美元
• Lehman Brother CEO Rachard Fuld: 1009万美元
• Bear Sterns CEO James Cayne: 1480万美元

在这种重奖之下,我看即使历史重来,次贷危机还是会发生的。这种赚钱的机会你说谁会错过呢?这五家投行1300亿美元的收入中,有600亿为薪资福利,360亿为奖金。约74%变现到了个人的钱包了啊。其他还要用于公款度假等奢侈消费。

买那些次级债的投资者当然是被蒙在鼓里的。是华尔街联合那些评级公司把大家给忽悠了。等到次贷危机爆发后,评级公司在把AAA的债券降级不是已经晚了吗。大家的钱已经被套牢了。评级公司在这中间好处也是拿了不少的。在过去3年,CDO已为其带来利润丰厚的现金流。CDO结构复杂,平均收费是其他评级的3倍。穆迪公司2006年的评级收入是15.2亿美元。其中类似CDO这类的结构性融资占44%。 标准普尔为一笔5亿美元的CDO评级收费就高达60万美元。根据第三大评级机构Fitch的披露,截止2006年9月底,该机构为结构性融资评级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51%。可见,结构性融资已成为评级公司的一座金矿。

由于所有这些参与涉足次级贷款的公司、机构及个人都只付有限责任甚至是不负什么责任。公司搞垮了,bonus照样兑现,明知道他们腰包里装满了大家的血汗钱,政府还要拿纳税人的钱去救被他们糟蹋的公司。心里实在很是不平。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结论就是所有相关的从业人员都或多或少的从次贷危机中受益了。首先,由于有了次贷一条龙的产业,增加了不少就业机会。要知道这些职位pay的可不一般。都是高薪,少则10万多则千万。从创造社会价值的角度来说他们创造的是泡沫,得到的却是洋房高薪和分红。就算没有直接分赃,也间接获利。

赚的最high的就是那些直接获利的。有两类,一类是个人获利,就是前面所提的那些CEO和他们的那些喽罗们。这些人先联合把泡泡吹起来,股票先升值起来,整个市场先一片繁荣起来。少量的有毒资产被他们利用来侵染了更大量的优良资产,然后再在一片大好的假象下,他们于是乎理所当然地通过拿高薪拿分成拿股票来瓜分了全社会的财富。现在他们落袋为安了,泡泡破了,全社会的财富再回归本来的价值。唯一不同的是大家受伤了,他们富有了,带着他们的战果,他们现在站在了一个更有利的地位上去争取下一场战略的胜利。另一类人就是在这场厮杀中把对手搞掉,成功站稳市场的大头公司们,如高盛公司。


从这次危机中间我们学到什么?不知大家有什么想法。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茶话 / 政治经济 / 次贷危机的冲击力之我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2008年是过去了,但次贷危机的阴影犹在。其冲击波肯定会延续至2009年,甚至有进一步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可能。在此辞旧迎新的时刻,写点学习心得,来向大家请教。这次先谈谈次贷危机的冲击力有多大(或者说为什么这么大)的问题。

    因为本人是老老实实过日子的人,身边的朋友也大都勤奋本分,没有为次贷泡沫煽风点火的。于是在次贷危机之初,我的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让那些玩火的人自焚吧。充其量也就是牺牲那些买不起房本不该买房的贪婪的人,和那些忽视风险目光短浅的贷款公司。这场危机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我认为这是个别行业自律的问题。是次贷危机而已,最多也就是金融危机,绝不会发展成经济危机,所以坚决反对救市。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去了解了次级贷款就其市场规模在整个抵押贷款市场,以至投资级债券市场所占的份额。我得到的数据(非官方的,也许不是很准确,如你发现错误请指正)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总额在2006年达到了1.89万亿美元。相对于美国8万亿美元的住房贷款总量,所占比重为23%。我不知道全美国的AAA级债券市场规模有多大,凭想象起码是翻倍吧,那么次级债所占市场份额充其量也就是债券市场的10%啦。可是次贷危机之后,股票市场2个月就跌走了几年的收益。为什么次贷有这么大的冲击力呢?

