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一千零一页(三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同上


意 志
崇高的理想要靠坚强的意志去实现。
逆境是测量意志的尺子,又是磨炼意志的砺石。意志同理智成正比,理智越强意志越坚。
成功的人,没有哪个没有坚强的意志。这样的例子举不完,随便说几个吧。
刘伯承,在一次战斗是脑部受伤,子弹又从眼窝飞出,需要马上做手术,只得由法国医生来完成。他为了保护脑子,拒绝在手术中使用麻醉剂。手术时,他痛得大汗淋漓,却一声不吭。连这位外国医生都感慨地说:“他有超人的毅力,他不是军人,是军神……”
肖楚女,为了讲好课,每天拂晓,跑到一个避静的地方掏出一把小镜子挂在树上,独自对照镜子练习讲演,每天如此,风雨无阻。结果,这位在茶馆里跑堂出身的人,成为讲习所里毛泽东最欣赏的教员和得力助手。
伏契克,被德国法西斯逮捕了,被打得血肉模糊。然而,他在狱中忍着剧痛坚持写作。还说:“我知道我的生命正在走近死亡,因此我不能歇息。”伏契克被害后,他的妻子把这些手稿整理出来,就是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
鲁迅,在1936年8月1日,体重减轻到78斤,肺已烂掉五分之四,肋膜间积水,持续高烧。可是,逝世前一周,他抱病参加了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逝世前三天,为曹靖华新作《苏联作家七人集》写序;逝世前两天,写了《因章太炎先生想起的二三事》一文;逝世前一天还在写日记。
焦裕禄,肝癌晚期坚持工作,他坐的椅子,右侧是个大洞,那是肝痛时用硬东西顶了的。痛昏过去了,醒来又继续工作。领导每次劝他治病,都被拒绝了。在生命垂危的时候才强行进院,在生命的最后两分钟,还在念着县里的风沙治理、女儿成长、遗憾没有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
……
讲不完的,因为伟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和品质。


玉 米
邹先生的儿子老是说学习有困难,几十个字的日记都有十几个错别字。
一天晚上,邹先生把儿叫到跟前,又叫妻子提一小口袋儿玉米出来。邹先生找了一个盒子对儿子说:
“你每天从口袋儿里拿一粒玉米放在盒子里。”
他的儿子照这样做了。
一个月下来,盒子里竟然有一小把玉米。
他的儿子惊叫起来:“每天才放一粒,怎么这样多?”
邹先生说:“每天一粒是不多,也很容易。一个月下来这么多,一年、十年该多少啊?”
他儿子鼓着小眼睛:“那可不得了!”
邹先生说:“认字、学识给积玉米一样,一天记一个字,一年就要记三百多个字……”
他儿子叫道:“记一个字?太容易了!”
邹先生说:“好吧,你就像积玉米这样记知识。”
他的儿子醒悟过来,照父亲说的做了,一年下来,他的成绩大改关。


寓言一则
有个船夫在激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要渡河的哲学家。
哲学家;“船夫,你懂历史吗?”
船夫:“不懂。”
哲学家:“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船夫只是笑笑。
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
船夫:“没有。”
哲学家:“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船夫好像没有听进去。
这时,一股巨浪扑来,击翻了小船,哲学家和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
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不会!”
船夫:“那你失去了整个生命!”


再说胆识
有人把“胆识”认为是“胆量”,其实不确切。
胆识有两层意思:一是“胆”,就是通常所说的胆量;二是“识”,指的是知识、见识。
有的人只有“胆”。表现在别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做,不考虑后果。五十块钱一倒的麻将,别人不敢他敢;发生争执的时候,别人不敢出手他敢;大家都不敢酒后驾车他敢;开会别人不敢溜他敢……可以看出,有胆而无识的人,不能称为勇士,而是莽夫,违法犯罪的人多出现在这个群体。
有的人只有“识”。表现在只会说、只会想,什么事也不敢干或干不好。这蔬菜又鲜又嫩,没有虫蛀,多半是喷了农花的,不能吃;别人叫他集资,他翻了一大堆资料,算了,为了稳当,我集五块钱;大雨中,一位老太太呼救,闪电一晃,不能出门,有高电压大电流;准备买一件新衣服前,先抽一根纱回去化验,不是纯毛,是混纺,二十钱卖不卖?结果,等他要买的时候,货早就廉价卖出去了……可以看出,有识而无胆的人不是谨慎者,而是庸才。这种人也好,不容易上当,没有风险,没有做事哪里会有风险呢?
要做有胆有识的人很容易,就是把胆和识加起来就够了。


