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南风窗:三峡库区多处滑坡 刘伯承故居成危房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巫山又滑坡了!

  今年2月25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获悉,三峡库区正在建设中的巫山新城(离旧城数十里)一处2000万立方米的滑坡体,正以每天1毫米左右的速度滑动。26日,记者赶到巫山新县城,在暮雨路上看到滑坡已拉裂水泥路面,一条条裂缝触目惊心,有的长达10米。


  巫山县城是三峡库区首批淹没和搬迁的县城,为迎接2003年库区蓄水,今年内要完成搬迁。滑坡体位于新城中心区,坡度28至30度,影响范围包括县残联、防疫站、法院、公安局、港务局等十多家单位及一所2000多人的学校,涉及一万多人。记者发稿时,当地已成立应急抢险机构,正对滑坡削坡减载,疏通排水,加紧地质勘察。

  三峡库区究竟有多少处滑坡?危害如何?我们将如何防治?事关三峡,事关长江,事关中国千秋大计,这是从国家领导人到每个普通中国人都不得不关注的话题。

  被撕裂的开国元帅故居

  据国土资源部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介绍,三峡自古多发地质灾害,现库区已发现2000多处崩塌滑坡体。去年底到今年2月,记者实地考察了三峡多处较大的滑坡。

  云阳五峰山—乘船过巫峡,能看到左岸一座青山从顶上撕开黄色的豁口,这是五峰山滑坡留下的痕迹。五峰山是云阳旧县城后山,目前还处在不稳定状态。云阳是半淹县,本不在搬迁范围。2001年1月17日和6月18日,山体两次滑坡,山石和土层凌空而下,冲断几十年生的树木,两间民房被毁,幸无人员伤亡。也多亏山林的保护,山下老城更多房屋幸免于难。地质工作者说:如果滑坡再次发生,失去了树木阻挡,居民密集区损失就大了。云阳县现在每天24小时巡逻,检查山体。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人称,一到雨天,就有不少人心惊胆战、夜不能寐。现重庆已就云阳老城实施整体搬迁,向国务院专门请示。

  三峡库区开县赵家镇—这里是开国元勋刘伯承元帅的故乡。2月28日,记者看到,由于滑坡,刘帅故居已成危房,刘帅墓前青石浮雕花圈已从中间断裂,令人痛心。刘帅故居海拔176米,在半山腰,三峡蓄水就在故居脚下。故居坐南朝北,是一栋青瓦土墙半边茅屋的普通农家三合院。刘帅1986年逝世后,部分骨灰遵照遗嘱葬于故居前,其子女在墓碑两旁种下黄桷树,今已枝繁叶茂。故居现已接待50万人次,多为中外军界人士和青年学子。1988年,这里开始出现滑坡,故居遭到破坏,近年态势更为严重,从墓碑到故居的山路上,原本整齐的青石堡坎已被撕裂,裂缝最宽处有5.5厘米。故居后的护坡是青石垒起的,裂缝最宽有10厘米。地质工作者介绍,近两个月故居后墙又拉出了0.5厘米的裂纹,证明滑坡仍在活动。云阳县民德小学—云阳新城有处废弃的云阳民德小学,去小学要经过一段全塌了的护坎。随行人员解释,垮塌是滑坡推动造成的。校舍墙壁上写着:校内危险!严禁入内!校园已成了乱石杂草的天下。两座相邻的4层新教学楼竟然在高空中“亲吻”在一起,墙上最大裂口达10厘米。教学楼后是6层的教工宿舍,据说,教师们集资建好后,一天都没住过。变形使得阳台塌损,房梁断裂,其状可怖。1998年出现滑坡后,学校在新县城四处租借教室,后来只能易地重建。

  青干河桥头滑坡—青干河大桥是秭归移民复建的大桥,也是三峡移民迁建单体投资最大的桥梁,总投资2700多万。1996年11月28日动工,1997年修南岸桥墩时,钻探下去几十米没有找到底,全是浮土,发现是滑坡体。大桥施工因此耽误了15个月,最终南岸桥墩移动了18米。与桥相连的是移民复建公路,同时受到了滑坡威胁。地质专家考察时痛心无比,如果选址时将路线避开这段滑坡体,何止省下千万!

