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今日魏京生实在令人诧异(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据美国多维社的报道,15日的《华尔街日报》发表关于中国著
名政治异议人士魏京生的文章,题为“一位将美国的自由变为监狱的
中国异议人士”。  1998年曾是魏京生助手的维尔特(Dav
idWelker)说,“人们觉得,魏京生已与整个世界对立。”
  文章说目前的孤立处境没有让魏京生烦恼。  他断定,当中国
共产党政权崩溃,他当选总统时,历史将证明他魏京生是对的。多维
社将其择要翻译如下:  子夜,美国95号州际高速公路,一辆小
车以超过100英里(160公里)的时速向南急驶。驾车的是中国
著名政治异议人士魏京生。  车是借来的。  魏京生不停地看看
后视镜,对同车的其他人说,“我不得不越快越好,否则,我不知道
是否有人在跟踪我。”  已经五十岁的魏京生每晚睡眠不过5小时
,但烟是一根接一根、一盒接一盒地抽,不管品牌。  魏京生只用
两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即从纽约开到华盛顿,一般人需要4小时,因为
在他看来,追击他的人可能潜伏在任何路口,而这些追击者可能是曾
将他关进条件残酷的监狱18年的中国政府;可能是其他中国流亡海
外的民运人士,魏京生称他们为“疯狗”;可能是中国共产党的特工
;可能是哥伦比亚大学-魏京生的目下庇护者及房东,哥伦比亚大学
已在赶他离开校园,魏京生说,是出于政治原因;可能是克林顿政府
-尽管它在1997年欢迎他出狱,魏京生说,“它希望我还是死了
好”。  魏京生断定,最近,他出了一系列交通事故,罪魁就是这
些人。  魏京生的车风驰电掣,路边的交通标志一闪而过,上面的
文字他多半看不懂。1997年,魏京生出狱后来到美国时,其他中
国政治异议人士、国际人权活动家、西方政治人物都曾希望,在如何
同日渐富裕而仍然实施高压政策的中国打交道的争论中,他能成为一
重要声音。  然而,他的那种曾帮他在中国监狱生存下来的精神却
使几乎所有在他来到美国后与他有过联系的人士与他如同陌路。  
1998年曾是魏京生助手的维尔特(DavidWelker)说
,“人们觉得,魏京生已与整个世界对立。”  魏京生出狱抵达美
国后,美国的一些专家、决策者曾向他通报美国的对华政策,因为自
他1979年入狱以来,中美关系已沧海桑田,中美在经济、文化上
已紧密相连,剩下的问题只是,美国是否应利用中美贸易关系促进中
国的人权状况。  魏京生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断绝与中国的所有贸
易关系,美国根本不应该与中国打交道。  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问
题专家黎安友(AndrewNathan)说,“我们曾告诉他,
‘这已不是争论的问题,但他对我们所说充耳不闻。  魏京生已不
太为人们重视,因为他的观点已与政策问题不相干。”  从那以后
,桀骜不驯的魏京生与朋友们的关系一个一个地闹僵,政治联盟也一
个接一个地失败。  最近一天下午,在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公寓中
,地上散满了书籍-大多是用他看不懂的语言出版的,烟灰缸中的烟
蒂、烟灰越堆越高。  魏京生在解释,为什么那些不同意他的观点
的人是他的敌人。魏京生说,“对我最大的批评是为什么我不听从别
人的意见。当我是对的时,我为什么要听他们的?所有卓有成就的人
都有这种特性。”   魏京生说,“我当克林顿是我的敌人,克林
顿也把我当他的敌人。当然,他不便直接说,但他支使别人叫我闭嘴
。在中国,他们简简单单地将你关进监狱,在美国,他们总有其他办
法控制你。”  当美国报刊拒绝发表他的文章、政治人物不愿见他
时,魏京生相信,他们都是听命于克林顿-一个支持同中国进行自由
贸易的人。  美国国务院官员说,克林顿政府并没有把魏京生当敌
人。  至于魏京生说,美国政府希望他还是死了好,国务院官员说
,“他当然有权随他说,但设计交通事故不是美国政府的行事办法。
”  光著脚,穿著T-恤的魏京生坐在公寓里,掏出一个形同马桶
的打火机-魏京生说,“中国制造”,说,“人们问我是否恨邓小平
,我说,‘不,恨他干吗呀?我恨的是那些被中国政府折磨却还替中
国政府作帮闲的人。’”  1997年获释抵达美国后,克林顿曾
在白宫召见魏京生。据魏京生自己说,在30分钟的会谈中,他们讨
论了美国的与中国接触政策,结果与克林顿的国家安全顾问伯格(S
andyBerger)吵得面红耳赤,克林顿不得不出面要求他们
冷静。  不久,在美国国会的一次情况简报会议中,他与其他中国
流亡民运人士推推搡搡,并指其中一人为间谍,结果那人称将以诽谤
罪将他告上法院。  1999年,在布鲁金斯研究所组织的天安门
事件10周年研讨会上,魏京生让满屋子的中国问题学者目瞪口呆-
他说,华盛顿是天安门镇压中的同谋。  魏京生说,“虽然没有不
容置疑的办法证明天安门事件完全是美国政府的责任,但我们可以以
此透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态度。”  魏京生几乎与所有中国流亡
政治异议人士闹翻。  刘青曾是他在北京西单“民主墙”运动中的
老友,现在主持在纽约的“中国人权”论坛。刘青说,现在他们“已
