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大刀姜文的最后一刀
祖传真盗版
大概是唐山话的侉,使我又温习了一遍《鬼子来了》。的确笑料百出,但是光笑了是不是做了鲁迅笔下的看客。记得《鬼子来了》刚出来的时候,我看到对这部片子的争论很多是关于结尾的处理,即马大三被小三郎亲手杀死的结局。有些朋友认为这样未免斧凿痕迹过重,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就我的感觉而言,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因为它是一部姜文的电影。
我不知道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最后欧巴骂的那句傻逼是姜文早就构思于胸还是拍摄过程中灵光一闪,但是《鬼子来了》的结尾想必姜文是早有深思熟虑的。这部影片的编剧加上姜文共有四个人,可能在一刀柳的台词上大家尽可变着花样设计,但结尾恐怕是万万动不得的。因为这个结尾实际上不是结尾,它是开端,是姜文拍摄这部影片的动机和欲望。
如过说做的话,我觉得姜文一直在做。做是姜文影片的风格。如果对做不感兴趣的话,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对姜文的电影感兴趣。其实就做这点来说,姜文甚至超过张艺谋。贯穿老谋的电影,有姜文的和没姜文的就是不一样。《红高梁》和《有话儿好好说》是例证。老谋的做更多是靠小说原著的精神内涵和摄影美术的表现。而姜文的做更多依靠自己的思想。
我觉得姜文的思想里特别喜欢荒谬的力量。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就是看似幽默和美好的表象背后那潜在的冷酷的真实,而揭发真实姜文热衷于用荒谬来颠覆虚假的路子。显然在里这种力量还不够清晰,所以我很同意电影学院一位女老师对它的评价:既然阳光灿烂,岂能动物凶猛。(所以就着一点来说,我不认为《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好的关于青春的电影)但是在《鬼子来了》里,姜文是真的过了一把荒谬的瘾。从此可以看出,姜文是喜欢做寓言的人。
荒谬越让人不接受,荒谬的力量越大。《鬼子来了》里最大的荒谬就是马大三救了小三郎最后就是被小三郎亲手砍死,一定是要被小三亲手砍死,我认为这正是这部影片的核儿。(当然你别问我这是hardcore还是softcore)这个扣儿大概是姜文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思维方式的深刻体会后做出的。面对鬼子,中国人都是善良的,马大三是,我们也是。在我们的善良信条中最基本的就是:我救了你的命,你怎么会再杀我?但是姜文说的是对于中国人和日本鬼子这条是不成立的。因为“我救了你的命,你怎么会再杀我?”这种思维的基础是双方都是人。但是显然,悲剧的关键是:日本鬼子没把我们当人,我们却把日本鬼子当人。
但是真正让姜文关心到还不仅于这点。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判断日本人和日本鬼子。是不是1937-1945端着刺刀的叫日本“鬼子”,而现在东瀛岛国上都是日本“人”?在姜文的眼里,历史并没有前进,我们也还是马大三。我们或着说我吧,作为个人当然喜欢日本电器,喜欢日本的电影,喜欢村上春树的小说,喜欢日本的AV制作……我就不理解也不相信,那些唱着卡拉OK的人能把我杀了?而姜文告诉我们不在于日本人现在都是人态,要命的是日本右翼妄图把侵略从历史的教科书上抹去啊!抹去的是什么?是天皇曾经战败的耻辱!而这——与《鬼子来了》里最后的屠村是一模一样的,即要抹掉神圣皇军战士被俘而没有自尽的耻辱。影片中的每一个村民,都是见证他们心里屈辱历史的每一个字,所以就是要把这些“字”都一个不落的消灭干净。
和平的风吹在我们的头上,很可能是暂时的而非永远的。因为即使作为我个人来讲,面对日本官方的态度,我很难想象已经没有了“屈辱”记忆的日本人,在樱花飞舞的街上,在军国主义的旗帜下,会不会再次向我走来,我确实没底。姜文要告诉我们就是这一点,使日本人立刻变成日本鬼子的危险一直就没有解除过,那把沾满我们同胞鲜血的军刀仍然悬挂在我们每个人的后脖子上!