  错建新城可能激活古滑坡

  为什么三峡有这么多的滑坡灾害?据专家介绍,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暴雨、洪水频发,自古以来就多滑坡。三峡大坝坝址附近区域为坚硬的花岗岩,向上游则多以碎屑岩、碳酸岩为主,包括侏罗纪遗址的粉砂岩。地质容量、环境容量的天然不足,促进部分居民点建在相对稳定的滑坡体坪台上,从而构成了特殊的“三峡滑坡文化”。

  地质专家在三峡考察发现,只要地势平坦些的地方,多半有居民和城镇,而这些平地十之八九是古滑坡,如秭归老县城、新滩镇、云阳老县城、云安镇等等。在这些古滑坡上,人们繁衍生息,耕种收获。古代三峡人口少,没有大规模的开挖和高楼大厦的建设,所以虽然是建城在许多滑坡体上,人与自然倒能上千年相安无事。

  三峡的一些滑坡具有相当规律性,最明显的是秭归新滩,素有“500年一崩”之说。据《归州志》记载,宋天圣年间(1032年),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滑坡,约492年后的明嘉靖二年(1524年)再滑,461年后的1985年发生了著名的新滩大滑坡。秭归老城历史上曾在江南,因为滑坡搬迁到江北。

  三峡库区究竟有多少处滑坡?

  现国土资源部查明此处滑坡有2490个。三峡库区按行政区划有区、县(自治县)、市20个,其中13个县城需搬迁,20个县境内全部发现滑坡。巫山、奉节、万州的主城区有近一半在滑坡体上。在涪陵市、长寿县、忠县、武隆的主城区也发现了滑坡,新迁建乡镇所在地的滑坡数量就更多一些。

  据了解,有些县市建新城时,没搞清楚地质状况就先行建设,结果把整个新城建在滑坡体上,如巴东就是一个典型,该城从1979年至1995年三次迁城选址,二建新城,浪费巨大。

  国土资源部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的徐开祥总工程师介绍,三峡库区环境容量有限,淹没城镇的搬迁规模较大,对环境索取多。部分新县城选址是历史上曾发生滑坡的地方,但建设者不完全知情,未能及时采取必要防治措施,大刀阔斧地修路、建房、打深基础,修下水系统……破坏了滑坡的原有平衡,于是必然激活古滑坡,危及库区安全—这是无知造成的浪费与灾难。

  为了在新城建设中不致诱发崩塌滑坡,建设者可谓用心良苦。在云阳新城,我遇到了一群正在手工凿石的工人,他们所在的水电局工地在做护坡,5台钻机同时往山体内钻孔,进行铆固,需要切掉的多余山体,全靠工人一点点凿掉。一名张姓工人伸出双手,上面是层层血泡。他说:“不能放炮,震动对山体有影响。”在巫峡,一个个漂亮的新城就是这样艰辛打凿出来的。如此迁建规模,如此难度,算得上是人类建设的奇迹。

  40亿重金打造地灾预警网络

  现在,留给治理滑坡的时间非常紧迫!

  135米水位以下的地质灾害治理时间,到2003年6月水库蓄水,仅有一年多,并且还要留出验收时间。

  2001年7月16日至18日,在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上,朱●基总理指示:“加强对崩滑体等地质灾害的治理,是关系到库区人民生命安全和子孙后代的大事,刻不容缓,必须在水库蓄水前抓紧治理。特别是对那些在蓄水后可能产生滑坡的崩滑体,要集中力量,抢先治理。”

  朱总理还说了5个“快”字:“对治理工程项目,要快调查,快规划,快立项,快审批,快实施,做到科学论证,简化程序,加快进行。”

  据悉,国家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治理资金的投入,开始是6亿元,现仅用于2003年6月前,就已增拨至40亿。这笔资金用于治理崩滑,以及实施监测预警。40亿资金使用的重头是工程治理,为20亿;135米库岸防护用8亿;高边坡、深基础治理7亿;勘察科研为2.5亿;监测预警5000万元。目前,库区发现的滑坡基本都纳入了地质灾害治理的整体规划。

  库区已汇集了中国最好的地质专家,以最强大的技术力量,进行三峡地质灾害的科研和防治。湖北省和重庆市均确定所在区县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实施负总责。国土资源部编制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已被国务院批复,并开始实施。按照《规划》,国家要投资建立库区全球卫星定位监测系统、遥感监测系统,在库区20个县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站,对126处重大滑坡、79公里库岸实施专业监测,培训库区群众预防知识,群测群防800处地灾。

  2001年12月26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与国家测绘科学院开始合作,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已正式启动。并将在2003年建立一个高科技的灾害预警监测网,对2490处崩滑体、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预警监测。

  任何工程项目都有效益分析,三峡地灾治理的投入巨大,效益如何?专家分析,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治理使百万移民和更多的库区居民能够得以安居乐业;库区灾害治理影响库底清库和工程蓄水;对崩滑地质灾害的治理,可以改善不良的地质环境,保护山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从经济效益上讲,据估算,国家投入的40亿可以产生100亿以上的效益。

  当“高峡出平湖”的时候,愿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三峡!(特约记者许菁发自湖北宜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