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历史知识扫盲---蒋介石《在中国国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治报告》1952年10月13日 "……只要我们国家能够自立自强起来,外蒙这些民族,终久必会归到其祖国怀抱里来的……"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战后情势的发展,竟不出我们预想之外。我们中央处于这样的
内忧外患交相煎迫,而国 内社会、经济、在长期抗战之后,更是百
孔千疮,随时可以发生危险的局势;在这种局势之 下,自然要求一
时之安定,以从事复员建设。当时我个人的决策,就是要求战后确保
胜利战 果,奠定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基础,必须求得二十年休养
生息,和平建设;只要能够争取 这一个建设机会,那就是任何牺牲
,亦是值得的。于是我们政府对俄帝,乃决定忍辱谈判, 不惜承认
外蒙独立,做此最大牺牲,来忍痛签订和约和附件。无如墨迹未干,
竟被俄帝一手 毁弃,这是万万所不料的。我亦永不相信,这样一个
中国,就会被俄帝囫囵的永远吞下去; 而且我深信,只要我们中华
民国今后能够自立自强,统一独立的时候,那我们固有的领土外 蒙
古,必会归还到其祖国怀抱里来。这是我对外蒙古问题最后解决的信
心,是始终一贯,而 没有动摇过的。至于承认外蒙独立的决策,虽
然是中央正式通过,一致赞成的,但是我个人 仍愿负其全责。当时
我决心的根据有三点: 第一、 我对于民族平等、自由的思想,向来
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只要其民族有独立自主 的能力,我们应该予
以独立自主的。 第二、 外蒙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自民国十年设
立以来,事实上为俄帝所控制,我们政 府对于外蒙领土,实已名存
实亡了。 第三、 只要我们国家能够自立自强起来,外蒙这些民族,
终久必会归到其祖国怀抱里来的 ,与其此时为虚名而蹈实祸,不如
忍痛割弃一时,而换得国家二十年休养生息的机会。那是 值得的;
因为割弃外蒙寒冻不毛之地,不是我们建国的致命伤,如果我们因为
保存这一个外 蒙的虚名,而使内外更加不安,则国家更无各平建设
之望了。 我主张放弃外蒙的的决心,实基于此。这在现在看起来,
实在是一个幼稚的幻想,决非谋国 之道;但我在当时,对外蒙问题
惟有如此决策,或有确保战果,争取建国的机会。这是我的 责任,
亦是我的罪愆,所以我不能不向大会报告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谈天说地 / 历史知识扫盲---蒋介石《在中国国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治报告》1952年10月13日 "……只要我们国家能够自立自强起来,外蒙这些民族,终久必会归到其祖国怀抱里来的……"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战后情势的发展,竟不出我们预想之外。我们中央处于这样的
    内忧外患交相煎迫,而国 内社会、经济、在长期抗战之后,更是百
    孔千疮,随时可以发生危险的局势;在这种局势之 下,自然要求一
    时之安定,以从事复员建设。当时我个人的决策,就是要求战后确保
    胜利战 果,奠定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基础,必须求得二十年休养
    生息,和平建设;只要能够争取 这一个建设机会,那就是任何牺牲
    ,亦是值得的。于是我们政府对俄帝,乃决定忍辱谈判, 不惜承认
    外蒙独立,做此最大牺牲,来忍痛签订和约和附件。无如墨迹未干,
    竟被俄帝一手 毁弃,这是万万所不料的。我亦永不相信,这样一个
    中国,就会被俄帝囫囵的永远吞下去; 而且我深信,只要我们中华
    民国今后能够自立自强,统一独立的时候,那我们固有的领土外 蒙
    古,必会归还到其祖国怀抱里来。这是我对外蒙古问题最后解决的信
    心,是始终一贯,而 没有动摇过的。至于承认外蒙独立的决策,虽
    然是中央正式通过,一致赞成的,但是我个人 仍愿负其全责。当时
    我决心的根据有三点: 第一、 我对于民族平等、自由的思想,向来
    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只要其民族有独立自主 的能力,我们应该予
    以独立自主的。 第二、 外蒙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自民国十年设
    立以来,事实上为俄帝所控制,我们政 府对于外蒙领土,实已名存
    实亡了。 第三、 只要我们国家能够自立自强起来,外蒙这些民族,
    终久必会归到其祖国怀抱里来的 ,与其此时为虚名而蹈实祸,不如
    忍痛割弃一时,而换得国家二十年休养生息的机会。那是 值得的;
    因为割弃外蒙寒冻不毛之地,不是我们建国的致命伤,如果我们因为
    保存这一个外 蒙的虚名,而使内外更加不安,则国家更无各平建设
    之望了。 我主张放弃外蒙的的决心,实基于此。这在现在看起来,
    实在是一个幼稚的幻想,决非谋国 之道;但我在当时,对外蒙问题
    惟有如此决策,或有确保战果,争取建国的机会。这是我的 责任,
    亦是我的罪愆,所以我不能不向大会报告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嗯,好。这个我爱看。
    • 勇于认错,英雄本色,这一点老毛是打死他也不会干的,62年在党内被迫检讨,不但高度保密,而且耿耿于怀,几年以后,终于把那些逼他检讨的人一个个打翻在地。
    • 我一直认为,如果蒋介石赢得战争,中国的局面会比现在好很多。
      原因有几:
      1、蒋介石政府是当时为国际社会认可的合法政府,在国际交流与援助上有很大的优势。
      2、与美国良好的邦交关系。这半个世纪的历史告诉我们,在有强权存在的世界里,作他的兄弟大大好于作他的敌人。
      3、蒋介石及其政府比共党有更多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更优秀的人员素质,这会大大利于国家的建设。看看台湾的政治制度就一目了然。
      4、我们不会有所谓的文化大革命,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的文化和国人的心理不会像今天一样被严重扭曲难以愈合。
      。。。
      • 我也是这么想。蒋介石当时如果能主政中国,中国早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 刚刚读了林思云的《蒋介石的眼泪》,才知道蒋介石被赶到台湾实在是不可避免的。要不是朝鲜战争,老蒋恐怕连台湾也保不住呢。现在才体会到后人对老蒋的评价:有大略,无雄才。
          • 老蒋确实不如老毛,心太软;也不如美龄,口太硬
            • 没错。不过看林思云的《蒋介石的眼泪》系列,感觉他对蒋贬远大于褒。但同样是他写的另一篇关于蒋领导抗日,却是褒大于贬,不知是怎么回事。
        • 林思云的《蒋介石的眼泪》
      • 我认为中国在大清的统治之下,实行君主立宪制比老孙老蒋的三民主义强多了。
        • 有点不解,愿闻其详
          • 转一文,在给一连接。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关天茶舍』 [辛亥专题]辛亥杂谈(1):辛亥革命中断了晚清宪政的进程


