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铡美案(连载十六)
十三、大结局之开堂听审
太后和公主突然驾临开封府,这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么高级别的皇室成员莅临开封府旁听案件审理,这在大宋朝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如果太后不是堂而皇之地坐了包拯的交椅,包拯本来还想把今天的事情记录到自己的日记里,传之后世,让以后的人们都知道他包拯有多么大的面子,居然可以惊动太后和公主,尤其是太后她老人家的大驾,亲临开封府衙门旁听自己审案。但是现在,旁听的人坐到了开封府的头一把交椅上,自己这个堂堂开封府尹却只能站在一边审理案件,说出去毕竟有些不好听,自己的脸上也不见得就会有多少光彩,所以包拯就把在日记里记录这件事情的念头抛到了九霄云外,甚至觉得今天这个局面简直就是对自己的侮辱。但是包拯毕竟是聪明绝顶的人,深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明白自己端的是谁家的饭碗,太后和公主是自己的主子,自己官儿当得再大也是人家的奴才;今天这口窝囊气,忍得了要忍,忍不了也要忍。一时间,包拯的心头掠过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忍辱负重的人物,譬如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譬如身受宫刑却自强不息的司马迁。想到自己此时完全可以和淮阴侯、太史公相提并论,包拯的心里平衡了许多,顿时觉得自己的形象高大起来,至于是站着还是坐着审案,也都无关紧要了。包大人不知道,自己此刻的精神胜利法在若干个百年之后,会在浙江绍兴未庄的阿Q哥那里得到发扬光大,被后来的人称之为“阿Q精神”;其实,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在是从包大人那里延续下来的,只是后来包大人被一班愚昧无知的人民归入了神类,形象完美无缺,那些能够体现包大人作为普通人的优缺点都被一笔抹煞了,差不多成了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
包拯收拾好自己的心情,清清嗓子,开始问案。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这样站着审案可真是别扭。因为碍着太后和公主的面子,包拯没有先问陈世美,他知道陈世美此时有了靠山,气焰肯定比刚才还要嚣张,自己先问陈世美肯定会碰壁刚才还大的钉子。和自己的面子比起来,法律程序此时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包拯问秦香莲:兀那女子,可是你状告当朝驸马么?
秦香莲在地上已经跪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全身都麻木得没了知觉,脑子也迟钝了许多。看见外面来了一个凤冠霞帔的老太太和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看见包括包大人在内的全体人员都对这两个女人毕恭毕敬,又听见包大人“太后公主”地叫着,知道这是陈世美的现任丈母娘和老婆到了。秦香莲暗中打量公主,心下不由将自己和这天仙般的女人做了些比较,觉得自己实在是比不上人家,难怪陈世美会被这小浪蹄子、小狐狸精迷住。心里正胡思乱想,耳边听得包大人问话,来不及细想,随口应道:是我。
包拯被秦香莲的回答吓了一跳,他本以为秦香莲会规规矩矩地回答“正是小女子”之类的标准答案,没想到秦香莲只答应了两个普通的俗字。包拯此时顾不上那么许多,只想把这个案子尽快问完,尽早得出一个结论,然后依照大宋朝法律作出自己的判决,至于将来如何执行,自己恐怕已经左右不了了。包拯问道:你状纸上所说之事,可件件是实么?
秦香莲回道:件件属实,小女子不敢说谎。
包拯正欲再问,却听太后开口说道:小包子,那民女的状纸上都说了些什么呀?
包拯上前,从案上拿起秦香莲的状纸,递到太后面前,道:启禀太后千岁,现有秦香莲状纸在此,请太后千岁过目。
太后连眼皮都没抬,道:哀家不看这劳什子,费眼,让那民女说给我听。
包拯讨了个没趣,把状纸压回案上,撤回原位,对秦香莲说:秦香莲,将你状纸上的事情据实道来,禀报太后。
秦香莲应声将陈世美欺君罔上、悔婚招赘、杀妻灭子、逼死韩琪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说完,叩头道:小女子所说,句句是实,求太后娘娘为民女作主。
太后瞟了一眼秦香莲,鼻子里哼出冷气,道:哀家可做不了这个主,你自管求包大人去,这可是他开封府的地盘儿。
包拯听太后的话不是味儿,忙躬身施礼,道:太后千岁说笑了,我这小小的开封府算得了什么?一切但凭太后作主。话甫出口,知道自己失言了,这等于是把这个案子的处理权拱手让了出去。包拯后悔得恨不能扇自己俩嘴巴,不由得跺了一下脚。身后的公孙策和展昭他们也被包大人的话吓了一跳,觉得包大人今天真是反常得可怕。
太后冷笑一声,道:小包子,你不是开玩笑吧?哀家作得了你这开封府的主?哀家可是从来没审过什么案子呀!
