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铡美案(连载六)
五、霹雳一声震乾坤
公主有喜的消息风也似的传遍了整个朝廷和大半个京城。半天之中,在京四品以上的全体官员(四品以下的官员是得不到这样的荣幸的)都去过了公主府,带着各自的贺仪,向驸马爷陈世美表达了他们心中的喜悦之情,虽然这些喜悦之情真假难辨。其实大家伙儿也不是冲着公主肚子里那个尚未成形儿的孩子去的,公主怀孕与否实际上也不干文武百官的鸟事。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衙门宅门,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公主府来的。公主府的喜事是皇室的喜事,大家前来道喜,其实是为了在公主和驸马爷的面前表示一下自己对皇室的忠心,毕竟公主肚子里的孩子是皇上的外甥或是外甥女,给公主和驸马爷道喜实际上也就是给皇上道喜,这点道理都拎不清,那官儿怕也做不长了。家国天下,皇上是一国之主,天下是皇上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的家事就是国事,也就是大家的事,所以公主肚子里的孩子虽然跟大家没有任何干系,但也和大家的孩子差不多,与有荣焉。那孩子长大了至少是个公爷,混好了说不定混个王爷,虽然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事情,但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子孙后代着想,所以兹事体大,不上门道喜是万万不可的。就连三朝元老当朝太师王鹤龄、龙图阁大学士包拯这样清正廉明、刚直不阿、平时决不结交权贵的大人物都不能免俗,可见这次道喜的意义是多么的重大。所以,公主府在这样一个初秋的下午里门庭若市,也就毫不奇怪了。那些早到的官员甚至荣幸地陪同驸马爷一起接了皇上的圣旨,并且更加荣幸地亲眼目睹了皇太后的风采,这让那些因为消息不算灵通而迟到的官员们着实很吃了一些干醋,回府之后纷纷迁怒于自己府上的家人,嫌他们光拿钱不办事儿,连这样重大的消息都探听不来,“养你们这些整天价就知道吃干饭的狗东西有个鸟用”(某官员训斥家人的结束语)。
第二天的早朝上,皇上满面春风地询问了公主的凤体情况,告诉驸马爷说,因为国家体制的关系,也因为大宋朝宫廷礼仪的关系,自己作为天子,实在不便亲自驾临公主府嘘寒问暖,但是作为没出生的孩子的亲娘舅,自己还是很关心这件事情的,所以在公主感觉方便的时候,让公主一定到宫里来一趟,自己要亲自关心一下公主和未来的外甥或是外甥女的健康状况。皇上最后语重心长地说:驸马,公主和朕的外甥就着落在你的身上,你要小心看护,万不可有任何闪失,倘有闪失……说到这里,皇上脸上挂上了一层狡黠,伸出右手的龙食指指点着驸马爷,说:呵呵,别怪朕不讲情面,朕可是翻脸不认人的哦!
驸马爷陈世美和满朝的文武听皇上这样说,也都随声附和地笑起来。一时间,朝堂之上充满了其乐融融的祥和气氛,朝堂仿佛已经不是朝堂,而是姥姥家的热炕头儿了。
下得朝来,陈世美回府与公主厮见,夫妻二人不免谈起公主肚子里的凤胎。陈世美将适才皇上在朝堂上说的话转述了,公主嗔道:皇兄说得极是,我和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定要把你这驸马爷剁了喂狗。说着,便轻拧了一下驸马爷的耳朵,顺便在驸马爷的脑门儿上点了一指头。
陈世美捉住公主的纤纤玉手,轻薄道:把本宫剁了喂狗我倒不怕,怕只怕到时候你哭着喊着跟圣上要老公了。
公主红了脸,抽出手来,一双小粉拳朝驸马爷的肩背上雨点儿般地打去,当然是毛毛雨。陈世美忙捉了公主双手,说:公主,不可混闹,仔细孩子。公主听了这话,便消停了。陈世美遂把包拯昨日相请的事情告诉公主,道:包黑子请客,不去恐怕于他面子上有些不好看,我去应酬一下就回来陪你。
公主道:包黑子不是随便请客的,能请你吃酒,也是很大的面子。你和他同朝为官,少不得和他打交道,你们交情好了,对咱的大宋江山也有好处。你自管去,我不打紧的。
陈世美听罢公主一席话,觉得公主不愧是先皇的女儿、皇上的妹妹,看问题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把一顿酒喝出江山社稷的高度来,这种水平不是一般人所能具有的。当下便对公主多了几分敬意,遂告辞了公主直奔开封府而去,当然,临出门的时候没有忘记在公主的红唇上飞鸟似的啄一个轻吻,这是他们夫妻之间的分别礼,虽然大宋朝宫廷礼仪手册里并没有这样一项硬性规定。而公主也把“少喝酒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有人劝会耍赖,天黑之前要回来”的老套儿在他的耳边又念叨了一遍。