志 向
有个寓言故事,有六匹膘悍的骏马,想找一个较好的地方。路上,他们遇上一只跛鳖,正一瘸一拐爬行。
一头骏马上前问道:“哪儿有好地方?”
鳖说:“乐土,离这儿有好几千里哩,我也准备去。”
“哈哈哈……你还能去,别胡思乱想!”众马笑着它跑了。
鳖没有气馁,艰难朝前爬行。
这群骏马跑了很长一段路,便停下来歇气。这时,大家的意见有了分歧,有的想去乐土,有的想去关中,有的想去圣地……争执不休,始终不能确定去哪里。它们这里跑跑,那里跑跑,最后连东南西北也分不清了,不知不觉地回到了起点。
鳖不顾疲劳,翻山越岭,历尽千辛苦万苦到了乐土……
这个故事给很多故事从意义上雷同。竟管这么多人讲这样的故事,还是有像骏马那样的糊涂者。有些人一生中从事了很多事业,但没有哪项事业是成功的。有些人一会儿想干这样,一会儿想干那样,到头来一样都干不好。有些人每干一件事情都虎头蛇尾的,到头来全都是半途而废。……
现在的好多失败者,他们不是没有从事一番事业,而是从事了好几番事业,只不过是开个头而已。
没有志向的人就是这样,打一枪换一炮,到处都是他的足迹,到处又是他的哀号。
这是最累的人,累死不讨好。
立常志,不能常立志。


智慧与经验
司马光小时候很有智慧,破缸救友。有个小朋友把司马光的智慧当成经验,一次有个小孩掉进水池里去了,他喊:“快拿大锤来,把石堰碰烂!”
过去有个孩子很聪明,皮球掉进树洞里去了,他找盆打水把树洞灌满,皮球自动浮上来了。有个小孩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他的皮球掉进街道的下水孔里去了,也去找盆来向下水孔里灌水,结果灌了半天也不见皮球浮上来。
王戎识李的故事好些人都听说过。路边一棵李树,挂满果子,和他一起玩的几个孩子纷纷攀树摘李,唯有王戎一动不动。别人问他为何不去摘李。他说:“大路边的李树上这么多果子没人去摘,想必一定味苦不能吃。结果证实了王戎的判断。也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和伙伴们一起玩,见路边一棵桔树上挂满果子,已经熟得黄橙橙的了,别人去摘,他喊道:“不能摘,多半是苦的!”
这样的事岂止是孩子。村上一个村民修了几个猪圈,用前所未有的科学配方饲料喂了几头大肥猪,很快成了万元户。另一个村民看热了,他也修猪圈喂猪,还得了一样的饲料配方,结果不如意,行情又不好,把本都亏进去了。
……
智慧与经验是有区别的,把智慧当经验,无疑不适用。


不 值
我有几次不值的经历。
家里的电话机坏了,好几天和外界断了联系,心里很着急。星期天,我拆开电话机,用万用表仔细查找故障,经过小半天时间,终于找出了问题,换上一只三极管后,电话能打了。我很高兴:又节约了四块钱。妻子也很激动:“买一件啤酒你喝!”下午,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进茶馆,熟人邀我打小牌,不到天黑就输掉了五十多块钱。晚上,我总不能入眠,老想着不值:电话机白修了。
我想买个移动硬盘,好转存资料,听说125兆要九十块钱,只好作罢。晚上四弟请客,饭后几个亲友约“斗地主”,半夜回家时,荷包里那一百二十块到别人腰包里去了。这一夜,我没有合眼。头脑里老闪现不值:买个移动硬盘多好哇!
一个星期天,妻子约我去买一套衣服,到店里问价,要95元。我说:“算了,这一套穿旧一些再买。”妻子见我气色不好,摸了一百块钱给我,叫我去逛街开心。在街上,我碰见了赵老师,要我到他家喝茶摆龙门阵,我去了。一会儿,李老师来了,三个人耍得无聊的时候,赵老师提议打川牌。我咋好说呢?打就打吧,打小一点。这次,运气也不好,回家的时候那一百块钱全飞了。这事我不敢给妻子说,只好暗地后悔不值:买一套新衣服穿在身上该多资格?!
教师节那天,妻子说庆祝我的节日,决定打个牙祭。我们到了农贸市场,猪肉的价涨了,精肉七块五一斤。我说:“不要作对,跌了价再吃,去买半斤牛蹄筋回去下烧酒吧。”妻子同意了,并拿三十块钱给我:“今天是你的节日,去玩一会儿吧,早点回来吃午饭。”我拿着三十块钱想去买一本书看。刚到书店门口,袁老师叫我:“老王,打一会儿牌……”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中午回家的时候,三十块钱荡然无存。我喝着酒感到格外苦,因为不值:割几斤精肉,香喷喷的,那味道有说不出的美。
不值……输了钱,一切都是白干。
从此,我再也不打牌了。