包拯想,事已至此,索性顺水推舟,就坡儿下驴,把这个烫手的热山药扔给太后,看她怎么处理。遂躬身施礼,道:太后千岁哪里话来,太后千岁母仪天下,懿德无量,我这小小的开封府何足道哉?恭请太后千岁问案。
公孙策展昭他们不知道包大人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只是觉得,如果把此案的审理权拱手让给太后,不仅收拾不了陈世美,搞不好还会把秦香莲从原告变成被告;万一太后将秦香莲审成被告,那么,秦香莲申不了冤不说,搞不好还会背上一个诬告当朝驸马的罪名,下狱受苦事小,说不定还会丢了脑袋。公孙策展昭们跟随包大人多年,从来没见过包大人如此审案,心中不由得暗暗焦急,都替包大人捏了一把汗。如果事情按他们设想的方向发展下去,那就是一起天大的冤案,比后来关汉卿写的那出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还冤。公孙策展昭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包大人入主开封府以来,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起冤假错案,如果今天秦香莲此案处理不好,包大人苦心经营多年的一切就全都付之东流了,须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公孙策展昭他们不由得把目光集中到包大人身上,但是他们都站在包大人的身后,看不见包大人脸上的神情,只能看到包大人宽厚的脊梁。见那脊梁挺得笔直,纹丝不动,知道包大人定然心中有数儿,公孙策展昭他们虽然都提着心,但暂时还没有慌张。
太后听了包拯的话,感到很受用,这小包子看来还不是不识时务的人,这几句小马屁虽然话不多,但每个字都在点子上。遂笑道:好你个小包子,既然如此说,那哀家今天就问上一回案,作作你这开封府的主。
包拯再次躬身施礼,道:恭请太后千岁作主。
太后收了笑,冷眼看着秦香莲,知道这女子所说的定然都是实话,不然她也没这个胆子把事情闹到开封府来。虽然这件事情上,陈世美全然理亏,但是为了顾全皇家的体面,顾全女儿的名节和她肚子里的外孙或是外孙女儿,她必须保住陈世美,就算胡搅蛮缠也得把这个不争气的女婿从开封府捞出来,至于回家以后怎么收拾他,那就是皇家自己的事情,轮不到别人置喙了。太后冷冷问道:兀那民女,你说你与驸马是夫妻,可有凭据吗?
秦香莲回道:没有。
太后问:你们既是曾经结为夫妻,难道不曾交换过庚帖婚书吗?
秦香莲道:婚书是有过的,只是小女子离家匆忙,未曾带得。
太后看了一眼秦香莲,转而问包拯:小包子,这民女拿不出婚书,可能证明她与驸马有过婚姻?
包拯听太后问秦香莲是否有婚书,觉得太后果然是太后,话问到了点子上。这时见太后征求自己的意见,也只好据实回奏,道:证明不得。
太后道:好!既然这民女证明不了自己曾与驸马有过婚姻,那这案子也就不用审了。来呀,将这民女叉了出去!
两个宦官闻命正欲上前,却听包拯断喝一声:且慢!忙停住了脚步,怯生生地看着太后,见太后没有命令自己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意思,便缩回原位。
太后问道:小包子,你有什么计较?
包拯拱手道:太后千岁,这秦香莲虽然拿不出婚书,但是却有这两个孩子在堂上,只需滴血认亲,此事便可一见端倪。
太后不以为然,道:还滴的哪门子血、认的哪门子亲?此事在皇上眼前已经早就做过的,八王爷、王太师,还有那个大理寺的刘一氓,都是证见了的。传他们前来一问,不就结了?还在你这开封府啰嗦个什么?
包拯道:太后千岁此言差矣,不是微臣信不过八王千岁他们,实在这滴血认亲事可以做手脚的,微臣只是信不过驸马。此时是在开封府堂上审理此案,这滴血认亲不可引用原来的结果,须得重新做过。
太后问:小包子,你果然要做?
包拯道:果然要做。
太后问:当真要做?
包拯道:当真要做。
太后叹口气,道:既如此,哀家就依了你。但有一条儿,若是这滴血认亲不成,你怎么处?
包拯道:回禀太后千岁,只要这滴血认亲不成,微臣便放驸马,此案再不问起。
太后道:那韩琪之事怎么处?
包拯道:韩琪已死,无论他做下什么,微臣不问便是。
太后心想,反正这滴血认亲也认不出什么来,索性让包拯来个见棺材落泪,堵了他的嘴再说。眼见得自己此时就要大功告成,自己的女婿立时便可从麻烦中脱身,便道:既如此,你们只管张罗便是,哀家也见识见识这滴血认亲,顺便给你做个证见。
太后话音刚落,坐在一边的陈世美不由得心中叫苦。陈世美心说:太后呀太后,你怎么会就这样依了包黑子?只叫他传来刘一氓问问,作个笔录便是,何必再费什么周章?这开封府不比皇宫,我现下可让谁给我往那清水里滴白醋呀?这滴血认亲可害死我了!到时候,包黑子一翻脸,我这条小命儿可就算交代了。陈世美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适才还得意洋洋的平稳心情此时已经乱作一团,狂风卷积着乌云,遮蔽了他心头刚刚晴朗起来的天空。陈世美想,此时自己已经到了生死边缘,唯一能救自己的就是公主手里的尚方宝剑了。
