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关天茶舍』 [辛亥专题]辛亥杂谈(1):辛亥革命中断了晚清宪政的进程
作者:老范 提交日期:2001-10-29 16:17:
辛亥杂谈(1):辛亥革命中断了晚清宪政的进程
1
清末宪政问题,非常复杂。不做深入探究,很难得出恰当结论。五年前,为写一篇比较日中两国宪政之路的文章,我查阅了上百种书刊、数千万字的史料,筚路蓝缕,苦思不辍,有些疑虑,至今尚未澄清,岂敢妄下论断?网上与友人论及此事,三言两语,披露些许心得而已。见仁见智,还待公论。
2
晚清的宪政改革自百日维新后并未止步。庚子乱后,清廷渐识时务顺应潮流,西宫回銮后,在洋务派的推动下,采取稳健策略推动宪政,尤其自光绪二十五年(1905)年诏命停止会试、废除科举、成立大清银行、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之后,政改举措,日新月异。翌年二月,学部拟定出洋留学生章程;六月,川汉、粤汉二铁路改为官督民办;七月,清廷宣布立宪,着手厘定新官制;九月,改旧部衙为民政部、度支部(财政)、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等;十一月,颁禁烟章程,严禁鸦片;十二月,华侨集资修筑潮汕铁路。是岁绅民立宪运动,风起云涌:上海立宪公会、湖北宪政准备会、湖南宪法政分会、广东自治会先后成立。1907年,七月,下诏满汉平等;八月,筹立资政院以为议院基础;九月,新修刑律草案,命各省筹设咨议局,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而在此期间,则有同盟会、光复会、三合会策划的一系列刺杀(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暴动(萍乡、浏阳、黄冈、惠州、钦州、镇南关等处起义)事件发生。同盟会的口号第一句就是“驱逐鞑虏”,以推翻清廷为宗旨,根本无视清廷推行的宪政改革取得的成就,也无意在清廷的政权基础上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他们的口号是颠覆性的,手段是恐怖主义的,凡是不符合会党理念(多半是乌托邦式的)的政府,便鼓动民众用暴力推翻,不管这个政府在宪政改革和发展经济的实际运作上有多大进步,更不管自己“革命”成功后是否能比旧政府做的更好。
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宪政改革的进程,把中国引入了持续的动乱时代。此后,一代比一代激进的革命党在中国演出了不断的革命闹剧,但是,谁也没有沿着晚清宪政之路继续前进,谁也没能在中国实现宪政。中国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共和的国家,但很有可能是最后完成宪政的国家。
3
愚以为,无论何人当国,只要有改革政治之意,利国富民之举,即该容其执政。孙文以清廷系满人为由,必欲“驱逐”而后快,心胸未免狭隘,须知满人亦是中国人,此举有“民族沙文主义”之嫌。试问,彼时若是明朝朱氏坐天下,孙文能屈尊俯就,支持君主立宪乎?国人“打天下、坐江山”之心根深蒂固,我欲做民国大总统,岂能容你立宪?英、日国民立宪后数百年能与女王、天皇相安无事,中国人可有此等心胸?
4
清朝自平定洪杨、捻军之乱后,虽曰中兴,实已苟且;待庚子年义和团最后一击,气数已尽;此是国情,尽人皆知。慈禧太后回京后,有幡然悔悟之心,顺应潮流,力挽危局,以延帝祚,也是实情。但其筹划立宪之诸多举措,的确有益于宪政,不能否认。如将清廷最后十年宪政改革举措列一表格,与民初北京政府十七年、南京国民政府二十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五十一年之宪政改革做一对比,即可明白:清末宪政改革真是进步很大。相比之下,后代政府反倒有所退步。平心而论,此一进程如果不被“辛亥革命”中断,而像英国十七世纪稳步走上君主立宪之路,励精图治,国力增强,再经过几十年努力,也许自是另一局面,而后击败日本,称雄东亚,亦未可知。
辛亥之后,各种名目的“革命党”从不满意北京政府的政举,也无推动议会政治的意愿,而是走上了纠合武装、推翻政府、另起炉灶的道路,国民党如此,共产党更是如此。凡与本党意识形态不合,既为反动政府,必欲打倒、推翻而后快。结果,一党比一党激进,一党比一党执政后更为专制。内战、外战打了半个世纪,终将清末开辟的宪政之路引入绝境。百年来,除港、澳两块殖民地和台湾省完成宪政,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外,内陆各省铁板一块,连地方自治都不敢提,而在清末,各省自治已经开始酝酿、起步……至于孙文,他自然是一个革命家,他要推翻满清,尤如当今流亡海外的民运人士一样以推翻政府为己任,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论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辛亥革命开启的名目繁多的“革命”历经九十年,并未使中国顺利实现宪政,确使中国人民吃尽了战争、动乱、饥荒、“文革”、专制的苦头,这可是不争的事实。
孙文九泉有知,该作何感想?