处 理
有个学生不做家庭作业,老师们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把学生揪到跟前,不是手掌就是耳光。
把学生叫到跟前,站办公室,一站就是好几节课。
把学生叫到跟前:“下午你一个人扫地!”
把学生叫到跟前:“中午不吃饭。”
把学生叫到跟前:“中午或者下午做完了再走!”
把学生叫到跟前:“今天晚上回去补,做三遍。”
对学生说:“你为什么不做业?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对学生说:“做作业是为了巩固知识,不好好练习的话,会落后的……”
对学生说:“你爸爸妈妈很辛苦,希望你好好表现,希望你有好成绩,要对得起你爸爸妈妈……”
对学生说:“将来需要很多文化,不努力学习以后什么也干不好……”
问学生:“是不是有病或家里的事太忙,没关系,下次抓紧时间就是了……”
……
这样简单的问题,处理的方法有好几十种。归纳起来也只有两种:硬、软。
一切后果都取决于教者采取的方法。
不单是教书,生活中也是这样。


读 书
苦读书的故事很多: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很多,这种读书方式造就了不少能人,成为很多人读书的榜样。好些家长和老师也时常用这些方法来激励孩子,收到的效果也是可观的。
这种读书方法有的人归纳为“苦读”。
现在,有些人很欣赏另一种读书方法——“乐读”。
所谓“乐读”,顾名思义,就是在快乐中读书。这种方法不要求死读书,其他事情乐意干的还得干。想唱歌,唱吧,不想唱了再读书;想听音乐,听吧,听腻了再读;想捉迷藏,捉吧,歇气的时候再读;想睡觉,睡吧,睡醒了再读……就是这样,把乐意的事情干了再读书。
两种方法各有长处和短处。前者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养成专心专意的习惯,尤其对不自觉的孩子有约束力,但对身体健康不利,很容易出现老牛拉破车的现象;后者可以丰富孩子的兴趣,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身体健康,对自觉的孩子很适用,但容易放任自流,还可能喧宾夺主。
读书的时候,可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读书方法,该苦读就苦读,该乐读就乐读。
最好,不要太死板,两种方法灵活运用。


多能生巧
熟能生巧不含糊。
多能生巧更不含糊。
说个例子:1+2+3+4+……+100,等于多少?
知识少的人只能慢慢地加,结果等于5050。无从生巧。
知识多一点的人,可以找规律:……(50-1)+50+(50+11)……=50×100+50=5050。有一定窍门。
知识再多一点的人,可以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SN=5050。有窍门。
……
知识更多的人,还可以用更简单的办法。
所以,熟能生巧是有局限性的,多能生巧则不受限制。
再举个例子说吧。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必须把方位搞清楚,这是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大家都能找到捷径,但是达到目的地的方式和本领各有不同:找到最近的路,步行、坐汽车、坐特快火车、坐飞机……其中,只有一种人才真正有窍门,那就是步行快、能开汽车、能开火车、能驾驶飞机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全能本领,能开飞机不能开汽车怎么办?到时候再巧也没有用。当然,最可悲的还是只能步行其他什么都不懂的人,因为你只能步行,无论你怎样快,都跟不上机械化。
所以,我有多能生巧的认识,不知对不对。