陈世美脸上的神情变化和眼中的目光游移,被包拯看了个正着。包拯立刻明白,自己的这步棋算是走对了。呆会儿滴血认亲的结果一出,不怕这陈世美不认罪服法,到时候就是太后也救不得这小子了。包拯心中暗自得意,转身命人张罗滴血认亲;同时,命令展昭速去大理寺传召刘一氓。这刘一氓虽是大理寺正卿,论级别在包拯的开封府尹之上,原是传召不得的,但是包拯属于高职低配,以龙图阁大学士衔权领开封府,找他前来协助调查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包拯知道,这刘一氓和陈世美有同年之谊,皇宫里那次滴血认亲,就算刘一氓没有参与做手脚,但是肯定知道其中的隐情。包拯本来还想连八王爷和王太师一并传召了,转念一想,这二位都于自己有恩,且是朝廷股肱,不能让他们牵连进来,否则,那可真要朝纲震动,麻烦就大了;自己不能图一时痛快,就扰乱了朝纲。刘一氓可以揪来问话,如果有牵连,也可以顺手拾掇了,就算为大宋朝除了一害,平时就看着这家伙和陈世美眉来眼去的不像什么好鸟儿;八王爷和王太师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万万开罪不得,那叫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可不是随便就可以拆卸了的,自己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也得依靠这两位重臣,好赖算是一头儿的,自己说不定还得仰仗着老两位给自己在皇上面前美言呢。
包拯想,须得把刘一氓召来之后,才可以进行滴血认亲,看看这小子究竟有没有卷进这件事情中去。包拯是清正廉明的官儿,断不可以随便冤枉一个好人,当然也决不会放过一个作奸犯科的坏人。他把公孙策叫过来,在公孙策的耳边交代了几句,大意是让他尽量拖延滴血认亲的准备过程,等刘一氓到了之后再开始。公孙策明白了包大人的意思,转身准备去了。
大理寺正卿刘一氓正在堂上批阅文件,听人报说,开封府展昭前来相请,忙放下文件,出堂相迎。其实,按大宋朝的官场礼仪,刘一氓用不着亲自迎接展昭,但是,平日里趋炎附势地惯了,对展昭这样的“御猫”、皇上和开封府的大红人儿,刘一氓不能不亲自出迎,这样可以显示出自己对皇上和包大人的尊重,也可以显示出自己对展昭展护卫的重视。
展昭上堂,并不寒暄,开门见山道:刘大人,在下奉开封府包大人之命过府相请大人,请大人移步,随在下前往开封府。
刘一氓已经听说了包拯正在审理民女秦香莲状告驸马一案,他知道包拯此时相请,定是为了此案。前些天宫中那出滴血认亲的戏恐怕就要露馅儿了,刘一氓想,包拯此时传召自己,定是因为自己是那场戏的直接见证人。自己没做什么亏心事,自然不怕包黑子叫自己的门,只是自己那同年好友陈驸马恐怕有些不好过了。刘一氓当下整顿衣冠,随展昭前往开封府。
刘一氓一进开封府大堂,差点儿没笑出声儿来。只见太后坐在包拯的交椅上,公主捧着一把尚方宝剑侍立一旁,开封府正堂包大人却站在堂下垂首恭敬而立;堂下,一头儿跪着一大俩小三个百姓,一头儿坐着满脸沮丧的陈世美。刘一氓从来没看见这样审案的场面,觉得这可真是大宋朝司法机构的第一荒唐之事。刘一氓先给太后和公主跪下请安,待太后赐他平身之后,才与包拯见礼。
见过礼,包拯立刻便问道:刘大人,听说前几天宫中曾有滴血认亲之事,你可知情?
刘一氓道:包大人,本官当时在场,但却不知情。
包拯一挑眉毛,额上的黑月牙儿跟着动了一动,问道:刘大人此言差矣,你既然在场,怎么又说不知情呢?
刘一氓笑道:包大人有所不知,本官当时确实在场,并且看见了滴血认亲的结果,圣上也命本官做了见证。只是本官并未曾看见那滴血之人,只看见一大两小三只手,所以其中究竟有何实情,本官确实不知。
包拯沉吟道:那么,那滴血认亲的结果如何?
刘一氓道:三滴血各各悬浮,并不相融。
包拯哦了一声,道:那么就是说,滴血认亲之人并无血缘关系了?
刘一氓道:从结果上看来,确实如此。
包拯点点头,道:不知刘大人可能认出那天的三只手吗?
刘一氓笑道:包大人说笑了,倘若本官当时看见那滴血之人的面目,倒还可以记得。这手么,恕本官眼拙,实在是认它不得。
包拯道:刘大人说的是,本官过分了。说罢,让刘一氓在刚才的问讯记录上签字画押,又道:刘大人,本官这里今天也有一场滴血认亲,照旧请刘大人做个见证,不知刘大人可否拨冗?
刘一氓拱手道:包大人既如此说,本官只好遵命。
包拯道声谢,正欲命人将水碗、钢针等一应物件取来,却听太后咳嗽一声,道:小包子,你两个尽啰嗦些什么?哀家已等了这些时候,还不快快开始。
包拯忙躬身施礼,道:谨遵太后懿旨。说罢,冲等在一旁的公孙策招招手。
公孙策手持钢针、王朝手端白瓷水碗走上前来,先在冬哥春妹的手指尖儿上取了血滴入碗中,转身向陈世美走去。陈世美此时看着悬浮在白瓷水碗中的两颗鲜红的血珠,感到周身毛骨悚然。那两颗鲜红的血珠仿佛一双血色的眼睛逼视着他,好像要把他的心穿透。陈世美紧握双拳,颤抖着不肯松开,身体如筛糠般瑟瑟发抖。
公孙策轻声道:请驸马伸手,待在下取血。
公孙策的声音很轻,但陈世美闻听此言,不啻耳边响了声炸雷。他惊慌地将身体紧紧靠在椅背上,紧张地向后缩着身体,把紧握的双拳死死地夹在腋下,脸色苍白得像一具尸体。
开封府大堂上的所有人都看出了陈世美此时的惊慌失措,各怀心事地等待着事情的发展。太后和公主都知道事情坏了,看来陈世美是逃不过这一劫了。公主伸手扯扯太后的衣襟,想让太后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太后本想出声制止,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刚才已经跟包拯把话说满了,现在出面制止,反倒被包拯笑话;好在女儿的手里还握着儿子的尚方宝剑,万一包拯胡来,还可以动用尚方宝剑赦了陈世美。太后想,不管事情怎么发展,自己都稳操胜券,遂不着急起来。扭脸看着女儿,又看看她手里的尚方宝剑,意思是让她稍安毋躁,静观其变。公主见母后如此,也便放了心。
包拯知道,陈世美上一次滴血认亲肯定是做了手脚,否则此时不会这样惊慌失措、方寸大乱,心中不免得意起来,想,陈世美呀陈世美,我看你小子还怎么狂?遂喝道:张龙赵虎,请驸马爷手来!