    次贷危机的放大主要是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即通过把次级债打包变成CDO得以实现的。有数据说美国2006年发售的CDO资产总额达3750亿美元,其中次级债是1000亿美元左右。按照这个杠杆原理,如果2006年次级债余额还有1万亿元的话,那么通过CDO而染毒的资产可能就有近4万亿美元之多。而实际的余额是比这更多的。 美国在2001-2006年国债额度是3.4万亿美元。由此可以想象次级债的扩散程度。再加之西方国家金融市场发达,导致各公司企业的资金链接都是环环丝扣的,抗风险能力极低 (也就是说弦绷得太满了)。这才产生了风吹草动即人人自危的结果。


    下面图例让我们看到这些有毒资产是怎么从房贷行业扩散至金融系统以至全社会的途径。
    房贷住户------》住房抵押贷款机构(例子:房地美,房利美)
    ------》投资银行(例子:lehman brother,BearSterns)
    ------》债券市场(出售给了公蓦基金,对冲基金(投资人),退休基金(工薪阶层的基本生活保障费),保险公司(为社会稳定的准备金)及商业银行(其他正常贷款,是经济市场的血液)。从而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及全社会资产价值的严重缩水。


    下一个想讨论的问题是:在这次次贷危机中到底谁赢谁输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中国和中东这些巨额贸易顺差国身上。美国的过度消费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人权,他们也没法消费。其实也是报应,中国的弱势群体在地球另一端低声抽泣的同时,西方人不可以快乐的享用着“made in china”的价廉商品。
      • 沙特的人权比中国还差点,有钱的一夫多妻,低收入的连老婆都没有。
        • 中国有权或钱人有很多情人, 情人还没保障呢:?
          • 小蜜们岁数大了,还是早晚会惠及中下层人士的。沙特那种一夫多妻,80岁了都没戏。他们只好去天堂找处女,苦不堪言啊。
            • 你们咋扯的呢 :))
    • 次贷危机中的赢家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面讲到次贷引发金融危机,股票暴跌,投资受挫,资产缩水。那么蒸发掉的财富去了哪里呢?其实我更关心在这个过程中是谁获利了。

      次贷泡沫的产生和那些四处放款的贷款经纪是分不开的。一般而言,次级贷款购房借款人是高风险人群。他们的还款违约率是优级贷款人的7倍。那为什么贷款公司还愿意把钱贷给他们呢?其实这中间有个错位。由于经纪是靠佣金吃饭的。对他们来说多贷一个人就多一份佣金,至于风险嘛那是公司的事。于是弄虚作假的事越来越多。有的借款人连第一笔还款都有困难,违约率当然是不断上涨。另一方面,由于房价持续上涨,也给人一种假象:就是即使借款人到时候还不起钱,不是还可以把房子卖了还赚一笔吗。天上掉馅饼的事何乐不为呢?所以次级抵押贷款公司也放松了对信用的审核。大量无业无收入无资产的人都轻轻松松的拿到了贷款。这种无政府监管的状态更加刺激了房屋市场的泡沫,房价的上涨又反过来掩盖了潜在的风险,使得泡沫越吹越大。在这个过程中肥的是那些贷款经纪及相关的从业人员。

      对华尔街的精英来说,违约的风险是可以转移出去的。次级债可以打包成CDO,垃圾可以变黄金。风险转手给了那些愿意承担各种不同程度风险的机构、投资人。华尔街的精英拿的是巨额的手续费,bonus。即使投资银行因此而被拉下了水,个人的腰包也是赚足了的。2006年美国的银行和华尔街的证券公司仅从承销抵押贷款证券方面的手续费收入就高达26亿美元。这些收入完全是建立在虚增的泡沫之上,大部分通过高额薪水、分红、提成等方式转移到了个人的口袋。以下是五家美国最大的投行CEO年底拿到的奖金情况。
      • Goldman Sachs CEO Lloyd Blankfein: 5400万美元
      • Morgan Stanley CEO John Mack: 4000万美元
      • Merrill Lynch CEO Stanley O’ Neal: 4730万美元
      • Lehman Brother CEO Rachard Fuld: 1009万美元
      • Bear Sterns CEO James Cayne: 1480万美元

      在这种重奖之下,我看即使历史重来,次贷危机还是会发生的。这种赚钱的机会你说谁会错过呢?这五家投行1300亿美元的收入中,有600亿为薪资福利,360亿为奖金。约74%变现到了个人的钱包了啊。其他还要用于公款度假等奢侈消费。

      买那些次级债的投资者当然是被蒙在鼓里的。是华尔街联合那些评级公司把大家给忽悠了。等到次贷危机爆发后,评级公司在把AAA的债券降级不是已经晚了吗。大家的钱已经被套牢了。评级公司在这中间好处也是拿了不少的。在过去3年,CDO已为其带来利润丰厚的现金流。CDO结构复杂,平均收费是其他评级的3倍。穆迪公司2006年的评级收入是15.2亿美元。其中类似CDO这类的结构性融资占44%。 标准普尔为一笔5亿美元的CDO评级收费就高达60万美元。根据第三大评级机构Fitch的披露,截止2006年9月底,该机构为结构性融资评级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51%。可见,结构性融资已成为评级公司的一座金矿。