附 和
过去,我们村里有个姓游的村民,初中文化,照理说在农民中素质也不算低。但是,他学会了附和,使自己越来越庸。
他的承包田在大路边上,插秧季节到了,他挑着氮肥去撒,这时有人看见了说:
“多施磷肥,粒才饱满。”
他回家把氮肥倒了,挑一担磷肥出来,过路的人又说:“多施氮肥,秧苗转青才快。”
他又回家把磷肥倒了,站着发愣,不知听信谁的。就这样呆了一天,后来别人才告诉他:
“氮肥磷肥各施一半嘛。”
好不容易把肥料施下去了,便开始插秧。刚插一半的时候,过路的人说:
“……密了,容易倒伏,空壳率高。”
他把插的禾苗全部拔了,又重新来。又插了一半的时候,过路的人说:
“……稀了,产量不高。”
他又把插的禾苗全部拔了,不知怎么办。然后他才去看别人插的规格,等他弄明白后,自己已经没有秧苗了,连拔两次,把秧苗都损掉了。


更 新
更新就是发展。社会在发展,人也要发展。
串亲友赶礼,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发生的惊人的变化:一斤面→十个鸡蛋→一包糖→一块钱→两三块钱→五块钱→十块钱→二三十块钱→五十元→一百元→几百元→上千元→上万元……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现在走亲友,你再拿一斤面当礼物的话,非笑掉牙不可。
穿的只说鞋子。从五十年代到现在,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赤脚→草鞋→布鞋→塑、胶鞋→皮鞋→保健鞋……现在你打天天打赤脚到处走的话,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又说文化。五十年代,初小生都很难找,能写起几个字就不错了,县委书记还是高小生哩;六十年代,初中生算了不起的,招工当干部不成问题;七十年代,高中生才受欢迎;八十年代,中专以上的文化程度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九十年代,本科大学生免强能找到工作;二十世纪初,本科生找工作也很难……现在,人们追求的文化程度更高:硕士、博士、出国留学……
所以,社会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活到老,学到老。有人说,人老了学来有啥用?有用,别的不说,你不学的话连孙子也带不好。孙子问你:“爷爷,苹果英语怎么说?”你咋办?到时候,人们的活动方式和生活习惯都更新了,开车进自动餐厅,你只好步行去,还会在电梯里出不来呢。承认这些有人照料,生活该自理吧,智能房间,程控沙发,电脑床,现代化的炊具、卫生间也是自动化的……儿媳不在家,不饿死也会冻死。
不是吹牛,科学发展得这么快,那一天为期不远。


公 式
成功公式:“A=X+Y+Z”。
且不说X、Y,专说Z。Z表示方法,通常说的技巧。掌握了办事方法,就是“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就说读书吧,“就一个问题读100本书,不如拿一个问题读10本书”、“把一本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宁可花一周来思考,不要用一周来蛮干”,急于求成,就好比“三天的路强作一天走,走完了至少躺十天”,“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这是大家都懂的。真正的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方法很重要,也很难,“每个人,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因为,方法必须要过硬的基本功,“没有学会走先学跑是不成的,不但跑不快,跑不好,而且要摔跟头,反倒停滞不前”,这里,记忆很重要,“记忆,好象是一个神话里的筛子,筛去的垃圾,却保留了金沙”。方法不能光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背得烂熟的知识不等于掌握了知识”,无从谈可行的方法。方法离不开计划,“做事没计划,盲人骑瞎马”,举一个例子:“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这样简单的问题,也有乱套的。巧妙的方法来之不易,“金从矿出,玉从石出,非粗无以求精”。好的方法不属于粗心人,因为“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方法不仅限于学习,处世也很有用。“听要快,说要慢,恼怒更要慢”,脾气好的人都会这样,懂得“与其用拳头殴打,不如以笑脸进攻”。这样的人处理复杂问题很有经验,“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知道“人什么样的锁,就有什么样的钥匙”,宁肯“退一步,进两步”,因为“心急吃不得热粥”因为,“伤其十指,不强断其一指”,最后的绝招:“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科学的方法必须从头做起,“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其实,方法就是找规律,“牵牛要牵牛鼻子”,“成功,并非完全没有捷径可走,注意研究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就是一条捷径”。看来,好方法就是少走弯路,“一个有远见的人,必是一个少走弯路的人,一个少走弯路的人,自然是一个能较快成功的人”。
(引号中的句子是名言,能说出是谁说的吗?)