张龙赵虎得令,从班中凶神恶煞般扑将出来,一左一右将陈世美的手从腋窝下抽出来。陈世美一介文弱,怎敌得过这两个孔武之人,两只手生生被拖了出来。张龙赵虎只在陈世美的手腕上轻轻一捏,陈世美吃不住痛,早把一双细弱的白手平摊了伸将出去。公孙策眼疾手快,用钢针在陈世美指尖儿上一扎,一滴鲜红的血珠便滴入王朝手中的白瓷水碗里。开封府大堂上的所有人,都清晰地听到了那血珠滴入水中发出的清脆的响声。
白瓷海碗的清水中,三滴血珠无声地融到了一起。包拯心中大喜,太后和公主心中吃惊,而陈世美早就从椅子里出溜到了地上,软成了一摊烂泥。
包拯知道,此时自己要迅速行动,先绑了陈世美再说,如果等太后反应过来,恐怕又生枝节。遂喝道:众衙役,将那陈世美拿下!
说时迟,那时快,堂上的人未及看清发生了什么,陈世美已经被一众衙役从地上拖起来,捆扎得像个粽子。包拯厉声喝道:陈世美,你可知罪么?!
陈世美此时已经完全知道自己处在了一个什么样的境地,知道横竖都是一死,自己堂堂安国公、当朝驸马,断不可输了气势,遂站直了身子,脖子一梗,道:包黑子,事已至此,我无话可说,要杀要铡,随你的便!转眼看着秦香莲,道:臭娘们儿,你害死我了!
公主一看包拯下令绑了陈世美,心下大惊,急忙拽动母后的衣襟。太后知道,此时除了请出尚方宝剑,再无他法,遂抄起案头的惊堂木,猛地一拍,啪的一声震住了堂上所有的人。众人循声向堂上看去,只见太后怒容满面,喝道:请尚方宝剑!话音未落,公主早将尚方宝剑高高举起,一堂人立刻便跪倒尘埃,山呼万岁。
太后厉声道:小包子,哀家问你,此时尚方宝剑在此,我要赦了驸马,你怎么说?
包拯跪在地上,知道自己如果不放陈世美,便有违抗圣旨之罪,但是陈世美的罪行已经完全清楚,就这么把他放了,于国法天理不容,自己从此也就多了个仇人。包拯进退两难,遂咬牙横下一条心,道:太后千岁既然要赦了陈世美,微臣不敢阻拦,只是这陈世美罪不容赦,还望太后千岁三思而行!
太后冷笑道:哦?此话怎讲?
包拯道:启禀太后千岁,这陈世美有三大不赦之罪。欺君罔上,悔婚招赘,此乃一不可赦;杀妻灭子,天良丧尽,此乃二不可赦;教唆行凶,逼人致死,此乃三不可赦。依我大宋律条,此三罪均当问斩,断不可赦,望太后千岁明察!
太后道:如果哀家偏要赦呢?
包拯道:如果太后千岁偏要赦,微臣只好遵命,不敢抗旨。
太后冷笑一声,道:既如此,来呀,给驸马松绑!
两个宦官走上前去,推开张龙赵虎,给陈世美松了绑。陈世美本已横下了一条必死的心,此时见事情逆转,太后动用尚方宝剑赦免了自己,又得意起来,本已苍白的脸色又恢复了血色。
包拯见事情不好,知道此时再不说话,陈世美就会大摇大摆地走出开封府,自己不仅不能为秦香莲母子伸冤作主,而且一世英名就会毁于一旦。想着,噌的从地上蹦起来,蹿到陈世美身边,抓住他的手把他拖到秦香莲母子的身边,道:驸马,你来看!这秦香莲为你养育了这样好的一双儿女,又替你尽孝安葬了父母高堂,你非但不思感激,反倒要杀死他们母子,斩草除根!你也是饱读圣贤诗书的明理之人,似这般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事情,你怎么忍心做得出来?驸马爷,我包拯叫你一声驸马爷,你便认下这可怜的母子三人,哪怕你一纸休书这便休了秦香莲,再送她些银两,让她母子日后生活有个着落,我包拯决不再提起此事!你我从此依然还是好同事、好朋友!