包拯的酒席设在开封府的后堂正厅上,珍馐美馔琳琅满目,这桌席花了快30两银子,差不多是包拯平时两个月的饭钱。当然这桌席花的可不是开封府的公款,而是包大人自己的俸禄。在这一点上,包大人向来是公私分明的,今天这桌席是他和驸马爷的私交,并非开封府的公事,所以虽然银子花得让包拯有些肉疼,但为了自己的清廉之名,也为了更好地与驸马爷加强横向联系,也只好咬牙认了。这样一来,驸马爷随从们的饭食便只好从简,只能由王朝马汉他们陪着吃了几笼灌汤包子,甚至连开封的名吃筒子鸡也没见着。若不是护卫驸马爷的重任在肩,随从们是绝对不会在开封府吃这顿饭的,早就奔狮子楼或是顺风楼去吃正经的大餐了。
席上除了包拯和陈世美,就只有展昭和韩琪。若论起级别来,韩琪比展昭还要高上一级,但展昭毕竟是皇上御赐的“御猫”,是皇上和包拯跟前的大红人,这一点韩琪是比不上的。甫一落座,包拯便声明了这顿饭是只谈风月莫谈国事的,于是展昭韩琪则只有竖着耳朵听包大人和驸马爷谈诗论赋的份儿了。如果谈论武艺,展昭韩琪则大有话说,论到诗词歌赋,他们就只好懵懂。包大人注意到了展昭和韩琪的沉默,知道自己和驸马爷的谈话对这两位武将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天大的折磨,其实谈起诗词歌赋,就连自己也不是这位状元出身的驸马爷的对手。包拯心里明白,再在诗词歌赋这类话题上纠缠下去,自己肚子里的那些存货怕也要抖落干净了。他不愿在驸马爷面前丢份,也是为了照顾展昭韩琪的情绪,便话锋一转,谈起刀剑来。
展昭的剑和韩琪的刀都是大宋朝知名的兵器。展昭原是江湖侠客,因为“五鼠闹东京”事件而名声鹊起,为皇家立下了大功,遂被招安,被皇上钦封为“御猫”,并一步到位地做了御前四品带刀护卫,虽然属于禁军编制,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开封府包大人帐下行走。所谓的带刀护卫,并不是说展昭真的用刀,那不过是一个正式的职称,跟用什么兵器没有丝毫关系。刀,在这里不过是所有兵器的统称,就算你用的是枪棒什么的,也一样叫带刀护卫。展昭是侠客出身,自然要用侠客们的经典兵器--剑。展昭用的是名剑倚天剑,这名字大有含意,展昭是御前护卫,靠山当然是皇上,皇上是天子,所以,“倚天”的名字便有了深远的含意。那绝对是一把真正的宝剑,你可以用所有赞美宝剑的词汇来形容它,绝对不会有丝毫的过分。韩琪的刀也是名器,叫做追风刀,是形容这刀快得连风都追得上。据说这把追风刀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吹发而断,二是断金不卷,三是杀人不沾血。这把刀实际上也是出自皇宫,只不过是通过驸马爷的手转到韩琪手上的。展昭的剑后来不知所终,但是韩琪的刀却有一个下落。根据明朝人施耐庵所著《水浒传》的记述,若干年后,这把刀流落到了青面兽杨志的手中,杨志卖刀怒杀泼皮牛二之前,曾经向牛二详细地介绍过这把刀的三个主要特点,并将前两个特点一一试验给牛二看过,只是牛二无赖,非要看看杀人不沾血的第三个特点,逼得杨志只好拿他试了刀,于是,第三个特点也得到了验证,只是牛二自己看不见了。
包拯提出的问题是:既然剑是宝剑,刀是宝刀,都削铁如泥,杀人不沾血,那么,倚天剑和追风刀如果相遇,哪一个更厉害一些呢?包大人的问题一下子把展昭和韩琪问懵了,这个问题他们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在包大人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展昭也好,韩琪也罢,都以为自己手里的兵器是天下第一,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虽然他们都听过对方兵器的名头,但是从来没有想过究竟谁的兵器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眼下包大人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两个人竟都无言以对。二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包拯的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已经完全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了。这个问题不仅展昭韩琪这样的武人回答不出,就连满腹经纶的驸马爷陈世美、甚至提出问题的包拯本人也回答不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两个人各自抽出腰间的刀剑,对拚一下,谁是天下第一立马儿可以见出个分晓。但是,谁也没有这个胆子真的试上一试,毕竟刀也好、剑也罢,都是皇上的赏赐,万一有所损伤是无法向皇上交代的,如果细论起来,这是欺君的大罪,是丢脑袋的事儿。事关身家性命,谁也不敢拿这件事情来开玩笑。如此一来,包拯的问题就成了一个千古难题,差不多就是兵器界的歌德巴赫猜想了。展昭和韩琪都不是陈景润,根本证明不了包大人的问题。一时间,酒席上的四个人全都无可奈何地噤声,倚天剑和追风刀也沉默着,不敢造次地出鞘。于是乎,刀剑哪一个更厉害的问题就成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自相矛盾的悖论,成了大宋朝的一个不解之谜,也从此成了展昭和韩琪心头的一块心病。