机 遇
机遇,有的抓住了,自豪;有的失去了,悲观。
其实,机遇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开的,公平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机遇数量是相等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能抓住有的人抓不住呢?很简单,机遇只能垂青有准备的人。
某人考上了重点名牌大学,算抓住了机遇。因为,他事先有进名牌大学的准备,并为这个准备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某人从百姓突然当上了科长,肯定说他机遇好。他在此之前,有这方面的能力准备,有为人民谋利益的打算,每时每刻像个当官的样子。
某人做生意找了大钱,又说他抓住了机遇。不错,因为他平时爱研究市场,早就是个做生意的材料。
有的人搞种植、养殖发了家,也说他的运气好。肯定,他在发家之前,就爱研究种植、养殖,也许还失败过。
……
像上面一些例子,如果你没有准备,大学考不上;叫你当官也得推碑;做生意怕本钱打倒;发展种植、养殖跟在别人后面学……哪里会有机遇呢?
所以,没有准备的人也会抓机遇,那就是等天上掉馅饼。或者,孤注一掷赌一把。


激将法
老齐不想打牌,朋友喊:“老齐,打牌,没有钱我借给你!”老齐去了。
一个人在和对方争吵,旁边有人说:“枉自是个男子汉!”这个人冲上去把对方打倒了。
没有人写论文,只好安排老李写:“老李,写,你有水平,轻而易举的。”老李写了。
一个学生不爱做作业,老师说:“你是好学生,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他把作业做了。
……
激将法好些人都会用,但不一定用得恰如其分。
激将法用得合适的地方,有鼓励激发作用;用得不合适的地方,则是挑拨、怂恿。使用激将法的人,要注意激将效果,容易发生悲剧的,千万不要去激将。
激将法能增加人的力量,但也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胆识的人;另一种是莽夫。对怯懦的人,激将法不起作用。


技 巧
事物的表面纷繁复杂,处处摆着迷魂阵。马大哈看到的是粗枝大叶,横冲直闯;唯有细心的“侦察兵”才能透过现象,掌握规律,选取该走的道路。
通往“迷宫”的之路,有的像通往华山之路,只有一条,横冲直闯的人,只有在这条路上有威风;有的像通往罗马的路,千万条,有技巧的人,才能找到满意的捷径。
殊途同归,必有一条最近;九曲回肠,需要裁弯取直。一味苦干是鲁莽的大汉;以巧取胜者才算真正的勇士。竞争主要是智慧的较量,成功不只是靠流很多汗水就能换来,重要的是使所流的汗水取得最大的效益。
技巧是对客观规律的具体运用。人类只有发现和利用规律的本领,而缺乏创造规律的魔力。规律技巧不存在感情倾向,谁成了它的主人,它就为谁效力。
规律技巧是匹很难驾驭的烈马,顺其习性,你就能日行行里,反之则可能摔得头破血流。
技巧是认识、研究、掌握事物的捷径,却不是法宝,更不是能力。拥有较高水平和较强能力的人,才能娴熟地运用技巧。


价值体现
一些大学生到单位去应聘,碰了这样的钉子:
递上优质文凭和先进档案后,厂长问:“你能为本企业带来什么经济效益?”
吃闭门羹了,踌躇满志来,垂头丧气归。
确实,现代社会,用人看使用价值,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一个人的使用价值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别人不能干的事情你能干,也就是说,这个地方离不开你。比如说,一张进口设计图纸,全厂只有你才全部看得懂,还能指挥操作,结果给厂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时你不受重用才怪哩。二是,别人能干的事你干得更好,也就是说,你能创新,效率高。比如说,组装一台电视机,你比别的人快,稍加改进后还可当电脑的显示器用,并且销路很好。这时厂里肯定重视你。
还得引起注意,你的使用价值必须从经济效益中体现出来。你会翻译,懂一国小语种,一个月只翻译一两次,都是帖一些不关仅要的小标签,还可望厂长开你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亏本,非把你踢了不可。你能创新,但没有市场,不但没有带来效益,还浪费了材料,厂长会气得吹胡子,还会当众骂你:“尽出些馊主意!”然后开外说事。
所以,当你踏入工作岗位的时候,首先考虑你能带来多少效益,然后才考虑工资的问题。
因为,任何单位都不是慈善机构。