没有任何关系。”  魏京生与他的学术支持著的关系也好不到哪儿
。  1998年,加大伯克利分校邀请他前往该校完成狱中回忆录
。他住的公寓禁止吸烟,爱烟愈命的他一次次闹的该公寓火警大作,
6个月后,他不得不搬家走人,其时,他的回忆录尚未完成。  哥
伦比亚大学给他免费提供一间办公室、一公寓、医疗保健,还为他妹
妹提供英语辅导,但该校已要求他在明年6月搬走。哥伦比亚曾希望
他能写些文章,可能的话,并担任教职。然而,在校园,几乎看不见
他的人影。“人权观察”的创立者、魏京生在哥大活动的最初组织者
伯恩斯坦(RobertBernstein)说,“在哥大,他什
么也没干。我们不能永远资助他。”  魏京生的个人世界与政治现
实间的巨大反差在华盛顿表现更为明显。  魏京生现在花大量时间
在中国问题上游说那里的政治人物。  一次参加保守的“家庭研究
委员会”的于上午11时举行的会议,他姗姗来迟,穿著宽松的蓝短
裤、皮凉鞋,拿著香烟。  该委员会的成员说,他们同意他,不能
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  但魏京生通过翻译知道,他们已承
认阻止美国国会通过该案的努力已失败,他们已将精力集中到诸如堕
胎、农业关税等问题。  魏京生插嘴说,“所有这些都应放到人权
问题之下。”但当其中一人提醒其他成员说“周四讨论西藏问题,周
五讨论人权问题”时,他立即沉默不语。  不久,在马里兰州的一
家超市,魏京生又一次与那些看不见的敌人交手-当购买一宽屏幕彩
电时,他的信用卡被拒。  魏京生说,“他们又在跟我捣鬼。” 
 他断定,中国的特工曾在他的信用卡上作手脚。  那天,他的第
二张信用卡没有问题。目前的孤立处境没有让魏京生烦恼。  他断
定,当中国共产党政权崩溃,他当选总统时,历史将证明,他魏京生
是对的。  他说,“大多数人不同意我,但最终他们将发现,我是
对的。我的主张是在监狱中的漫长岁月中思考出来的,他们不会改变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谈天说地 / 今日魏京生实在令人诧异(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据美国多维社的报道,15日的《华尔街日报》发表关于中国著
    名政治异议人士魏京生的文章,题为“一位将美国的自由变为监狱的
    中国异议人士”。  1998年曾是魏京生助手的维尔特(Dav
    idWelker)说,“人们觉得,魏京生已与整个世界对立。”
      文章说目前的孤立处境没有让魏京生烦恼。  他断定,当中国
    共产党政权崩溃,他当选总统时,历史将证明他魏京生是对的。多维
    社将其择要翻译如下:  子夜,美国95号州际高速公路,一辆小
    车以超过100英里(160公里)的时速向南急驶。驾车的是中国
    著名政治异议人士魏京生。  车是借来的。  魏京生不停地看看
    后视镜,对同车的其他人说,“我不得不越快越好,否则,我不知道
    是否有人在跟踪我。”  已经五十岁的魏京生每晚睡眠不过5小时
    ,但烟是一根接一根、一盒接一盒地抽,不管品牌。  魏京生只用
    两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即从纽约开到华盛顿,一般人需要4小时,因为
    在他看来,追击他的人可能潜伏在任何路口,而这些追击者可能是曾
    将他关进条件残酷的监狱18年的中国政府;可能是其他中国流亡海
    外的民运人士,魏京生称他们为“疯狗”;可能是中国共产党的特工
    ;可能是哥伦比亚大学-魏京生的目下庇护者及房东,哥伦比亚大学
    已在赶他离开校园,魏京生说,是出于政治原因;可能是克林顿政府
    -尽管它在1997年欢迎他出狱,魏京生说,“它希望我还是死了
    好”。  魏京生断定,最近,他出了一系列交通事故,罪魁就是这
    些人。  魏京生的车风驰电掣,路边的交通标志一闪而过,上面的
    文字他多半看不懂。1997年,魏京生出狱后来到美国时,其他中
    国政治异议人士、国际人权活动家、西方政治人物都曾希望,在如何
    同日渐富裕而仍然实施高压政策的中国打交道的争论中,他能成为一
    重要声音。  然而,他的那种曾帮他在中国监狱生存下来的精神却
    使几乎所有在他来到美国后与他有过联系的人士与他如同陌路。  
    1998年曾是魏京生助手的维尔特(DavidWelker)说
    ,“人们觉得,魏京生已与整个世界对立。”  魏京生出狱抵达美
    国后,美国的一些专家、决策者曾向他通报美国的对华政策,因为自
    他1979年入狱以来,中美关系已沧海桑田,中美在经济、文化上
    已紧密相连,剩下的问题只是,美国是否应利用中美贸易关系促进中
    国的人权状况。  魏京生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断绝与中国的所有贸
    易关系,美国根本不应该与中国打交道。  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问
    题专家黎安友(AndrewNathan)说,“我们曾告诉他,
    ‘这已不是争论的问题,但他对我们所说充耳不闻。  魏京生已不
    太为人们重视,因为他的观点已与政策问题不相干。”  从那以后
    ,桀骜不驯的魏京生与朋友们的关系一个一个地闹僵,政治联盟也一