包拯也被自己的问题吓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随口问出的这个问题竟会是这样的一个解决不了的难题。他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着,在极短的时间里设想了所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最终发现此题无解,只能作为一个悬案挂起来。包拯不免有些尴尬,好在他的脸黑,看不出他此刻的脸红,举起酒杯,笑道:喝酒喝酒。
陈世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心中不由对包拯的问题产生了几分敬意。能够提出这样一个无解的问题来,包黑子果然神仙放屁--不同凡响。虽然他平时在词赋文章上颇有些瞧不上大宋朝的任何人,但是在包拯这样一个充满了哲学意味的问题面前,他有些自惭形秽,这个问题应该是由他这个状元公提出来才恰如其分,实在不该让包黑子抢了这个先。这样想着,陈世美的心下便有些懊恼,杯中的酒也就不像刚才那样有滋有味了。
包拯虽然有几分尴尬,但旋即就明白了自己在无意间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立刻便得意起来,想,待酒宴散了,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写进自己的日记里,传之后世。虽然眼下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但是包拯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有那么一个智者找出答案的。于是,包拯觉得自己今天这30两银子花得很值得,不是每个人都能拿银子买出这样一个千古悖论的。包拯顿时觉得自己的形象高大起来,想,我绝对不是一个俗人。这样想着,包拯的脸上泛出了油黑的微笑,端起酒杯频频劝酒,心下高兴,便问驸马爷近来是否去过牡丹楼,是否见过嫣翠。
陈世美听到牡丹楼和嫣翠这几个字从包拯的嘴里说出来,心中不免一惊,想,这件事情怎么会让包黑子知道了呢?白净的面皮上顿时飞起一层红来。展昭和韩琪心中也暗暗吃了一惊,不知道包拯怎么会在这个场合提起这种事情来。要知道,在勾栏瓦肆里行走,这虽然是大家心照不宣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实在是拿不到桌面上来谈的。展昭看了包拯一眼,见包大人一脸得意之色,不明白包大人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哪味药。他想,既然包大人把这件事情说出来,自然有他的道理,包大人是何等精明的人,其中的利害他自然会有计较。韩琪看了陈世美一眼,发现驸马爷的脸上飞起一团酡红,觉得老包这事儿问得有点儿过分,这可是驸马爷的个人隐私呀,老包提这种事情简直是不给驸马爷面子嘛。韩琪又看了看包拯,见他一脸的得意,心中生出一股闷气,恨不得立马儿过去抽丫一大耳刮子。陈世美思忖着包拯问话的意思,不知包黑子想要干什么。虽然去牡丹楼玩玩儿粉头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是毕竟这件事情让公主知道了会出一些麻烦,吵上几架或是跪跪床脚是免不了的,再者这事情泄露出去,于他的体面上也不好看。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包黑子这可真是不给自己面子。但既然包黑子已经把话问到了这个份儿上,说明这家伙已经知道了自己在牡丹楼的所作所为,不回答怕是躲不过去,万一这个黑脸家伙以此为把柄,恐怕会招惹些是非。于是,陈世美敷衍道:哦,牡丹楼嘛,倒是有些日子没有过去走动了。
包拯呵呵一笑,说:原听说驸马爷是牡丹楼的熟客,本想托驸马爷做个引荐,老夫也想去松散松散,看来是没这个福分喽。
陈世美、展昭、韩琪三人心中都大吃一惊,没想到包拯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陈世美笑道:包大人玩笑了,包大人怎么会想到去牡丹楼呢?勾栏瓦肆,风月之地,我等文人骚客偶尔去去还罢,大人这样的朝廷重臣,怕是不便行走吧?