包拯动人心肺的一席话,说得陈世美有些感动,看看眼前面容憔悴的秦香莲母子,心中突然涌上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柔情,直想上去抱住两个孩子好好儿亲上一亲。陈世美想,包拯的话很有道理,完全可以遵照执行。自己此时若认下秦香莲母子,再当堂写下一纸休书,拿上几百两银子打发她母子去了,此事也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样想着,陈世美便欲上前相认,却看见了太后和公主阴云密布的脸,遂打消了心中的念头,生生将刚刚泛起的一点柔情和恻隐之心压了下去。陈世美丢开包拯的手,冷笑道:包大人,你既如此怜惜她母子三人,何不自己将她母子留下,老是罗唣本宫做甚?说罢,闪身躲到一旁。
包拯听陈世美这么说,脑子嗡地一声炸了,一时竟不知如何处置眼前的事情,一张黑脸冒出了黑气。
开封府大堂上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静观事变。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十三、大结局之开堂听审
太后和公主突然驾临开封府,这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么高级别的皇室成员莅临开封府旁听案件审理,这在大宋朝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如果太后不是堂而皇之地坐了包拯的交椅,包拯本来还想把今天的事情记录到自己的日记里,传之后世,让以后的人们都知道他包拯有多么大的面子,居然可以惊动太后和公主,尤其是太后她老人家的大驾,亲临开封府衙门旁听自己审案。但是现在,旁听的人坐到了开封府的头一把交椅上,自己这个堂堂开封府尹却只能站在一边审理案件,说出去毕竟有些不好听,自己的脸上也不见得就会有多少光彩,所以包拯就把在日记里记录这件事情的念头抛到了九霄云外,甚至觉得今天这个局面简直就是对自己的侮辱。但是包拯毕竟是聪明绝顶的人,深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明白自己端的是谁家的饭碗,太后和公主是自己的主子,自己官儿当得再大也是人家的奴才;今天这口窝囊气,忍得了要忍,忍不了也要忍。一时间,包拯的心头掠过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忍辱负重的人物,譬如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譬如身受宫刑却自强不息的司马迁。想到自己此时完全可以和淮阴侯、太史公相提并论,包拯的心里平衡了许多,顿时觉得自己的形象高大起来,至于是站着还是坐着审案,也都无关紧要了。包大人不知道,自己此刻的精神胜利法在若干个百年之后,会在浙江绍兴未庄的阿Q哥那里得到发扬光大,被后来的人称之为“阿Q精神”;其实,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在是从包大人那里延续下来的,只是后来包大人被一班愚昧无知的人民归入了神类,形象完美无缺,那些能够体现包大人作为普通人的优缺点都被一笔抹煞了,差不多成了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
包拯收拾好自己的心情,清清嗓子,开始问案。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这样站着审案可真是别扭。因为碍着太后和公主的面子,包拯没有先问陈世美,他知道陈世美此时有了靠山,气焰肯定比刚才还要嚣张,自己先问陈世美肯定会碰壁刚才还大的钉子。和自己的面子比起来,法律程序此时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包拯问秦香莲:兀那女子,可是你状告当朝驸马么?
秦香莲在地上已经跪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全身都麻木得没了知觉,脑子也迟钝了许多。看见外面来了一个凤冠霞帔的老太太和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看见包括包大人在内的全体人员都对这两个女人毕恭毕敬,又听见包大人“太后公主”地叫着,知道这是陈世美的现任丈母娘和老婆到了。秦香莲暗中打量公主,心下不由将自己和这天仙般的女人做了些比较,觉得自己实在是比不上人家,难怪陈世美会被这小浪蹄子、小狐狸精迷住。心里正胡思乱想,耳边听得包大人问话,来不及细想,随口应道:是我。
包拯被秦香莲的回答吓了一跳,他本以为秦香莲会规规矩矩地回答“正是小女子”之类的标准答案,没想到秦香莲只答应了两个普通的俗字。包拯此时顾不上那么许多,只想把这个案子尽快问完,尽早得出一个结论,然后依照大宋朝法律作出自己的判决,至于将来如何执行,自己恐怕已经左右不了了。包拯问道:你状纸上所说之事,可件件是实么?
秦香莲回道:件件属实,小女子不敢说谎。
包拯正欲再问,却听太后开口说道:小包子,那民女的状纸上都说了些什么呀?
包拯上前,从案上拿起秦香莲的状纸,递到太后面前,道:启禀太后千岁,现有秦香莲状纸在此,请太后千岁过目。
太后连眼皮都没抬,道:哀家不看这劳什子,费眼,让那民女说给我听。
包拯讨了个没趣,把状纸压回案上,撤回原位,对秦香莲说:秦香莲,将你状纸上的事情据实道来,禀报太后。
秦香莲应声将陈世美欺君罔上、悔婚招赘、杀妻灭子、逼死韩琪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说完,叩头道:小女子所说,句句是实,求太后娘娘为民女作主。
太后瞟了一眼秦香莲,鼻子里哼出冷气,道:哀家可做不了这个主,你自管求包大人去,这可是他开封府的地盘儿。
包拯听太后的话不是味儿,忙躬身施礼,道:太后千岁说笑了,我这小小的开封府算得了什么?一切但凭太后作主。话甫出口,知道自己失言了,这等于是把这个案子的处理权拱手让了出去。包拯后悔得恨不能扇自己俩嘴巴,不由得跺了一下脚。身后的公孙策和展昭他们也被包大人的话吓了一跳,觉得包大人今天真是反常得可怕。
太后冷笑一声,道:小包子,你不是开玩笑吧?哀家作得了你这开封府的主?哀家可是从来没审过什么案子呀!