      由于所有这些参与涉足次级贷款的公司、机构及个人都只付有限责任甚至是不负什么责任。公司搞垮了,bonus照样兑现,明知道他们腰包里装满了大家的血汗钱,政府还要拿纳税人的钱去救被他们糟蹋的公司。心里实在很是不平。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结论就是所有相关的从业人员都或多或少的从次贷危机中受益了。首先,由于有了次贷一条龙的产业,增加了不少就业机会。要知道这些职位pay的可不一般。都是高薪,少则10万多则千万。从创造社会价值的角度来说他们创造的是泡沫,得到的却是洋房高薪和分红。就算没有直接分赃,也间接获利。

      赚的最high的就是那些直接获利的。有两类,一类是个人获利,就是前面所提的那些CEO和他们的那些喽罗们。这些人先联合把泡泡吹起来,股票先升值起来,整个市场先一片繁荣起来。少量的有毒资产被他们利用来侵染了更大量的优良资产,然后再在一片大好的假象下,他们于是乎理所当然地通过拿高薪拿分成拿股票来瓜分了全社会的财富。现在他们落袋为安了,泡泡破了,全社会的财富再回归本来的价值。唯一不同的是大家受伤了,他们富有了,带着他们的战果,他们现在站在了一个更有利的地位上去争取下一场战略的胜利。另一类人就是在这场厮杀中把对手搞掉,成功站稳市场的大头公司们,如高盛公司。


      从这次危机中间我们学到什么?不知大家有什么想法。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读完了, 挺同意的!!!
      • 从这次危机中间我们学到什么? 1。不买基金,有时间用少量的钱,玩股票,赚基金的钱。 2。尽力避税。3。有钱干自己能得到直接享受的事。
      • 再看看银行,基金,证卷商,如何把价值一万五千美元,576平方尺的小木屋,通过一系列的包装,按13万美元贷款卖给HSBC汇丰银行基金投资人的吧。他们用这种办法套走$4.1 trillion。ZEITGEIST Page Link 更深刻揭露银行基金的本质。 (#66190@43)
      • 后面这篇写得比前面的好,前面那篇不太靠谱
      • 有人赚了钱就眼红。实际上有没有次贷都该拿。任何给人打工的工作,都是看短期结果的。好比一个程序员,完成code就拿工资,如果过几年发现有bug,难道还要把工资吐出来?次贷真正的赢家我想倒是买了次贷房付不出贷款,被政府bailout的人。因为他们得到了正常情况下得不到的
      • 完全赞同!这就是为什么30年代的危机,银行家去跳楼,而这次危机银行家去度假、旅游的根本原因。30年前,银行家自己拥有银行。现在的银行家是给别人打工,挣的是高工资和奖金,他们当然希望业务越多越好,至于风险?管他那,银行又不是我的,倒了就倒了,关我屁事?
    • 也许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把自己的钱交给别人去投资,也就是让别人管理你自己的钱,这本身就是一个傻子的做法,没有脑子的做法。美国人真是大傻子。
      • 同意。大多数人是钱奴。有钱付给为自己直接带来快乐的亲友们,为自己提供服务直接带来享受的人们,家佣,园丁,服务员是明智的。钱再多存定期,买国债,如果自己有时间,玩股票 (不是买股票)。从银行基金手中取钱,因为他们的钱最多,取起来方便。
      • 只要不是把钱挖个洞埋起来都是给别人在管理。即使埋起来,如果是纸币,实际上也是把财富给发行纸币的国家在管理。任何交给别人管理都有风险。只是大小区别而已。现代社会,你的财富一定被别人操纵,完全回避是不可能的,只是要仔细判断风险的大小。
        • 不同意你的说法。你是在误导。我的意思是自己做投资,比如股票投资,你随时买股票,你随时可以卖股票,这就是你自己在控制着投资;相反,把股票就给任何投资机构,还要签上几年的合同,你就没有任何权力随时退出投资,就是说别人在控制着你的投资。
          • 很少人投资签合同的基金的,除非那些RESP,保险附带的。连Madoff的基金也是可以随时进出的。剩下就是公司债券,比如lehman brothers的垃圾,但是在二级市场上都是可以随意交易的。所以,没有什么给别人投资的概念。所以的只是从一种投资转化为另一种投资而已。
      • 对穷人来讲没几个钱,把钱给人管是傻瓜。对有钱人来讲,比如一个寡妇继承了几个亿的遗产,她必须要交给别人管。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消费方式,不能以傻瓜来泛泛形容。
    • 在北美没有人再乐意从事制造业了,来钱慢风险大,所以让CHINA穷人们去牺牲环境资源换取这微利吧。所以大家都作倒钱的倒爷,骗你的钱没商量,把你的钱搞大再搞没了然后落入我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