包拯笑道:什么朝廷重臣,驸马爷过奖了。老夫听说,连八王爷和王老太师都去过牡丹楼,为什么他们去得我就去不得?只是我这张黑脸,怕会吓坏了那些粉头。所以,想请驸马爷做个引荐,不要让人家把老夫轰了出来。说罢,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陈世美等人不知道包拯这番话是真是假,都随着笑起来。陈世美道:包大人果有此心,待大人闲暇之时,告知本宫,本宫愿为大人做个引荐。
包拯端起酒杯,说:其实老夫也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只是娘胎里带来了这张黑脸,让人望而生畏。驸马爷不信可以问问展护卫,老夫平时还是很愿意跟大家开开玩笑、谈谈风月的。展护卫,你说是吗?
展昭这回彻底让包拯搞懵了,包大人平时是不苟言笑的,一天到晚都是铁着个脸,仿佛谁欠他钱似的,怎么忽然之间变成爱开玩笑、爱谈风月的人了?看看包拯递过的眼色,便顺杆儿爬,说:是是,包大人所言极是。
陈世美知道老包是在跟他打哈哈儿、逗闷子,也不便拆穿他,反正酒席桌上的话是当不得真的,他爱怎么撇清就怎么撇清,随他高兴就是了。遂端起酒杯,和包拯共饮了一杯。
宾主正闲话间,只见驸马爷的一个随从匆匆上堂,躬身唱喏,禀道:驸马爷,府里传过话来,王太师有要事与驸马爷相商,请驸马爷即刻移驾太师府。
包拯闻听此言,道:既是王老太师相请,老夫不便留阻,驸马爷自便,待闲时再与驸马爷欢叙。
陈世美起身离席,与包拯道了别,带着韩琪等一众护卫直奔太师府而去。包拯站在开封府门外目送陈世美等人离去,黑脸上浮出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微笑。站在一旁的展昭敏锐地捕捉到了包拯脸上的变化,不由心中暗叹:包大人可真是高深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啊,一顿酒宴下来竟不知道包大人所为何来,看来要向包大人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展昭觉得自己能够在包大人麾下行走,实在是自己的荣幸,官场不是江湖,各有各的规则,在官场上混,自己实在是差得远呢!