包拯想,事已至此,索性顺水推舟,就坡儿下驴,把这个烫手的热山药扔给太后,看她怎么处理。遂躬身施礼,道:太后千岁哪里话来,太后千岁母仪天下,懿德无量,我这小小的开封府何足道哉?恭请太后千岁问案。
公孙策展昭他们不知道包大人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只是觉得,如果把此案的审理权拱手让给太后,不仅收拾不了陈世美,搞不好还会把秦香莲从原告变成被告;万一太后将秦香莲审成被告,那么,秦香莲申不了冤不说,搞不好还会背上一个诬告当朝驸马的罪名,下狱受苦事小,说不定还会丢了脑袋。公孙策展昭们跟随包大人多年,从来没见过包大人如此审案,心中不由得暗暗焦急,都替包大人捏了一把汗。如果事情按他们设想的方向发展下去,那就是一起天大的冤案,比后来关汉卿写的那出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还冤。公孙策展昭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包大人入主开封府以来,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起冤假错案,如果今天秦香莲此案处理不好,包大人苦心经营多年的一切就全都付之东流了,须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公孙策展昭他们不由得把目光集中到包大人身上,但是他们都站在包大人的身后,看不见包大人脸上的神情,只能看到包大人宽厚的脊梁。见那脊梁挺得笔直,纹丝不动,知道包大人定然心中有数儿,公孙策展昭他们虽然都提着心,但暂时还没有慌张。
太后听了包拯的话,感到很受用,这小包子看来还不是不识时务的人,这几句小马屁虽然话不多,但每个字都在点子上。遂笑道:好你个小包子,既然如此说,那哀家今天就问上一回案,作作你这开封府的主。
包拯再次躬身施礼,道:恭请太后千岁作主。
太后收了笑,冷眼看着秦香莲,知道这女子所说的定然都是实话,不然她也没这个胆子把事情闹到开封府来。虽然这件事情上,陈世美全然理亏,但是为了顾全皇家的体面,顾全女儿的名节和她肚子里的外孙或是外孙女儿,她必须保住陈世美,就算胡搅蛮缠也得把这个不争气的女婿从开封府捞出来,至于回家以后怎么收拾他,那就是皇家自己的事情,轮不到别人置喙了。太后冷冷问道:兀那民女,你说你与驸马是夫妻,可有凭据吗?
秦香莲回道:没有。
太后问:你们既是曾经结为夫妻,难道不曾交换过庚帖婚书吗?
秦香莲道:婚书是有过的,只是小女子离家匆忙,未曾带得。
太后看了一眼秦香莲,转而问包拯:小包子,这民女拿不出婚书,可能证明她与驸马有过婚姻?
包拯听太后问秦香莲是否有婚书,觉得太后果然是太后,话问到了点子上。这时见太后征求自己的意见,也只好据实回奏,道:证明不得。
太后道:好!既然这民女证明不了自己曾与驸马有过婚姻,那这案子也就不用审了。来呀,将这民女叉了出去!
两个宦官闻命正欲上前,却听包拯断喝一声:且慢!忙停住了脚步,怯生生地看着太后,见太后没有命令自己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意思,便缩回原位。
太后问道:小包子,你有什么计较?
包拯拱手道:太后千岁,这秦香莲虽然拿不出婚书,但是却有这两个孩子在堂上,只需滴血认亲,此事便可一见端倪。
太后不以为然,道:还滴的哪门子血、认的哪门子亲?此事在皇上眼前已经早就做过的,八王爷、王太师,还有那个大理寺的刘一氓,都是证见了的。传他们前来一问,不就结了?还在你这开封府啰嗦个什么?
包拯道:太后千岁此言差矣,不是微臣信不过八王千岁他们,实在这滴血认亲事可以做手脚的,微臣只是信不过驸马。此时是在开封府堂上审理此案,这滴血认亲不可引用原来的结果,须得重新做过。
太后问:小包子,你果然要做?
包拯道:果然要做。
太后问:当真要做?
包拯道:当真要做。
太后叹口气,道:既如此,哀家就依了你。但有一条儿,若是这滴血认亲不成,你怎么处?
包拯道:回禀太后千岁,只要这滴血认亲不成,微臣便放驸马,此案再不问起。
太后道:那韩琪之事怎么处?
包拯道:韩琪已死,无论他做下什么,微臣不问便是。
太后心想,反正这滴血认亲也认不出什么来,索性让包拯来个见棺材落泪,堵了他的嘴再说。眼见得自己此时就要大功告成,自己的女婿立时便可从麻烦中脱身,便道:既如此,你们只管张罗便是,哀家也见识见识这滴血认亲,顺便给你做个证见。
太后话音刚落,坐在一边的陈世美不由得心中叫苦。陈世美心说:太后呀太后,你怎么会就这样依了包黑子?只叫他传来刘一氓问问,作个笔录便是,何必再费什么周章?这开封府不比皇宫,我现下可让谁给我往那清水里滴白醋呀?这滴血认亲可害死我了!到时候,包黑子一翻脸,我这条小命儿可就算交代了。陈世美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适才还得意洋洋的平稳心情此时已经乱作一团,狂风卷积着乌云,遮蔽了他心头刚刚晴朗起来的天空。陈世美想,此时自己已经到了生死边缘,唯一能救自己的就是公主手里的尚方宝剑了。