    个接一个地失败。  最近一天下午,在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公寓中
    ,地上散满了书籍-大多是用他看不懂的语言出版的,烟灰缸中的烟
    蒂、烟灰越堆越高。  魏京生在解释,为什么那些不同意他的观点
    的人是他的敌人。魏京生说,“对我最大的批评是为什么我不听从别
    人的意见。当我是对的时,我为什么要听他们的?所有卓有成就的人
    都有这种特性。”   魏京生说,“我当克林顿是我的敌人,克林
    顿也把我当他的敌人。当然,他不便直接说,但他支使别人叫我闭嘴
    。在中国,他们简简单单地将你关进监狱,在美国,他们总有其他办
    法控制你。”  当美国报刊拒绝发表他的文章、政治人物不愿见他
    时,魏京生相信,他们都是听命于克林顿-一个支持同中国进行自由
    贸易的人。  美国国务院官员说,克林顿政府并没有把魏京生当敌
    人。  至于魏京生说,美国政府希望他还是死了好,国务院官员说
    ,“他当然有权随他说,但设计交通事故不是美国政府的行事办法。
    ”  光著脚,穿著T-恤的魏京生坐在公寓里,掏出一个形同马桶
    的打火机-魏京生说,“中国制造”,说,“人们问我是否恨邓小平
    ,我说,‘不,恨他干吗呀?我恨的是那些被中国政府折磨却还替中
    国政府作帮闲的人。’”  1997年获释抵达美国后,克林顿曾
    在白宫召见魏京生。据魏京生自己说,在30分钟的会谈中,他们讨
    论了美国的与中国接触政策,结果与克林顿的国家安全顾问伯格(S
    andyBerger)吵得面红耳赤,克林顿不得不出面要求他们
    冷静。  不久,在美国国会的一次情况简报会议中,他与其他中国
    流亡民运人士推推搡搡,并指其中一人为间谍,结果那人称将以诽谤
    罪将他告上法院。  1999年,在布鲁金斯研究所组织的天安门
    事件10周年研讨会上,魏京生让满屋子的中国问题学者目瞪口呆-
    他说,华盛顿是天安门镇压中的同谋。  魏京生说,“虽然没有不
    容置疑的办法证明天安门事件完全是美国政府的责任,但我们可以以
    此透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态度。”  魏京生几乎与所有中国流亡
    政治异议人士闹翻。  刘青曾是他在北京西单“民主墙”运动中的
    老友,现在主持在纽约的“中国人权”论坛。刘青说,现在他们“已
    没有任何关系。”  魏京生与他的学术支持著的关系也好不到哪儿
    。  1998年,加大伯克利分校邀请他前往该校完成狱中回忆录
    。他住的公寓禁止吸烟,爱烟愈命的他一次次闹的该公寓火警大作,
    6个月后,他不得不搬家走人,其时,他的回忆录尚未完成。  哥
    伦比亚大学给他免费提供一间办公室、一公寓、医疗保健,还为他妹
    妹提供英语辅导,但该校已要求他在明年6月搬走。哥伦比亚曾希望
    他能写些文章,可能的话,并担任教职。然而,在校园,几乎看不见
    他的人影。“人权观察”的创立者、魏京生在哥大活动的最初组织者
    伯恩斯坦(RobertBernstein)说,“在哥大,他什
    么也没干。我们不能永远资助他。”  魏京生的个人世界与政治现
    实间的巨大反差在华盛顿表现更为明显。  魏京生现在花大量时间
    在中国问题上游说那里的政治人物。  一次参加保守的“家庭研究
    委员会”的于上午11时举行的会议,他姗姗来迟,穿著宽松的蓝短
    裤、皮凉鞋,拿著香烟。  该委员会的成员说,他们同意他,不能
    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  但魏京生通过翻译知道,他们已承
    认阻止美国国会通过该案的努力已失败,他们已将精力集中到诸如堕
    胎、农业关税等问题。  魏京生插嘴说,“所有这些都应放到人权
    问题之下。”但当其中一人提醒其他成员说“周四讨论西藏问题,周
    五讨论人权问题”时,他立即沉默不语。  不久,在马里兰州的一
    家超市,魏京生又一次与那些看不见的敌人交手-当购买一宽屏幕彩
    电时,他的信用卡被拒。  魏京生说,“他们又在跟我捣鬼。” 
     他断定,中国的特工曾在他的信用卡上作手脚。  那天,他的第
    二张信用卡没有问题。目前的孤立处境没有让魏京生烦恼。  他断
    定,当中国共产党政权崩溃,他当选总统时,历史将证明,他魏京生
    是对的。  他说,“大多数人不同意我,但最终他们将发现,我是
    对的。我的主张是在监狱中的漫长岁月中思考出来的,他们不会改变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I thought his mind was still like a HONG WEI BING, because he was seperated from the world since 1979. But from what he did afther he came to the States, he is abosolutely crazy.
    • Some more.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苹果日报刊出魏京生对《华尔街日报》的反驳文章