民妇秦香莲拖儿带女走进京城,一进京城的大门,就懵得找不着北了。秦香莲虽然是一介农妇,但是在陈家庄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曾经跟随丈夫陈世美去过两次县城,见识过城里的光景。不像村里其他的妇人,自幼未曾离开过陈家庄一步。甭说县城了,就连镇上,一生中也难得去上几回。秦香莲原以为京城比县城也大不到哪儿去,无非是城墙高点儿、房子多点儿、人口密点儿,可是一进京城就知道原来满不是那么回事儿。京城大得简直叫人害怕,人也多得像炸了窝的蚂蚁,秦香莲的脑袋开始晕眩起来,眼前一阵阵地发黑,耳朵里也满是营营嗡嗡的声音。她告诉两个孩子紧紧抓住她的手,生怕一个闪失,再把孩子弄丢了。
娘儿仨站在城门口的大路边上,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两个孩子开始喊起饿来,秦香莲去怀中摸了摸,贴身的手帕里还有几个制钱,应该买得到几个炊饼,遂四下张望了一下,看见不远处有个炊饼摊儿,便拉扯着两个孩子走过去,买了两个炊饼给孩子吃,又讨了两碗水,自己一碗孩子一碗地喝了。
坐在路边的柳树荫儿里,秦香莲心想,在偌大的京城里寻找丈夫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存是第一要务,眼下身上只剩下了四五个制钱,晚饭尚可对付,但明天的饭食已经成了很大的问题,还有今夜和以后的夜晚睡觉的地方也是问题。秋风渐渐地凉了,再在野地露天里睡觉不仅孩子受不了,自己恐怕也难敌风寒。如果食宿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寻找不了丈夫,甚至连自己娘儿仨的命也就丢在京城了。饭食可以讨,京城如此之大,讨上口吃的怕不是什么难事,重要的还是先找一个安身之处。这样想着,秦香莲便站起身来,向过往的路人打听哪里有什么可以住的地方。那路人见她是外地口音,又穿了一身的孝,知道她是苦命人儿,叹了一声,告诉她此去不远有处关帝庙,虽然破败,但还是可以挡风避雨的。又详细指点了关帝庙的方位,临走还摸出几枚制钱放到她的手中。秦香莲觉得京城的人真的是好心肠,遂跪倒在地,给那路人磕了个头。站起身来的时候,发现那路人已经融在蚂蚁样的人群中看不见了踪影,心里暖洋洋地感到自己的运气真的是不错,或许这是个好兆头,说不定寻找丈夫也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秦香莲按着那路人的指点,很顺利地找到了那座关帝庙。关帝庙虽然有些破败,但是看上去还是足够遮挡风寒的。大宋朝的时候,关老爷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神灵,声名显赫得恨不得连公共厕所都供上一尊,也就是一个一般的小神,香火不是很旺,信的人也少。京城里因为张天师的存在,也因为皇上的钦封,所以道观盛行,来关帝庙的人越来越少,终于破败了。关帝庙的香火再度旺盛起来,则是要等到几百年后明朝的罗贯中写出《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了。
秦香莲在庙中四下看了,心里踏实了许多,至少娘儿仨住的地方解决了,剩下的问题也都不是什么问题了。眼下最最重要的事情是立刻开始寻找自己的丈夫,不管结果如何,哪怕是能够确认丈夫已经不在人世,她悬着的心也就可以放下,就可以考虑未来的生活了。这样想着,秦香莲不顾身体劳累饥乏,也不顾两个孩子昏昏欲睡,连拖带拽地拖着一双儿女走出庙门。
走在京城热闹非凡的大街上,秦香莲寻找丈夫的方向逐渐地明确起来。丈夫四年前离开家乡前往京城赶考,他的第一站肯定是一家客栈,譬如连升或是高升这样的字号,因为戏里面唱的那些秀才举子上京赶考都是住在这样字号的客栈里,为的是图个吉利,不是有一出戏叫做《连升店》的吗?秦香莲确定了自己开始寻找的目标,觉得自己的寻夫路线绝对对头。只要路线对了头,纲举目张,什么样的困难都不在话下了。顺着京城的大路,秦香莲一家客栈一家客栈地打听着,她没有想到关于陈世美的消息竟是那么容易就被她打听到了。在她进入的第一家客栈里,秦香莲就听到了关于一个叫陈世美的人的消息。店老板说那个叫陈世美的举子在街对面那家福来客栈里住过,听说后来这个陈世美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了驸马。至于这个人是不是她要找的那个陈世美可就不好说了,因为天下之大,巧合的事情很多,重名重姓也未可知,再说,这个陈世美看来根本不是她要找的那个人,因为如果像她所说的那样,陈世美是这两个孩子的爹爹、是她的丈夫,那么,这个叫陈世美的人是不会被皇上招为驸马的。店老板的一席话让秦香莲的情绪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起伏,起初听到陈世美的名字,她的心几乎要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紧接着听到陈世美被招为驸马的话,她的心又一下子从峰顶跌倒了谷底。这一热一凉之间,秦香莲的情绪经历了从喜转愁又转悲的全部过程。她的头晕得不行,眼前一阵阵地旋转出了很多金色的小星星。