陈世美脸上的神情变化和眼中的目光游移,被包拯看了个正着。包拯立刻明白,自己的这步棋算是走对了。呆会儿滴血认亲的结果一出,不怕这陈世美不认罪服法,到时候就是太后也救不得这小子了。包拯心中暗自得意,转身命人张罗滴血认亲;同时,命令展昭速去大理寺传召刘一氓。这刘一氓虽是大理寺正卿,论级别在包拯的开封府尹之上,原是传召不得的,但是包拯属于高职低配,以龙图阁大学士衔权领开封府,找他前来协助调查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包拯知道,这刘一氓和陈世美有同年之谊,皇宫里那次滴血认亲,就算刘一氓没有参与做手脚,但是肯定知道其中的隐情。包拯本来还想连八王爷和王太师一并传召了,转念一想,这二位都于自己有恩,且是朝廷股肱,不能让他们牵连进来,否则,那可真要朝纲震动,麻烦就大了;自己不能图一时痛快,就扰乱了朝纲。刘一氓可以揪来问话,如果有牵连,也可以顺手拾掇了,就算为大宋朝除了一害,平时就看着这家伙和陈世美眉来眼去的不像什么好鸟儿;八王爷和王太师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万万开罪不得,那叫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可不是随便就可以拆卸了的,自己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也得依靠这两位重臣,好赖算是一头儿的,自己说不定还得仰仗着老两位给自己在皇上面前美言呢。
包拯想,须得把刘一氓召来之后,才可以进行滴血认亲,看看这小子究竟有没有卷进这件事情中去。包拯是清正廉明的官儿,断不可以随便冤枉一个好人,当然也决不会放过一个作奸犯科的坏人。他把公孙策叫过来,在公孙策的耳边交代了几句,大意是让他尽量拖延滴血认亲的准备过程,等刘一氓到了之后再开始。公孙策明白了包大人的意思,转身准备去了。
大理寺正卿刘一氓正在堂上批阅文件,听人报说,开封府展昭前来相请,忙放下文件,出堂相迎。其实,按大宋朝的官场礼仪,刘一氓用不着亲自迎接展昭,但是,平日里趋炎附势地惯了,对展昭这样的“御猫”、皇上和开封府的大红人儿,刘一氓不能不亲自出迎,这样可以显示出自己对皇上和包大人的尊重,也可以显示出自己对展昭展护卫的重视。
展昭上堂,并不寒暄,开门见山道:刘大人,在下奉开封府包大人之命过府相请大人,请大人移步,随在下前往开封府。
刘一氓已经听说了包拯正在审理民女秦香莲状告驸马一案,他知道包拯此时相请,定是为了此案。前些天宫中那出滴血认亲的戏恐怕就要露馅儿了,刘一氓想,包拯此时传召自己,定是因为自己是那场戏的直接见证人。自己没做什么亏心事,自然不怕包黑子叫自己的门,只是自己那同年好友陈驸马恐怕有些不好过了。刘一氓当下整顿衣冠,随展昭前往开封府。
刘一氓一进开封府大堂,差点儿没笑出声儿来。只见太后坐在包拯的交椅上,公主捧着一把尚方宝剑侍立一旁,开封府正堂包大人却站在堂下垂首恭敬而立;堂下,一头儿跪着一大俩小三个百姓,一头儿坐着满脸沮丧的陈世美。刘一氓从来没看见这样审案的场面,觉得这可真是大宋朝司法机构的第一荒唐之事。刘一氓先给太后和公主跪下请安,待太后赐他平身之后,才与包拯见礼。
见过礼,包拯立刻便问道:刘大人,听说前几天宫中曾有滴血认亲之事,你可知情?
刘一氓道:包大人,本官当时在场,但却不知情。
包拯一挑眉毛,额上的黑月牙儿跟着动了一动,问道:刘大人此言差矣,你既然在场,怎么又说不知情呢?
刘一氓笑道:包大人有所不知,本官当时确实在场,并且看见了滴血认亲的结果,圣上也命本官做了见证。只是本官并未曾看见那滴血之人,只看见一大两小三只手,所以其中究竟有何实情,本官确实不知。
包拯沉吟道:那么,那滴血认亲的结果如何?
刘一氓道:三滴血各各悬浮,并不相融。
包拯哦了一声,道:那么就是说,滴血认亲之人并无血缘关系了?
刘一氓道:从结果上看来,确实如此。
包拯点点头,道:不知刘大人可能认出那天的三只手吗?
刘一氓笑道:包大人说笑了,倘若本官当时看见那滴血之人的面目,倒还可以记得。这手么,恕本官眼拙,实在是认它不得。
包拯道:刘大人说的是,本官过分了。说罢,让刘一氓在刚才的问讯记录上签字画押,又道:刘大人,本官这里今天也有一场滴血认亲,照旧请刘大人做个见证,不知刘大人可否拨冗?
刘一氓拱手道:包大人既如此说,本官只好遵命。
包拯道声谢,正欲命人将水碗、钢针等一应物件取来,却听太后咳嗽一声,道:小包子,你两个尽啰嗦些什么?哀家已等了这些时候,还不快快开始。
包拯忙躬身施礼,道:谨遵太后懿旨。说罢,冲等在一旁的公孙策招招手。
公孙策手持钢针、王朝手端白瓷水碗走上前来,先在冬哥春妹的手指尖儿上取了血滴入碗中,转身向陈世美走去。陈世美此时看着悬浮在白瓷水碗中的两颗鲜红的血珠,感到周身毛骨悚然。那两颗鲜红的血珠仿佛一双血色的眼睛逼视着他,好像要把他的心穿透。陈世美紧握双拳,颤抖着不肯松开,身体如筛糠般瑟瑟发抖。
公孙策轻声道:请驸马伸手,待在下取血。
公孙策的声音很轻,但陈世美闻听此言,不啻耳边响了声炸雷。他惊慌地将身体紧紧靠在椅背上,紧张地向后缩着身体,把紧握的双拳死死地夹在腋下,脸色苍白得像一具尸体。
开封府大堂上的所有人都看出了陈世美此时的惊慌失措,各怀心事地等待着事情的发展。太后和公主都知道事情坏了,看来陈世美是逃不过这一劫了。公主伸手扯扯太后的衣襟,想让太后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太后本想出声制止,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刚才已经跟包拯把话说满了,现在出面制止,反倒被包拯笑话;好在女儿的手里还握着儿子的尚方宝剑,万一包拯胡来,还可以动用尚方宝剑赦了陈世美。太后想,不管事情怎么发展,自己都稳操胜券,遂不着急起来。扭脸看着女儿,又看看她手里的尚方宝剑,意思是让她稍安毋躁,静观其变。公主见母后如此,也便放了心。
包拯知道,陈世美上一次滴血认亲肯定是做了手脚,否则此时不会这样惊慌失措、方寸大乱,心中不免得意起来,想,陈世美呀陈世美,我看你小子还怎么狂?遂喝道:张龙赵虎,请驸马爷手来!