        (本刊综合报导)流亡美国已经三年的中国民运领袖魏京生针对两个月
      前《华尔街日报》刊文批评他本人的报导指出,他对该报记者的辛勤劳动
      表示尊重,但对这位初次谋面年轻记者的新闻选材方法和错误报导表示遗
      憾。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流传甚广。海外首先被何频翻译成中文在网上大肆
      炒作,中共特务又趁机反复改写,到处张贴;国内出版的《参考消息》竟
      然提前半天发表此文。

        张小姐的报道中引述与魏直接打过交道的人谈话,一边倒地展开大批
      判,排斥了赞扬甚至客观评魏的言论,违背了西方通行的新闻道德。四位
      批魏的人中三位是纽约“中国人权”组织的领导人,另一位是David,事后
      表示该报道误用了他的谈话。“中国人权”的刘青、黎安友后来接受中文
      媒体世界日报和中央社采访时坚持批魏立场。魏基于人权的立场反对美国
      对华PNTR,造成很大声浪。华尔街日报的立场是支持PNTR。“中国人权”
      组织在PNTR问题上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没有立场。华尔街日报批魏,基本
      上是报PNTR一箭之仇。

        魏京生表示,《华尔街日报》的这位美籍华裔女记者张小姐以前与他
      并不相识,是该报长驻中国上海的记者,但当对方提出与魏相处一天近距
      离观察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时,魏京生竟然破例答应了这项请求,于是张
      小姐去年夏天专程从上海飞到美国,近身采访了一整天,魏京生回忆,似
      乎记得该记者自称生于香港,长于美国,工作在大陆。魏京生也认为当日
      的采访气氛是“友好的”。