店老板劝她看开些,说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这件事情的原委,毕竟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店老板端了碗水让秦香莲喝了,让她在店堂里暂时坐上一坐,自己去对面把福来客栈的老板请到这边来,让那个老板跟她说一下详细的情况。秦香莲觉得这样麻烦素不相识的店老板很过意不去,但是店老板说,看她们母子三人千里迢迢到京城寻夫寻父很不容易,自己是个心肠软的人,最见不得这样的凄惨之事。再说,人生在世,谁没有个喝凉水都塞牙的时候呢?所以,秦香莲不必谢他,就算是要谢,那也要谢谢朝廷的教化好,现在开封城里的百姓差不多都是这样古道热肠的,精神文明的程度是历朝历代都赶不上的。秦香莲思想了一会儿店老板的话,觉得实在是有道理,自己从走进京城的那一刻起,就深刻地体会到了京城人民的好心和善心,看来还是朝廷的政策好哇,毕竟是靠近朝廷和皇上,京城人民的素质就是高哇就是高。秦香莲这样想着,不由得暗下决心,将来不管自己走到哪里,都要把京城人民的好榜样宣传到那里,让普天下的人民群众都受受教育。想到这里,秦香莲不由得热泪盈眶,差点儿连自己来京城是干什么的都忘了。
福来客栈的老板是个精明的中年人,一进店堂,一双眼睛就在秦香莲母子三人的身上滴溜溜地打转,目光里充满了审视和猜疑。这边的店老板忙引见了,秦香莲施礼道了万福,福来老板也赶忙还了礼。秦香莲被福来老板的眼睛盯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飞了红。
福来老板问:你是来寻陈世美的?
秦香莲答:是。
福来老板问:他是你什么人啊?
秦香莲答:他是奴家的相公,是这一双孩儿的爹爹。
福来老板说:等等,等等,这事儿好像有点儿不对头啊。那个陈世美陈相公是在我的店里住过,他是在我的店里收到状元报帖的,还赏了我几钱银子呢,这事儿我记得清楚,我开这家店已经二十年了,陈相公是我店里出去的第一个状元郎,这事儿我可记不错。可陈相公现在是驸马爷了,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就不对头了,皇上怎么就会把你家相公招为驸马呢?这也不合情理呀!
秦香莲说:或许你说的陈世美不是我家相公呢。
福来老板说:这倒也有可能,天底下重名重姓的人有的是,说不定这件事情就是这么巧呢!
秦香莲说:请问老板,不知你可知道这陈世美是哪里人氏么?
福来老板想了一下,说:好像是安徽滁州人氏。
秦香莲的耳边顿时响了一个炸雷,她的身子不由地摇晃了一下,问:可是安徽滁州歙县陈家庄么?
两个店老板面面相觑,知道此中必有重大的隐情,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福来老板说:安徽滁州人氏不假,但不知是否歙县陈家庄。
秦香莲喃喃自语道:那便是了。说着,眼睛直起来。
福来老板见状,忙劝解道:这位大嫂,就是安徽滁州,也不免重名重姓呀。
秦香莲看一眼福来老板,说:这样巧?
福来老板说: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或许这件事情就是这样巧。
秦香莲抽泣起来,道:这个陈世美倒中了状元、做了驸马,只是不知我那苦命的相公哪里去了?
冬哥春妹一见母亲啼哭,一个抱住母亲的胳膊,一个抱住母亲的大腿,放声大哭起来。秦香莲哄了小的顾不了大的,娘儿仨不免抱头痛哭。两位店老板被她母子哭得心里发酸,也陪着挤出几滴眼泪,拣着不痛不痒的话劝解了一番。母子三人收了哭声,只是低头抽泣。
福来老板沉默了一会儿,突然一拍大腿,说:我有法子了!
这边店老板赶忙问:什么法子?快快说出来,不要让人家心焦。
秦香莲也抬起一双含泪的眼睛,巴巴地看着福来老板。福来老板说:我家侄子在王太师府听差,我这便带你们母子去找他,请他问问王太师便知端的。
秦香莲说:王太师?