            作者:老范 提交日期:2001-10-29 16:17:


            辛亥杂谈(1):辛亥革命中断了晚清宪政的进程
              
              1
              
                 清末宪政问题,非常复杂。不做深入探究,很难得出恰当结论。五年前,为写一篇比较日中两国宪政之路的文章,我查阅了上百种书刊、数千万字的史料,筚路蓝缕,苦思不辍,有些疑虑,至今尚未澄清,岂敢妄下论断?网上与友人论及此事,三言两语,披露些许心得而已。见仁见智,还待公论。
              
              2
                
              
                 晚清的宪政改革自百日维新后并未止步。庚子乱后,清廷渐识时务顺应潮流,西宫回銮后,在洋务派的推动下,采取稳健策略推动宪政,尤其自光绪二十五年(1905)年诏命停止会试、废除科举、成立大清银行、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之后,政改举措,日新月异。翌年二月,学部拟定出洋留学生章程;六月,川汉、粤汉二铁路改为官督民办;七月,清廷宣布立宪,着手厘定新官制;九月,改旧部衙为民政部、度支部(财政)、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等;十一月,颁禁烟章程,严禁鸦片;十二月,华侨集资修筑潮汕铁路。是岁绅民立宪运动,风起云涌:上海立宪公会、湖北宪政准备会、湖南宪法政分会、广东自治会先后成立。1907年,七月,下诏满汉平等;八月,筹立资政院以为议院基础;九月,新修刑律草案,命各省筹设咨议局,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而在此期间,则有同盟会、光复会、三合会策划的一系列刺杀(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暴动(萍乡、浏阳、黄冈、惠州、钦州、镇南关等处起义)事件发生。同盟会的口号第一句就是“驱逐鞑虏”,以推翻清廷为宗旨,根本无视清廷推行的宪政改革取得的成就,也无意在清廷的政权基础上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他们的口号是颠覆性的,手段是恐怖主义的,凡是不符合会党理念(多半是乌托邦式的)的政府,便鼓动民众用暴力推翻,不管这个政府在宪政改革和发展经济的实际运作上有多大进步,更不管自己“革命”成功后是否能比旧政府做的更好。
                 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宪政改革的进程,把中国引入了持续的动乱时代。此后,一代比一代激进的革命党在中国演出了不断的革命闹剧,但是,谁也没有沿着晚清宪政之路继续前进,谁也没能在中国实现宪政。中国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共和的国家,但很有可能是最后完成宪政的国家。
              
              
              3
              
              
                 愚以为,无论何人当国,只要有改革政治之意,利国富民之举,即该容其执政。孙文以清廷系满人为由,必欲“驱逐”而后快,心胸未免狭隘,须知满人亦是中国人,此举有“民族沙文主义”之嫌。试问,彼时若是明朝朱氏坐天下,孙文能屈尊俯就,支持君主立宪乎?国人“打天下、坐江山”之心根深蒂固,我欲做民国大总统,岂能容你立宪?英、日国民立宪后数百年能与女王、天皇相安无事,中国人可有此等心胸?
              