        魏京生介绍说,大约三四个月后,该报在去年11月15日重要位置刊登
      张小姐长文讲述了魏在美国的情况,题为“一位将美国的自由变为监狱的
      中国异议人士”。

        魏京生表示,该报导里有明显的错误,文章中最不符合事实的是说他
      “将美国的自由变为监狱”,“魏京生已与整个世界对立”,“桀骜不驯
      的魏京生与朋友们的关系一个一个地闹僵,政治联盟也一个接一个地失败
      ”、“他的那种曾帮他在中国监狱生存下来的精神却使几乎所有在他来到
      美国后与他有过联系的人士与他如同陌路”,这完全不符合事实。

        魏京生说,该记者发表该文的前一天(14日),他就在华盛顿接受“杜
      鲁门-里根奖”,该奖的宗旨是奖给“献身于民主、终结专制与独裁运动的
      勇士”,以前的获奖者包括前总统里根,他可能是领取该奖的第一个中国
      人。魏京生回忆说,当时在座的大多数是美国人,当他进入会场时,受到
      全体在场者的热烈鼓掌欢迎,“但记者对此类事实避口不提,”魏京生说
      :“当然,记者报导时有选择、编辑新闻素材、题材的自由,但不应该回
      避与报导主题相反的素材。”

        关于与朋友们的关系一个一个闹僵之事,魏京生称,可能记者对此有
      误解。由于自己坚持自己的观点,魏与许多朋友经常争辩得脸红耳赤,与
      某些朋友的争辩始于二十多年前,“到目前仍然吵个没完”,如果这给人
      的映象是“闹僵”的话,恐怕不会吵到现在,而早就应该吵完了,自己也
      应该找不到能吵架的朋友了。其实他和这位记者也仍然是朋友,魏京生说
      :“她也向我引见她的朋友,我不认为她对我的态度是不友好的,采访后
      我们也在其它场合见过面,也没有不客气的场面。”

        据了解,华尔街日报的基本立场是重商,因而也最反共。它是世界上
      唯一一家对魏格外推崇的报纸,仅《第五个现代化》一文,该报就在过去
      20年间每年发表一次。

        魏京生回应华尔街日报:善意批评也会有误差

        我在监狱已经习惯听共产党和邓小平诅咒我的话了。来美国后听到的
      都是赞扬,让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感谢《华尔街日报》的张小姐向我发出
      了第一炮,使我想到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格言:听到别人批评你时,应该
      高兴。