福来老板说:你有所不知,王太师他老人家是三朝元老、当朝的宰相,是天下第一号的大好人。我家侄子是王太师府里有体面的家人,王太师面前是说得上话的。陈驸马是不是你家相公、哪里人氏,一问王老太师便知分晓了。
秦香莲听了这番话,觉得又有了希望,不知怎样感谢这位福来
老板,膝下一软,便向福来老板跪下去。福来老板忙伸手扶起秦香莲,说:这位大嫂,这样大礼在下可受不起。区区小事,举手之劳,助人为乐是我们大宋朝人民的传统美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来吧,天色不早,我们去太师府吧!
秦香莲被福来老板的一席话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对京城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当下不再说什么,牵扯了儿女,随福来老板奔太师府去了。临出门前不忘向这边店老板再三道谢,把一应礼数做得周全。
正在午睡的当朝太师王鹤龄被家人从梦中叫醒,正待发怒,却被家人的一席话惊得睡意全无。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偷偷用手掐了一下自己的屁股,这才明白自己不是做梦。这件天大的事情让王太师不敢稍作耽搁,忙命家人侍候自己梳洗更衣,又命人将秦香莲母子三人带到前堂,他要亲自问话。
在从后宅通往前堂的路上,王鹤龄的耳边响起了一连串惊雷,他的心跳加速、血脉贲张,已经许久不灵便的腿脚此刻却如吃了返老还童的仙药,一溜儿小跑。连跟在身后的家人都觉得老相爷今天像地震前的耗子一样慌张得反常。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五、霹雳一声震乾坤
公主有喜的消息风也似的传遍了整个朝廷和大半个京城。半天之中,在京四品以上的全体官员(四品以下的官员是得不到这样的荣幸的)都去过了公主府,带着各自的贺仪,向驸马爷陈世美表达了他们心中的喜悦之情,虽然这些喜悦之情真假难辨。其实大家伙儿也不是冲着公主肚子里那个尚未成形儿的孩子去的,公主怀孕与否实际上也不干文武百官的鸟事。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衙门宅门,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公主府来的。公主府的喜事是皇室的喜事,大家前来道喜,其实是为了在公主和驸马爷的面前表示一下自己对皇室的忠心,毕竟公主肚子里的孩子是皇上的外甥或是外甥女,给公主和驸马爷道喜实际上也就是给皇上道喜,这点道理都拎不清,那官儿怕也做不长了。家国天下,皇上是一国之主,天下是皇上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的家事就是国事,也就是大家的事,所以公主肚子里的孩子虽然跟大家没有任何干系,但也和大家的孩子差不多,与有荣焉。那孩子长大了至少是个公爷,混好了说不定混个王爷,虽然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事情,但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子孙后代着想,所以兹事体大,不上门道喜是万万不可的。就连三朝元老当朝太师王鹤龄、龙图阁大学士包拯这样清正廉明、刚直不阿、平时决不结交权贵的大人物都不能免俗,可见这次道喜的意义是多么的重大。所以,公主府在这样一个初秋的下午里门庭若市,也就毫不奇怪了。那些早到的官员甚至荣幸地陪同驸马爷一起接了皇上的圣旨,并且更加荣幸地亲眼目睹了皇太后的风采,这让那些因为消息不算灵通而迟到的官员们着实很吃了一些干醋,回府之后纷纷迁怒于自己府上的家人,嫌他们光拿钱不办事儿,连这样重大的消息都探听不来,“养你们这些整天价就知道吃干饭的狗东西有个鸟用”(某官员训斥家人的结束语)。
第二天的早朝上,皇上满面春风地询问了公主的凤体情况,告诉驸马爷说,因为国家体制的关系,也因为大宋朝宫廷礼仪的关系,自己作为天子,实在不便亲自驾临公主府嘘寒问暖,但是作为没出生的孩子的亲娘舅,自己还是很关心这件事情的,所以在公主感觉方便的时候,让公主一定到宫里来一趟,自己要亲自关心一下公主和未来的外甥或是外甥女的健康状况。皇上最后语重心长地说:驸马,公主和朕的外甥就着落在你的身上,你要小心看护,万不可有任何闪失,倘有闪失……说到这里,皇上脸上挂上了一层狡黠,伸出右手的龙食指指点着驸马爷,说:呵呵,别怪朕不讲情面,朕可是翻脸不认人的哦!