张龙赵虎得令,从班中凶神恶煞般扑将出来,一左一右将陈世美的手从腋窝下抽出来。陈世美一介文弱,怎敌得过这两个孔武之人,两只手生生被拖了出来。张龙赵虎只在陈世美的手腕上轻轻一捏,陈世美吃不住痛,早把一双细弱的白手平摊了伸将出去。公孙策眼疾手快,用钢针在陈世美指尖儿上一扎,一滴鲜红的血珠便滴入王朝手中的白瓷水碗里。开封府大堂上的所有人,都清晰地听到了那血珠滴入水中发出的清脆的响声。
白瓷海碗的清水中,三滴血珠无声地融到了一起。包拯心中大喜,太后和公主心中吃惊,而陈世美早就从椅子里出溜到了地上,软成了一摊烂泥。
包拯知道,此时自己要迅速行动,先绑了陈世美再说,如果等太后反应过来,恐怕又生枝节。遂喝道:众衙役,将那陈世美拿下!
说时迟,那时快,堂上的人未及看清发生了什么,陈世美已经被一众衙役从地上拖起来,捆扎得像个粽子。包拯厉声喝道:陈世美,你可知罪么?!
陈世美此时已经完全知道自己处在了一个什么样的境地,知道横竖都是一死,自己堂堂安国公、当朝驸马,断不可输了气势,遂站直了身子,脖子一梗,道:包黑子,事已至此,我无话可说,要杀要铡,随你的便!转眼看着秦香莲,道:臭娘们儿,你害死我了!
公主一看包拯下令绑了陈世美,心下大惊,急忙拽动母后的衣襟。太后知道,此时除了请出尚方宝剑,再无他法,遂抄起案头的惊堂木,猛地一拍,啪的一声震住了堂上所有的人。众人循声向堂上看去,只见太后怒容满面,喝道:请尚方宝剑!话音未落,公主早将尚方宝剑高高举起,一堂人立刻便跪倒尘埃,山呼万岁。
太后厉声道:小包子,哀家问你,此时尚方宝剑在此,我要赦了驸马,你怎么说?
包拯跪在地上,知道自己如果不放陈世美,便有违抗圣旨之罪,但是陈世美的罪行已经完全清楚,就这么把他放了,于国法天理不容,自己从此也就多了个仇人。包拯进退两难,遂咬牙横下一条心,道:太后千岁既然要赦了陈世美,微臣不敢阻拦,只是这陈世美罪不容赦,还望太后千岁三思而行!
太后冷笑道:哦?此话怎讲?
包拯道:启禀太后千岁,这陈世美有三大不赦之罪。欺君罔上,悔婚招赘,此乃一不可赦;杀妻灭子,天良丧尽,此乃二不可赦;教唆行凶,逼人致死,此乃三不可赦。依我大宋律条,此三罪均当问斩,断不可赦,望太后千岁明察!
太后道:如果哀家偏要赦呢?
包拯道:如果太后千岁偏要赦,微臣只好遵命,不敢抗旨。
太后冷笑一声,道:既如此,来呀,给驸马松绑!
两个宦官走上前去,推开张龙赵虎,给陈世美松了绑。陈世美本已横下了一条必死的心,此时见事情逆转,太后动用尚方宝剑赦免了自己,又得意起来,本已苍白的脸色又恢复了血色。
包拯见事情不好,知道此时再不说话,陈世美就会大摇大摆地走出开封府,自己不仅不能为秦香莲母子伸冤作主,而且一世英名就会毁于一旦。想着,噌的从地上蹦起来,蹿到陈世美身边,抓住他的手把他拖到秦香莲母子的身边,道:驸马,你来看!这秦香莲为你养育了这样好的一双儿女,又替你尽孝安葬了父母高堂,你非但不思感激,反倒要杀死他们母子,斩草除根!你也是饱读圣贤诗书的明理之人,似这般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事情,你怎么忍心做得出来?驸马爷,我包拯叫你一声驸马爷,你便认下这可怜的母子三人,哪怕你一纸休书这便休了秦香莲,再送她些银两,让她母子日后生活有个着落,我包拯决不再提起此事!你我从此依然还是好同事、好朋友!
包拯动人心肺的一席话,说得陈世美有些感动,看看眼前面容憔悴的秦香莲母子,心中突然涌上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柔情,直想上去抱住两个孩子好好儿亲上一亲。陈世美想,包拯的话很有道理,完全可以遵照执行。自己此时若认下秦香莲母子,再当堂写下一纸休书,拿上几百两银子打发她母子去了,此事也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样想着,陈世美便欲上前相认,却看见了太后和公主阴云密布的脸,遂打消了心中的念头,生生将刚刚泛起的一点柔情和恻隐之心压了下去。陈世美丢开包拯的手,冷笑道:包大人,你既如此怜惜她母子三人,何不自己将她母子留下,老是罗唣本宫做甚?说罢,闪身躲到一旁。
包拯听陈世美这么说,脑子嗡地一声炸了,一时竟不知如何处置眼前的事情,一张黑脸冒出了黑气。
开封府大堂上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静观事变。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