在马大三被砍死的整场戏中,姜文显的成熟多了。不住的用小的荒诞细节来推动最后荒诞的到来。(包括姜武扮演的中国兵递上日本军刀)。在最后小三郎挥刀的段落里,有三个出彩儿的荒谬细节。1姜文脖子上爬出一只蚂蚁,小三郎用手弹掉。2在刀挥下来前姜文抬头睁大了眼睛看着小三郎。3姜文的头在地上笑了。蚂蚁的出现立刻晃动了杀戮的血腥气氛。显然姜文要的不是逼真地再现行刑的现场,而是再一次用荒谬反衬真正的悲剧。同时也表达出中国人的命在日本鬼子眼里不过蝼蚁而;姜文的抬头也应该提一笔,因为通常砍头的场面都是犯人冲前跪着,刽子手在后面操刀。姜文圆睁着一只眼与落下的军刀对峙,并非仅仅表达马大三的英勇,我觉得更多的是起转移视点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别跟电影里那些站着的老百姓似的,仅仅等着看人头落下的好戏,关键是要看小三郎是怎么砍的,他砍马大三时是什么样的表情!就落地本应该死了的人头却笑了这一最大的荒谬,我很想理解姜文为什么这么笑。我的猜测是:首先代表马大三,我也砍死不少你们的人,我为乡亲报了丑,我一条命换你们几条命我赚了;其次就是小三郎,你终于下手了,我的地上人头可以证明:我救了你的命,但你最后还是亲手把我砍了——我“看见”了,这是全部的事实!
回到现实中来,我又砸么了一下姜文的两部电影,其中却有无数的闪着姜文式的幽默小火花。但是更让我记住的还是结尾的那个荒谬。无论傻逼也好,一笑也好,总之这是姜文的风格或者兴趣——他等在最后,用一个最荒谬的手榴弹把前面建立的东西都通通炸掉,他自己抽身而退,躲在幕后看着我们在瓦砾的碎片上彷徨。
其实,我一直觉得姜文姜武兄弟两,带“武”字的名字是更适合哥哥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祖传真盗版
大概是唐山话的侉,使我又温习了一遍《鬼子来了》。的确笑料百出,但是光笑了是不是做了鲁迅笔下的看客。记得《鬼子来了》刚出来的时候,我看到对这部片子的争论很多是关于结尾的处理,即马大三被小三郎亲手杀死的结局。有些朋友认为这样未免斧凿痕迹过重,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就我的感觉而言,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因为它是一部姜文的电影。
我不知道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最后欧巴骂的那句傻逼是姜文早就构思于胸还是拍摄过程中灵光一闪,但是《鬼子来了》的结尾想必姜文是早有深思熟虑的。这部影片的编剧加上姜文共有四个人,可能在一刀柳的台词上大家尽可变着花样设计,但结尾恐怕是万万动不得的。因为这个结尾实际上不是结尾,它是开端,是姜文拍摄这部影片的动机和欲望。
如过说做的话,我觉得姜文一直在做。做是姜文影片的风格。如果对做不感兴趣的话,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对姜文的电影感兴趣。其实就做这点来说,姜文甚至超过张艺谋。贯穿老谋的电影,有姜文的和没姜文的就是不一样。《红高梁》和《有话儿好好说》是例证。老谋的做更多是靠小说原著的精神内涵和摄影美术的表现。而姜文的做更多依靠自己的思想。
我觉得姜文的思想里特别喜欢荒谬的力量。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就是看似幽默和美好的表象背后那潜在的冷酷的真实,而揭发真实姜文热衷于用荒谬来颠覆虚假的路子。显然在里这种力量还不够清晰,所以我很同意电影学院一位女老师对它的评价:既然阳光灿烂,岂能动物凶猛。(所以就着一点来说,我不认为《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好的关于青春的电影)但是在《鬼子来了》里,姜文是真的过了一把荒谬的瘾。从此可以看出,姜文是喜欢做寓言的人。