检 省
检省是对的,是传统美德;有的检省是不必要的,到头来得不偿失。
有这样一个中年人,他连揩屎的卫生纸都检省,每次只用一张,擦破后屎糊在手上了,宁肯洗一下也不多加一张卫生纸。结果,他常患消化道疾病。
有个老年人,家里没有冰箱,从不倒掉一点剩菜剩饭。大热天,菜汤馊了,为了省油,又拌在下一顿的菜里炒,一循环就是十来天,每顿都吃馊味的菜。她,渐渐得了肠胃炎。
有个中年妇女,得到重感冒,她把治病的十多块钱省下来买衣服去了,回家扯了一点草药煎服,结果病情加重。再到医院时,花了好几百块钱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我们这栋楼有个老头,姓郭,住在六楼。楼道没有灯,夜里行走很不方便,大部分人夜里外出都要带手电筒。老人也想买一只手电筒,可去了几次商店,就是舍不得那十块钱。一天夜里,老人突然觉得头痛,妻子马上搀着他去楼下的医院。在三楼楼梯口转拐的时候,两人都摔了,一直滚到了二楼。好心的邻居把老两口送进医院。结果,一个断肘,一个身亡。
……
像这样的事例很多。
检省,是有限度的,千万不要用很高代价去换微薄的检省。


考 分
择优录取,只有通过考分量化是最简单的。
首先,考分能间接体现考生的理论素质。这里面包括积累理论知识的多少和思维的灵敏程度。
其次,考分能反应考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无论你有多高的理论水平,都考不出好成绩。
最后,考分能间接反应考生的办事效率。在规定的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特定的任务。这一项其实包括前两项的内容,理论素质差、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差错多,效率低。
但是,考分不能完全体现一个人的素质。
首先,所考的知识不一定全面,因而只适合不同考生的“口胃”,这里面有“运气”成分。
其次,是时间短,只适合于那些思维敏捷的人,而对深思熟虑的人不适用。深思熟虑的人不是没有素质。
最后,考试受天时、地利、人和、生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考试所反应的成绩,不一定是考生平时的成绩。
总之,不考是不行的,这是选择人才最便利的方法,会一直延续下去,只不过以后的考试不以考分为主,还要考真正的技能。


理 想
理想是一个人的生命支柱。
理想必须远大,鼠目寸光的想法是谈不上理想的。解放初期,谁发家谁光荣是理想。这个目标没有坚持多久,然后是走集体化的道路可以作为理想。到了“文革”时期,消灭资产阶级、打倒牛鬼蛇神是理想。“文革”结束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奋斗目标。改革开放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理想……
建国后五十多年里,形势在发生不断地变化,人们的理想也谁之改变。现在七八十岁的人,回顾他的过去,连自己也说不清想干什么、干了些什么,因为他们的理想一个个破灭,以半途而废告终。
如果,一开始就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谋利益”这个理想,不管形势怎么变化,这个理想是正确的、科学的,是真正的远大理想,不用随着改变。好些年老的政治伟人、科学家,他们坚持下来,结果成功了。
所以,现在仍然坚持“为祖国和人民谋利益”这个理想,不需换来换去,到老、到子孙后代,都受用。


留住过去
一个人的一生很短暂,如果能留住过去的话,会觉得重走了一程人生路。
一般人说:时间是在走的,要留住过去是不可能的。这话很有道理。
但是,时间虽在走,实物可不会随着时间走。过去的一本书、一件衣服、一根扁担……无论到哪个时候,它们都是昨天的。
要留住过去不难,一是写日记,二是把过去的东西保存下来。
一天,我在衣橱里找出一双女儿幼年时候穿过的婴儿鞋,一下子就把我带进了重男轻女的年代,通过这双鞋,似乎还看到了女儿从乳童到大学的足迹。我在书架上翻的时候,发现一本我小学四年级读过的语文书,不由自主地挥起臂来,高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以闹革命为主的年代好像就在昨天。在我的工具箱里,翻出了一部120照相机,我顿时有了威风,落后的年代,这样低等的相机方圆几十里只有我才有。在厨房的梁上,绑着一根黄褐色的扁担,是爷爷留给我的,上面有爷爷汗臭、我的粗皮,肩挑背磨的年代好像刚才经历过……
我家里还有很多这样的东西,我觉得他们越来越珍贵。常常拿出看看,虽然很多时候带来悲伤,但又觉得自己年轻了,找回了年轻的生命,骄傲地回到了从前。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虽然觉得自己老了,却感到生活更甜、更有意义。所以,我想把现在的东西写下来、珍藏下来,成为以后回忆的材料。
愁写日记的话,你珍藏东西,一样的效果,都能留住过去。