        这不是劝人谦虚的格言,它包含着很深的含义:这些批评如果包含有
      致命的缺点时,它是要救你;如果没有致命的弱点,你当然应当高兴,没
      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监狱里的警察们常常奇怪地问我:「你受到那样严厉的批评,而且差
      一点儿被枪毙,为什么还是每天高高兴兴的呢?」我想,主要是因为那些
      批评恰好证明我没有犯致命的错误。

        张小姐的批评很像是真的,又都是致命的错误,看来她是想救我。一
      开始真的把我和我的朋友们吓了一跳,他们都担心中国的民主运动会像俄
      罗斯的索尔仁尼琴一样,渐渐消失了他的声音。两年前一个牛津大学的教
      授警告过我。

        我们在一起,按照张小姐指出的致命的错误,仔细地反省了三年来的
      事情。除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之外,主要的致命缺点张小姐的描述有很大的
      误差。

        第一个错误是有关中美的贸易问题,这有可能是黎安友教授记忆的误
      差,也可能是张小姐没听清楚。总之那件事情发生在我刚到美国时,我向
      黎教授请教中美贸易关系中的几个问题。他很谦虚地告诉我,他不太懂贸
      易关系问题,但是有一位教授,曾经是美国贸易谈判副代表。於是我们就
      把她请来一起讨论了中美贸易中的不公平。我们最后达成了一致的看法:
      中美贸易配额的控制权完全交给中国政府,对中美两国商人都极不公平。
      但她无法解释为什么美国的法律设计和批准了这种不公平。她急着去接她
      的女儿,我们约好下次讨论。

        不能切断中美贸易

        盖帕特、南希.波洛西和一批众议员应该记得我们好几次在国会中讨论
      「公平贸易原则」的问题。特别是在盖帕特召集的一次众议员会议上,十
      几个两党的议员和我共同讨论了「公平贸易原则」和中美外交斗争的联系
      这个主题。对这个主题最感兴趣的是已退休的众议员所罗门。David Welker
      给我当的翻译,他的翻译被公认为极好,所以我不会弄错。

        到现在我一直非常感谢黎安友和那位女教授(请原谅中国人很难记住
      西方人长长的名字)。我在「公平贸易原则」讨论中大部分准确的知识,
      来源於那次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讨论。我没有继续和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是
      因为国会里的大部分人认为,这个题目难度太大,而且可能会影响美欧、
      美日关系。因为欧洲对美贸易逆差,主要靠中美贸易顺差来平衡,这是中
      国有能力影响欧洲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政治家们忌讳让外界了解太多内
      情,所以我无法向黎教授解释(黎教授后来已经作了澄清)。

        我要强调我从来没有主张「切断所有中美贸易」,否则我们就失去了
      关注中国人权和与共产党进行外交斗争的重要手段。给中国永久正常贸易
      关系,也有同样的后果。我不知道误会产生在哪儿。

        顺便说一件小事,我的好朋友,Bob Bernstein一九九七年力劝我来哥
      伦比亚大学时,他说大学可以给我永久的办公室和住宅。有朋友警告我说
      ,这不可能,应该让他们在合同上写明。但Bob认为别人已答应了,不应该
      强迫人家写合同。而且我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唯一获得「最受尊敬的校友」
      称号的人。之后他们改变主意了,我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无法评论。我
      想,明年开始我不得不减少推进中国民主化的工作了。如果我不教书,我
      将失去我的办公室,我得开始在大学挣一份工资。

        张小姐的文章,第二个致命的弱点是:我已经被孤立了。人们总批评
      我企图孤立中国的专制政府,没想到我反而被孤立了,这的确是很严重的
      问题。我和朋友们顺着这条思路找问题。

        有不同意见很正常

        自从三年前我来到美国开始,中国的民主运动就逐渐地团结起来了。
      早在九八年就成立了「中国民主运动海外联席会议」。在德国召开联席会
      议的第三届年会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个民运组织和各个民族的一百多
      名代表参加。从一开始大家就一致推选我担任联席会议的主席,我在中国
      的民主运动中并不孤立。