5
我们听惯了某种历史事件是“历史的必然性”这样的说教。其实,一种结局只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而已,如果当时上帝没那么掷骰子,历史将会是另一种结局。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列宁、毛泽东都在重复着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性的说教,但当柏林墙被民众推倒、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时,不知又说明了何种“历史的必然性”。
正是因为历史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偶然性,历史研究才有意义。“这也是在我眼里历史之所以迷人之处。”
(待续)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作者:老范 提交日期:2001-10-29 16:17:
辛亥杂谈(1):辛亥革命中断了晚清宪政的进程
1
清末宪政问题,非常复杂。不做深入探究,很难得出恰当结论。五年前,为写一篇比较日中两国宪政之路的文章,我查阅了上百种书刊、数千万字的史料,筚路蓝缕,苦思不辍,有些疑虑,至今尚未澄清,岂敢妄下论断?网上与友人论及此事,三言两语,披露些许心得而已。见仁见智,还待公论。
2
晚清的宪政改革自百日维新后并未止步。庚子乱后,清廷渐识时务顺应潮流,西宫回銮后,在洋务派的推动下,采取稳健策略推动宪政,尤其自光绪二十五年(1905)年诏命停止会试、废除科举、成立大清银行、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之后,政改举措,日新月异。翌年二月,学部拟定出洋留学生章程;六月,川汉、粤汉二铁路改为官督民办;七月,清廷宣布立宪,着手厘定新官制;九月,改旧部衙为民政部、度支部(财政)、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等;十一月,颁禁烟章程,严禁鸦片;十二月,华侨集资修筑潮汕铁路。是岁绅民立宪运动,风起云涌:上海立宪公会、湖北宪政准备会、湖南宪法政分会、广东自治会先后成立。1907年,七月,下诏满汉平等;八月,筹立资政院以为议院基础;九月,新修刑律草案,命各省筹设咨议局,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而在此期间,则有同盟会、光复会、三合会策划的一系列刺杀(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暴动(萍乡、浏阳、黄冈、惠州、钦州、镇南关等处起义)事件发生。同盟会的口号第一句就是“驱逐鞑虏”,以推翻清廷为宗旨,根本无视清廷推行的宪政改革取得的成就,也无意在清廷的政权基础上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他们的口号是颠覆性的,手段是恐怖主义的,凡是不符合会党理念(多半是乌托邦式的)的政府,便鼓动民众用暴力推翻,不管这个政府在宪政改革和发展经济的实际运作上有多大进步,更不管自己“革命”成功后是否能比旧政府做的更好。
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宪政改革的进程,把中国引入了持续的动乱时代。此后,一代比一代激进的革命党在中国演出了不断的革命闹剧,但是,谁也没有沿着晚清宪政之路继续前进,谁也没能在中国实现宪政。中国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共和的国家,但很有可能是最后完成宪政的国家。
3
愚以为,无论何人当国,只要有改革政治之意,利国富民之举,即该容其执政。孙文以清廷系满人为由,必欲“驱逐”而后快,心胸未免狭隘,须知满人亦是中国人,此举有“民族沙文主义”之嫌。试问,彼时若是明朝朱氏坐天下,孙文能屈尊俯就,支持君主立宪乎?国人“打天下、坐江山”之心根深蒂固,我欲做民国大总统,岂能容你立宪?英、日国民立宪后数百年能与女王、天皇相安无事,中国人可有此等心胸?
4
清朝自平定洪杨、捻军之乱后,虽曰中兴,实已苟且;待庚子年义和团最后一击,气数已尽;此是国情,尽人皆知。慈禧太后回京后,有幡然悔悟之心,顺应潮流,力挽危局,以延帝祚,也是实情。但其筹划立宪之诸多举措,的确有益于宪政,不能否认。如将清廷最后十年宪政改革举措列一表格,与民初北京政府十七年、南京国民政府二十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五十一年之宪政改革做一对比,即可明白:清末宪政改革真是进步很大。相比之下,后代政府反倒有所退步。平心而论,此一进程如果不被“辛亥革命”中断,而像英国十七世纪稳步走上君主立宪之路,励精图治,国力增强,再经过几十年努力,也许自是另一局面,而后击败日本,称雄东亚,亦未可知。
辛亥之后,各种名目的“革命党”从不满意北京政府的政举,也无推动议会政治的意愿,而是走上了纠合武装、推翻政府、另起炉灶的道路,国民党如此,共产党更是如此。凡与本党意识形态不合,既为反动政府,必欲打倒、推翻而后快。结果,一党比一党激进,一党比一党执政后更为专制。内战、外战打了半个世纪,终将清末开辟的宪政之路引入绝境。百年来,除港、澳两块殖民地和台湾省完成宪政,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外,内陆各省铁板一块,连地方自治都不敢提,而在清末,各省自治已经开始酝酿、起步……至于孙文,他自然是一个革命家,他要推翻满清,尤如当今流亡海外的民运人士一样以推翻政府为己任,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论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辛亥革命开启的名目繁多的“革命”历经九十年,并未使中国顺利实现宪政,确使中国人民吃尽了战争、动乱、饥荒、“文革”、专制的苦头,这可是不争的事实。
孙文九泉有知,该作何感想?
5
我们听惯了某种历史事件是“历史的必然性”这样的说教。其实,一种结局只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而已,如果当时上帝没那么掷骰子,历史将会是另一种结局。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列宁、毛泽东都在重复着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性的说教,但当柏林墙被民众推倒、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时,不知又说明了何种“历史的必然性”。
正是因为历史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偶然性,历史研究才有意义。“这也是在我眼里历史之所以迷人之处。”
(待续)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