全神贯注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一次他思考问题,竟在一个地方站了一天一夜;数学家华罗庚全神贯注坐在桌前思考问题,小女儿不慎摔在他脚边,声音哭哑嘶哑了,他也没有发现;陈景润为攻克哥德马赫猜想,走路也在冥思苦想,一次他走路碰在了一棵树上,以为碰到了人,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
这些人的行为就叫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不是说能就能,必须首先进入知识圈,就是通常所说的“入门”,然后靠思考的思路引导。所以全神贯注能判断一个人的知识领域和理论水平,没有知识的人,或者功底不扎实的人,是无法做到全贯注的。
一堂作文课,学生都在下面写作文,老师坐在台上观察,不消去念作文、改作文,大致可以判断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些同学在写作中,能全神贯注,而且面部表情随文笔走向发生变化,一眼就看出他的喜怒哀乐,说明这个学生进入了境界,找到了感觉,文中的内容已经把自己感动了,这是写好作文的人。有些同学在写作中,心不在焉,搞别、嬉笑、吃口香糖、左顾右盼……连一只苍蝇飞进来更觉得稀奇;或者,有的没有这样的行为,面部表情没有起伏,都是一个色,这样的同学写的文章,无疑枯糙无味。因为,连自己都没有被感动的文章,又何能感动别人呢?
“聚精会神”和“全神贯注”是同义词,两者有差异:前者多用于学习,后者多用于研究。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没有后者将蹉跎前者。


生产力
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
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现在,全世界的科学技术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不谋而合形成了一个竞争态势。你在搞核试验,我也在搞;你在生物工程方面有突破,我在生物工程方面也有研究;你的轮船载十万吨,我的也跟你的差不多;你驾驶隐形飞机,我的飞机雷达也探测不到;你能上天,我能登月……
就说对太空的研究吧,又是空间试验室,又是宇宙空间站,探测火星,探测太阳、还载人上天……花得这方面的资金大得不得了。照理说,搞这些名堂是徒劳。因为早已证实,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宇宙中有适合人居住的星球,去研究空间、发展空间好比“瞎子点灯”。其实不然,这些高新科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光是体现而已,它能带动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概就是通常所说的居高临下吧。当人们能在毫无生存条件的太空中安然无恙地荡游时,地球上的生存条件那样好,哪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站得高才看得远,在极高处打造过的人,低处的任何事对你来说,太平凡不过了。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羞涩也美
这是我在公共汽车上亲眼见到的一件事。
天热天,公共汽车上很挤,我同好多人都没有座位。正在这时,中途上来了一对夫妻,那妻子抱着快满周岁的婴儿,上车后便四处打量座位。一位漂亮的十七八岁的姑娘见了,说:
“阿姨,坐我这里……”
说着,便准备动身。
抱婴儿的妻子很老实:“算了,你坐吧,婴儿不重,没事。”
姑娘硬要让她坐,她始终不坐。最后姑娘决定:“那好,把婴儿给我抱吧。”
这位妻子也只得满足别人的盛情了,便把儿子给了姑娘。
姑娘没有经验,很别扭地抱着婴儿,不停地逗他,还摘自己漂亮的太阳帽给他戴。不一会儿,婴儿高兴起来,喔喔地打鸣,姑娘也格格格地笑了。婴儿闹了一阵,想吃奶,直朝姑娘的胸脯钻。车上的人见状,立刻哄然,姑娘一下子窘红了脸。这时恰好到了一个小站,姑娘低着头把婴儿塞给孩子他母亲,说:
“我该下车了……”
姑娘说完,风一样地闪下了车。也许她还没有到站。
我透过车窗看去,姑娘站在公路边上,似乎比在车里更美了。
因为,那羞涩中,含有不寻常的气质。