        中国民运内部的确常常有激烈的争论。但现在争论的主要是民主运动
      的政策和各种问题。这是民运健康发展的标志。美国人在选举时和在议会
      里不是也激烈争论吗?而且经常是争不出一个结果来,所以需要投票。最
      近连投票都投不出结果来,为什么要批评中国人争论呢?只有独裁统治下
      才没有争论。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意见,如果没有听见不同意见,情况显
      然就不正常了。

        当然,我们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民运队伍中也出现一些败类或者犯
      严重错误的人。有些也是因为我和其他朋友处理问题不恰当造成的心理不
      平衡。我应当明白,那些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我这样,可以随随便便地
      给一位年轻记者当司机。在中国是千百万人偶像的人,很难适应在美国的
      普通人地位。心理不平衡又不敢得罪美国东道主,是所有流亡者群体的共
      同的心态问题。

        监狱给我的最大帮助,是没有让我享受当偶像的麻烦。所以我躲过了
      痛苦的心理不平衡,我很幸运。

        也可能美国人想孤立我,这个想法让我的现任助手很愤怒,他说:「
      这不是事实」。因为就在张小姐的文章被印成报纸的那个夜,我正在华盛
      顿接受「杜鲁门和里根奖」。参议员Kerry介绍我的那些话,和听完我的讲
      演全体起立鼓掌的美国人,绝不是在演戏。我不相信他们会孤立我。

        但是张小姐的警告的确很有道理。美国每年有大量的钱捐给人权、民
      主事业,这符合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但中国民主运动很少得到捐款,甚至
      雇一个翻译的钱都没有,我只好放走了几个很不错的助手。近期,各大学
      和人权组织正在关闭我们的几个最活跃的办公室。除我的办公室外,向中
      国大陆发送信息的、最有成效地打破了新闻封锁的中文电脑杂志《大参考
      》,也不得不搬到一个小小的外卖店的顶楼工作。

        很多朋友感到这不太像是在一个爱好民主、自由的国家里。为民主、
      自由、人权而工作,会被认为是:「和我们的工作没有关系」。为新闻自
      由而斗争的人会弄得没有办公室也没有饭吃。也许是我对民主、自由和人
      权的理解过於认真了,像一位美共的老资格领袖警告我的那样。

        参议员Kerry有一次曾警告在场的美国人:「他们都是反抗共产主义暴
      政的英雄。我们如果不能和他们一起反抗暴政,共产党的压迫和折磨可能
      会有一天降临到美国人头上。」

        感谢广大美国人民

        十一月十七日正好是我来到美国三周年,我感谢热情好客又主持正义
      的美国人民。感谢《华尔街日报》和张小姐及时地警告我们:专制独裁者
      们的魔手并没有停留在他们自己的国界以内。利用市场与金钱来对付一个
      自由民主的社会比用核武器更有效。

        顺便发布两条小消息。好消息是:我已经半年多没有收到超速罚单了
      。坏消息是:我还没有企图戒烟。(原载:苹果日报)

      January 11, 2001 Letters to the Editor
      Thanks for the (Misguided) Criticism (by Wei Jingsheng)
      http://interactive.wsj.com/archive/retrieve.cgi?id=SB97918502665327606.djm

      January 5, 2001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Thanks for the Criticism. Now Here's Mine. (by Wei Jingsheng)
      http://interactive.wsj.com/archive/retrieve.cgi?id=SB978642167549511155.djm

      December 8, 2000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Wei Jingsheng Was Beaten Up (by Richard Long)
      http://interactive.wsj.com/archive/retrieve.cgi?id=SB97622336932285117.djm

      Chinese Dissident Turns U.S. Life Into a Jail of Sorts by Leslie Chang
      http://interactive.wsj.com/archive/retrieve.cgi?id=SB97425584747997975.djm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