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上海的身体语言
记者:王晓峰/邹剑宇
邢慧敏苗炜
特意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平民形象的歌手雪村有一张“定妆照”,他身穿中山装,戴着鸭舌帽,拎着个皮包站在天安门广场上,那皮包上写着两个字——上海。这是许多人熟悉的 场景和道具,在中国的心脏,拿着中国最大的城市出产的皮包,精神与物质的满足有了一个最具体的体现。这个20年前或者更长时间以前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图像并不会很快被遗忘。
如今,这个时髦的旅行场景发生了变化,你要坐着飞机到上海,然后从浦东国际机场乘上磁悬浮列车用7分钟进入市区。这个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商运线将在2003年初变成现实。
“注意,亲爱的外省朋友……现在我假定你已抵达上海,我假定你站在当年西方大班们站立的外滩边上,你像年轻的卡尔·马克思一样地思考怎么在上海寻找机会……该以何种方式融入这座庞大得有些恐怖、美丽得有些鬼魅的城市。我的回答是:注意细节。……你应该有充分的理由注意你的着装……小心你的袜子……关注你的脖子下面由领带、衬衫、西装构成的三角区……小心你的领带夹……热爱香水……”
我们能在报纸上看见上面的文字,按照作者耐心的提示,这个外省青年会穿着黑色西装、黑色领带、黑色衬衫,袜子和皮鞋应该也是黑色,身上喷了阿玛尼香水,坐到了上海新天地的Ark酒吧里,然后作为一个新雅皮解开领子松开领带,以求“在精致之中必须显示随意”。
这个景象也许有点过分做作,但不可否认的是,你以一个绝妙的商人的样子出没于上海,是世纪之交异常动人的命运。随着经济中心位置的确定,上海以一种商业文化的姿态和北方文化形成了对照。那里的人说“朋友”却不带江湖气息,那里的人不会“翻底牌”,时刻有人会“蹿上去”,那里的人说“帮帮忙”却两不亏欠,那里的人说“关侬啥事”以维护个人的空间。精明和算计被当成上海人的缺点批判了好多年,但这正是商业社会最好的道德。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上海是一个开放的、现代化的城市典范,而一位自豪的上海朋友说他们并不在意艳羡的目光,他说:“解释上海的工作就交给北京人做,我们去挣钱了。”
“香港那里流行一句话是——你多久没去上海了,就好像问别人你多久没去洛杉矶一样。”
戴德梁行的经理陈基强先生说:“这里有媒体炒作的成分,就是所谓‘上海和香港之争’,都是港口、都要做金融中心,似乎上海要超越香港。”
陈先生坐在香港人开发的新天地里接受采访。
这个地方流传的一个故事是,当年改造的时候,担任新天地公关顾问的香港世联顾问集团的董事长林乃仁问一个老太太住户愿不愿意搬走,老太太说愿意去住楼,可还是有一些留恋的,毕竟住了一辈子,曾在这里结婚生子。林乃仁和老太太聊了半个小时。老太太希望林乃仁能给她拍个照,但要他等一会。当老太太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换了一身鲜艳的旗袍,发髻梳得一丝不乱,唇上还涂了淡淡的口红。让人感叹“这就是上海”。
陈基强说:“1999年11月之前,上海的房地产一直在跌,在那之后,上海房地产开始上升,上海的嘉里华亭开盘是8000多块人民币,很快升到了2000美元,也就是增加了100%,香港人喜欢炒楼呀,所以在上海买房子成了一种投资现象。2001年8月,上海取消内外销住房的划分,去香港推销上海房子的就更多了。”
这个在北京工作了三年、娶了个北京媳妇的香港人还来了个“双城记”——比较北京和上海:“我发现上海是一个金钱讲得清楚的地方,北京并不是这样,弄一箱啤酒弄一盘毛肚,也过得像大爷一样。北京的同事钱并不一定推得动他,一个北京同事,租出去2000平方米的写字楼,拿了两万块佣金,他的想法是半年够吃够喝了,我下半个月找他,他已经请假去承德玩了。上海的同事不会这样,他这个月挣了两万块,就会激励自己下个月去挣3万块,再下个月去挣4万块。还有就是上海人好像有更开放的心态,愿意与外面的人接触,我在北京认识个女孩子,她绝不会轻易把我带回家去见父母的,她的父母会想,这个香港小子是不是要占便宜,会不会是个骗子。上海人不这样,他们觉得和外面的人接触没什么不好。”
这种地方差异在个体叙述中总会显得有趣,但宏观看待中国发展中的大城市,它们的共性远大于差异,哪个地方的人不想多挣钱?哪个地方会是“金钱讲不清楚”?哪个地方不把市民生活与经济发展放在同一个坐标系里衡量?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上海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喋喋不休的话题?