                
              4
              
              
               清朝自平定洪杨、捻军之乱后,虽曰中兴,实已苟且;待庚子年义和团最后一击,气数已尽;此是国情,尽人皆知。慈禧太后回京后,有幡然悔悟之心,顺应潮流,力挽危局,以延帝祚,也是实情。但其筹划立宪之诸多举措,的确有益于宪政,不能否认。如将清廷最后十年宪政改革举措列一表格,与民初北京政府十七年、南京国民政府二十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五十一年之宪政改革做一对比,即可明白:清末宪政改革真是进步很大。相比之下,后代政府反倒有所退步。平心而论,此一进程如果不被“辛亥革命”中断,而像英国十七世纪稳步走上君主立宪之路,励精图治,国力增强,再经过几十年努力,也许自是另一局面,而后击败日本,称雄东亚,亦未可知。
              
               辛亥之后,各种名目的“革命党”从不满意北京政府的政举,也无推动议会政治的意愿,而是走上了纠合武装、推翻政府、另起炉灶的道路,国民党如此,共产党更是如此。凡与本党意识形态不合,既为反动政府,必欲打倒、推翻而后快。结果,一党比一党激进,一党比一党执政后更为专制。内战、外战打了半个世纪,终将清末开辟的宪政之路引入绝境。百年来,除港、澳两块殖民地和台湾省完成宪政,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外,内陆各省铁板一块,连地方自治都不敢提,而在清末,各省自治已经开始酝酿、起步……至于孙文,他自然是一个革命家,他要推翻满清,尤如当今流亡海外的民运人士一样以推翻政府为己任,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论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辛亥革命开启的名目繁多的“革命”历经九十年,并未使中国顺利实现宪政,确使中国人民吃尽了战争、动乱、饥荒、“文革”、专制的苦头,这可是不争的事实。
              
               孙文九泉有知,该作何感想?
              
              
              5
              
              
                 我们听惯了某种历史事件是“历史的必然性”这样的说教。其实,一种结局只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而已,如果当时上帝没那么掷骰子,历史将会是另一种结局。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列宁、毛泽东都在重复着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性的说教,但当柏林墙被民众推倒、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时,不知又说明了何种“历史的必然性”。
                 正是因为历史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偶然性,历史研究才有意义。“这也是在我眼里历史之所以迷人之处。”
              
              
              (待续)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其实这正代表了两种不同流派的革命。英派的渐进式和法派的立决式。
              这两派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定论,只是知识分子比较倾向于温和的英式革命;法式革命便是工农阶级所热衷的了,这也是由他们的思想境界所决定的。
              我不敢说对大清抱有多少信心,我倒是相信,在混乱的中国,强权政治的出现是必然的。文中关于历史偶然性我有一点不同意见,在哲学观点里,所有偶然性和必然性都是紧紧相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 到现在还说法式革命的好,您也太缺乏一点与时具进的精神,历史偶然性,工农阶级,在这些概念背后的哲学恐怕是老马的一套吧,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吧?历史有必然性吗?哈哈!
                • 听到第二个人否定历史必然性,第一个是我认为天才的人,我以前的老板。唉!胜者为王,发生了的就是所谓必然性。
                • 你错了,我是赞成英式革命的。我一直反对血腥的暴力,只是中国当时的情况有点特殊。
        • 好一个汉奸啊,要么你是满人。
      • 一声叹息:历史是不能如果的。
        • 如果国民党选用抗日义勇军军歌做国歌,而不是选。催眠曲。。。
    • 蒋好象从来未向张学良道过歉。
      • Huh? 蒋向张学良道歉?反过来才对吧。
      • 张学良在晚年一直是很愧疚的,因为他,中国改变了整个历史,可能也包括我们。
        • 太多的“如果”,嘿嘿,历史就是历史。俺认为张学良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历史。
          • 历史里没有假设。
          • 历史的偶然性就在于某个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候的关键举措改变了某个关键事件,而这个关键事件会带来连锁的改变,如多米诺骨牌
      • 这种害结义兄弟的人早就应该自尽了。虽然国内对蒋介石的评价很坏,但是他事实上比老毛大度。看看老毛如何对待刘少奇,彭德怀,林彪就知道了。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国历史就是另一个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