延长寿命
很多人都希望长生不老,并竭力寻求长寿之道。
茶馆里,好些人讨论最热闹。他们有以下这些妙招:
多吃绿色食品,少吃高蛋白、高脂肪。
加强保健,及时补充微量元素。
加强体育锻炼,每天坚持散步。
到环境幽雅的地方去住,呼新鲜空气,喝纯净的水。
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急躁,不生气。
不抽烟,不喝酒,饮淡茶。
顺其自然,能忍自安。
和穆相处,广交朋友。
要有追求,积极向上。
……
他们说了好多,几乎把长寿之道说得天衣无缝。大家补充完了,准备转向别的话题的时候,角落里有个中年人,我也不认识,他碰了两下茶杯,站起身说:
“我有个最妙的长寿之法……”
大家都把目光投过去:“什么?还有?说出来听听。”
中年人说:“爱迪生79岁时说他活了135岁,因为他每天工作18小时!现在我们每天工作8小时,如果我们每天工作12小时,活80岁就相当于活了120岁……”
茶馆里的喧闹声没有了,都望着这个中年人。


遗 憾
一天夜里,我辗转反侧,迟迟不能入眠,思绪不由自主地牵到了从前,带来的是满腹遗憾。
我初中毕业的时候,老表居心带我学缝纫,我觉得针针线线的没意义,拒绝了盛情。现在我是教员,他是成都某服装公司的设计师。
高中毕业后,我有条件去当兵,我没有去。那时去的,好多已是退休军官了。
这时,有人要我去学驾驶,我也没去,当上了大队团支部书记。“基本路线教育运动”末,由于我表现突出,上级抽我去别的地方搞运动,我还是没有去,留下来继续担任团支部书记。结果,那时出去搞运动的,现在都是镇一级以上的干部了。
后来担任了民校教师,正是那一年,我有条件报考乡干部,我把这个机会错过了,因而走上了教坛。那时考上的乡干部,最小的都是镇干部。
担任民师后,工资一直只有14.5元,迟迟不能转正,有人又劝我到沿海去打工,我为了稳当也没有去。我的几个同学去了,现在他们都在沿海定居,有小车,有房子。
很多年后,终于转正了。正当我高兴的时候,下达了赴西藏支教的指标,有优厚的待遇,还可以带家属,我不敢去,留了下来。去的同事,成了双职工,都发了家,而我依旧半工半农地生活着。
……
越想越复杂,越想越不能入眠,妻子醒来,多半知道我的心事,开导道:“不要想那么多,我们这个地方,教师是很不错的。”
妻子这话提醒了我,一切遗憾都是在和别人比,都是为没有当官、找大钱心理不平衡,何苦呢?各有各的乐处。这时,我的头脑渐渐清醒,过了身的事,一切遗憾都是没有用的。因为,当时你本身没有把握当官、找大钱这方面的能力,智商只有那个样子,成熟后再去想不成熟时的事,确实是多余的、不必要的。要去想的话,只能想脚踏实地的时候,就能高瞻远瞩。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光是指少壮时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指人的一生,努力去发现目标、树立理想。这样,才不会像我,老大徒伤悲。
我这样想,渐渐入睡了,一觉醒来,又是一个明媚的白天……

椅 子
有位机械厂的厂长要高薪招聘一位技术员,知道这个消息后,好些大学生都抱着体现自己业绩的资料去应聘。
大学生们来到厂里,等了一会儿老板出来了,他把这一群人带到了一间屋子,这里放着木头、锯子、刨子……一派狼藉。厂长拿出一叠图纸出来分给应聘者:
“每人做一把椅子,到时候我来验收。”
厂长说完,转身走了。
大学生很纳闷,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招聘的。做不来椅子的走了,剩下的,无奈,也只得做椅子。很快,他们忙开了,观察分析图纸后,便各自动起手来。
下午,椅子做好了,他们还真有水平,多数做的椅子跟图纸的规格一模一样。只有一个姓蒋的女生,也不知是体力还是别的原因,她做的椅子与众不同,完全没有按图纸的要求,看来她无疑是首先落选的。
一会儿,厂长来了,他先看了看各自做的椅子,又在上面坐了坐,最后坐在姓蒋的女生做的那把椅子上不动了,接连抽了两只烟,打起盹来。大学生等得不耐烦,催着厂长表态。厂长揉了揉眼睛,轻描淡写地说:
“这把椅子坐着最舒服……”
过了很久,大学生们又催起来。
厂长扬起头:“这还用说吗?”
大学生们这才明白了,厂长看起的是那位姓蒋的姑娘。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