荒谬越让人不接受,荒谬的力量越大。《鬼子来了》里最大的荒谬就是马大三救了小三郎最后就是被小三郎亲手砍死,一定是要被小三亲手砍死,我认为这正是这部影片的核儿。(当然你别问我这是hardcore还是softcore)这个扣儿大概是姜文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思维方式的深刻体会后做出的。面对鬼子,中国人都是善良的,马大三是,我们也是。在我们的善良信条中最基本的就是:我救了你的命,你怎么会再杀我?但是姜文说的是对于中国人和日本鬼子这条是不成立的。因为“我救了你的命,你怎么会再杀我?”这种思维的基础是双方都是人。但是显然,悲剧的关键是:日本鬼子没把我们当人,我们却把日本鬼子当人。
但是真正让姜文关心到还不仅于这点。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判断日本人和日本鬼子。是不是1937-1945端着刺刀的叫日本“鬼子”,而现在东瀛岛国上都是日本“人”?在姜文的眼里,历史并没有前进,我们也还是马大三。我们或着说我吧,作为个人当然喜欢日本电器,喜欢日本的电影,喜欢村上春树的小说,喜欢日本的AV制作……我就不理解也不相信,那些唱着卡拉OK的人能把我杀了?而姜文告诉我们不在于日本人现在都是人态,要命的是日本右翼妄图把侵略从历史的教科书上抹去啊!抹去的是什么?是天皇曾经战败的耻辱!而这——与《鬼子来了》里最后的屠村是一模一样的,即要抹掉神圣皇军战士被俘而没有自尽的耻辱。影片中的每一个村民,都是见证他们心里屈辱历史的每一个字,所以就是要把这些“字”都一个不落的消灭干净。
和平的风吹在我们的头上,很可能是暂时的而非永远的。因为即使作为我个人来讲,面对日本官方的态度,我很难想象已经没有了“屈辱”记忆的日本人,在樱花飞舞的街上,在军国主义的旗帜下,会不会再次向我走来,我确实没底。姜文要告诉我们就是这一点,使日本人立刻变成日本鬼子的危险一直就没有解除过,那把沾满我们同胞鲜血的军刀仍然悬挂在我们每个人的后脖子上!
在马大三被砍死的整场戏中,姜文显的成熟多了。不住的用小的荒诞细节来推动最后荒诞的到来。(包括姜武扮演的中国兵递上日本军刀)。在最后小三郎挥刀的段落里,有三个出彩儿的荒谬细节。1姜文脖子上爬出一只蚂蚁,小三郎用手弹掉。2在刀挥下来前姜文抬头睁大了眼睛看着小三郎。3姜文的头在地上笑了。蚂蚁的出现立刻晃动了杀戮的血腥气氛。显然姜文要的不是逼真地再现行刑的现场,而是再一次用荒谬反衬真正的悲剧。同时也表达出中国人的命在日本鬼子眼里不过蝼蚁而;姜文的抬头也应该提一笔,因为通常砍头的场面都是犯人冲前跪着,刽子手在后面操刀。姜文圆睁着一只眼与落下的军刀对峙,并非仅仅表达马大三的英勇,我觉得更多的是起转移视点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别跟电影里那些站着的老百姓似的,仅仅等着看人头落下的好戏,关键是要看小三郎是怎么砍的,他砍马大三时是什么样的表情!就落地本应该死了的人头却笑了这一最大的荒谬,我很想理解姜文为什么这么笑。我的猜测是:首先代表马大三,我也砍死不少你们的人,我为乡亲报了丑,我一条命换你们几条命我赚了;其次就是小三郎,你终于下手了,我的地上人头可以证明:我救了你的命,但你最后还是亲手把我砍了——我“看见”了,这是全部的事实!
回到现实中来,我又砸么了一下姜文的两部电影,其中却有无数的闪着姜文式的幽默小火花。但是更让我记住的还是结尾的那个荒谬。无论傻逼也好,一笑也好,总之这是姜文的风格或者兴趣——他等在最后,用一个最荒谬的手榴弹把前面建立的东西都通通炸掉,他自己抽身而退,躲在幕后看着我们在瓦砾的碎片上彷徨。
其实,我一直觉得姜文姜武兄弟两,带“武”字的名字是更适合哥哥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