乡村在衰败,中小城市在衰败,而大城市向国际大都会的进发自然而然地成了最热门。“全世界都开始谈论上海了,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都市,但不知为什么谈起来又有点说梦的意思。那些为中国说话的人以上海证明中国的成就,那些为中国前途着想的人以上海作为中国的未来,那些厌倦政治的人以上海表达商业文化的先锋性,那些寄期望于东亚和中国的全球体系理论家以上海的崛起预言西方的没落。”
上海提供了多种解读方式并因此更热闹,虽然那里不像80年前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生态,发源各种反叛的思潮,日渐变得单一而优雅。
人们关注和议论上海,看它不断变化的舞台、喧嚣的外表,但很难注意到这个城市的底色,上海市民生活的特质是一个相对不变的潜流,他们也在打量着舞台中央的戏。这出戏将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裹挟着多少争论和冲突,现在还没有答案。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记者:王晓峰/邹剑宇
邢慧敏苗炜
特意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平民形象的歌手雪村有一张“定妆照”,他身穿中山装,戴着鸭舌帽,拎着个皮包站在天安门广场上,那皮包上写着两个字——上海。这是许多人熟悉的 场景和道具,在中国的心脏,拿着中国最大的城市出产的皮包,精神与物质的满足有了一个最具体的体现。这个20年前或者更长时间以前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图像并不会很快被遗忘。
如今,这个时髦的旅行场景发生了变化,你要坐着飞机到上海,然后从浦东国际机场乘上磁悬浮列车用7分钟进入市区。这个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商运线将在2003年初变成现实。
“注意,亲爱的外省朋友……现在我假定你已抵达上海,我假定你站在当年西方大班们站立的外滩边上,你像年轻的卡尔·马克思一样地思考怎么在上海寻找机会……该以何种方式融入这座庞大得有些恐怖、美丽得有些鬼魅的城市。我的回答是:注意细节。……你应该有充分的理由注意你的着装……小心你的袜子……关注你的脖子下面由领带、衬衫、西装构成的三角区……小心你的领带夹……热爱香水……”
我们能在报纸上看见上面的文字,按照作者耐心的提示,这个外省青年会穿着黑色西装、黑色领带、黑色衬衫,袜子和皮鞋应该也是黑色,身上喷了阿玛尼香水,坐到了上海新天地的Ark酒吧里,然后作为一个新雅皮解开领子松开领带,以求“在精致之中必须显示随意”。
这个景象也许有点过分做作,但不可否认的是,你以一个绝妙的商人的样子出没于上海,是世纪之交异常动人的命运。随着经济中心位置的确定,上海以一种商业文化的姿态和北方文化形成了对照。那里的人说“朋友”却不带江湖气息,那里的人不会“翻底牌”,时刻有人会“蹿上去”,那里的人说“帮帮忙”却两不亏欠,那里的人说“关侬啥事”以维护个人的空间。精明和算计被当成上海人的缺点批判了好多年,但这正是商业社会最好的道德。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上海是一个开放的、现代化的城市典范,而一位自豪的上海朋友说他们并不在意艳羡的目光,他说:“解释上海的工作就交给北京人做,我们去挣钱了。”
“香港那里流行一句话是——你多久没去上海了,就好像问别人你多久没去洛杉矶一样。”
戴德梁行的经理陈基强先生说:“这里有媒体炒作的成分,就是所谓‘上海和香港之争’,都是港口、都要做金融中心,似乎上海要超越香港。”
陈先生坐在香港人开发的新天地里接受采访。
这个地方流传的一个故事是,当年改造的时候,担任新天地公关顾问的香港世联顾问集团的董事长林乃仁问一个老太太住户愿不愿意搬走,老太太说愿意去住楼,可还是有一些留恋的,毕竟住了一辈子,曾在这里结婚生子。林乃仁和老太太聊了半个小时。老太太希望林乃仁能给她拍个照,但要他等一会。当老太太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换了一身鲜艳的旗袍,发髻梳得一丝不乱,唇上还涂了淡淡的口红。让人感叹“这就是上海”。
陈基强说:“1999年11月之前,上海的房地产一直在跌,在那之后,上海房地产开始上升,上海的嘉里华亭开盘是8000多块人民币,很快升到了2000美元,也就是增加了100%,香港人喜欢炒楼呀,所以在上海买房子成了一种投资现象。2001年8月,上海取消内外销住房的划分,去香港推销上海房子的就更多了。”
这个在北京工作了三年、娶了个北京媳妇的香港人还来了个“双城记”——比较北京和上海:“我发现上海是一个金钱讲得清楚的地方,北京并不是这样,弄一箱啤酒弄一盘毛肚,也过得像大爷一样。北京的同事钱并不一定推得动他,一个北京同事,租出去2000平方米的写字楼,拿了两万块佣金,他的想法是半年够吃够喝了,我下半个月找他,他已经请假去承德玩了。上海的同事不会这样,他这个月挣了两万块,就会激励自己下个月去挣3万块,再下个月去挣4万块。还有就是上海人好像有更开放的心态,愿意与外面的人接触,我在北京认识个女孩子,她绝不会轻易把我带回家去见父母的,她的父母会想,这个香港小子是不是要占便宜,会不会是个骗子。上海人不这样,他们觉得和外面的人接触没什么不好。”
这种地方差异在个体叙述中总会显得有趣,但宏观看待中国发展中的大城市,它们的共性远大于差异,哪个地方的人不想多挣钱?哪个地方会是“金钱讲不清楚”?哪个地方不把市民生活与经济发展放在同一个坐标系里衡量?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上海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喋喋不休的话题?
乡村在衰败,中小城市在衰败,而大城市向国际大都会的进发自然而然地成了最热门。“全世界都开始谈论上海了,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都市,但不知为什么谈起来又有点说梦的意思。那些为中国说话的人以上海证明中国的成就,那些为中国前途着想的人以上海作为中国的未来,那些厌倦政治的人以上海表达商业文化的先锋性,那些寄期望于东亚和中国的全球体系理论家以上海的崛起预言西方的没落。”
上海提供了多种解读方式并因此更热闹,虽然那里不像80年前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生态,发源各种反叛的思潮,日渐变得单一而优雅。
人们关注和议论上海,看它不断变化的舞台、喧嚣的外表,但很难注意到这个城市的底色,上海市民生活的特质是一个相对不变的潜流,他们也在打量着舞台中央的戏。这出戏将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裹挟着多少争论和冲突,现在还没有答案。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