驸马爷陈世美和满朝的文武听皇上这样说,也都随声附和地笑起来。一时间,朝堂之上充满了其乐融融的祥和气氛,朝堂仿佛已经不是朝堂,而是姥姥家的热炕头儿了。
下得朝来,陈世美回府与公主厮见,夫妻二人不免谈起公主肚子里的凤胎。陈世美将适才皇上在朝堂上说的话转述了,公主嗔道:皇兄说得极是,我和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定要把你这驸马爷剁了喂狗。说着,便轻拧了一下驸马爷的耳朵,顺便在驸马爷的脑门儿上点了一指头。
陈世美捉住公主的纤纤玉手,轻薄道:把本宫剁了喂狗我倒不怕,怕只怕到时候你哭着喊着跟圣上要老公了。
公主红了脸,抽出手来,一双小粉拳朝驸马爷的肩背上雨点儿般地打去,当然是毛毛雨。陈世美忙捉了公主双手,说:公主,不可混闹,仔细孩子。公主听了这话,便消停了。陈世美遂把包拯昨日相请的事情告诉公主,道:包黑子请客,不去恐怕于他面子上有些不好看,我去应酬一下就回来陪你。
公主道:包黑子不是随便请客的,能请你吃酒,也是很大的面子。你和他同朝为官,少不得和他打交道,你们交情好了,对咱的大宋江山也有好处。你自管去,我不打紧的。
陈世美听罢公主一席话,觉得公主不愧是先皇的女儿、皇上的妹妹,看问题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把一顿酒喝出江山社稷的高度来,这种水平不是一般人所能具有的。当下便对公主多了几分敬意,遂告辞了公主直奔开封府而去,当然,临出门的时候没有忘记在公主的红唇上飞鸟似的啄一个轻吻,这是他们夫妻之间的分别礼,虽然大宋朝宫廷礼仪手册里并没有这样一项硬性规定。而公主也把“少喝酒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有人劝会耍赖,天黑之前要回来”的老套儿在他的耳边又念叨了一遍。
包拯的酒席设在开封府的后堂正厅上,珍馐美馔琳琅满目,这桌席花了快30两银子,差不多是包拯平时两个月的饭钱。当然这桌席花的可不是开封府的公款,而是包大人自己的俸禄。在这一点上,包大人向来是公私分明的,今天这桌席是他和驸马爷的私交,并非开封府的公事,所以虽然银子花得让包拯有些肉疼,但为了自己的清廉之名,也为了更好地与驸马爷加强横向联系,也只好咬牙认了。这样一来,驸马爷随从们的饭食便只好从简,只能由王朝马汉他们陪着吃了几笼灌汤包子,甚至连开封的名吃筒子鸡也没见着。若不是护卫驸马爷的重任在肩,随从们是绝对不会在开封府吃这顿饭的,早就奔狮子楼或是顺风楼去吃正经的大餐了。
席上除了包拯和陈世美,就只有展昭和韩琪。若论起级别来,韩琪比展昭还要高上一级,但展昭毕竟是皇上御赐的“御猫”,是皇上和包拯跟前的大红人,这一点韩琪是比不上的。甫一落座,包拯便声明了这顿饭是只谈风月莫谈国事的,于是展昭韩琪则只有竖着耳朵听包大人和驸马爷谈诗论赋的份儿了。如果谈论武艺,展昭韩琪则大有话说,论到诗词歌赋,他们就只好懵懂。包大人注意到了展昭和韩琪的沉默,知道自己和驸马爷的谈话对这两位武将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天大的折磨,其实谈起诗词歌赋,就连自己也不是这位状元出身的驸马爷的对手。包拯心里明白,再在诗词歌赋这类话题上纠缠下去,自己肚子里的那些存货怕也要抖落干净了。他不愿在驸马爷面前丢份,也是为了照顾展昭韩琪的情绪,便话锋一转,谈起刀剑来。
展昭的剑和韩琪的刀都是大宋朝知名的兵器。展昭原是江湖侠客,因为“五鼠闹东京”事件而名声鹊起,为皇家立下了大功,遂被招安,被皇上钦封为“御猫”,并一步到位地做了御前四品带刀护卫,虽然属于禁军编制,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开封府包大人帐下行走。所谓的带刀护卫,并不是说展昭真的用刀,那不过是一个正式的职称,跟用什么兵器没有丝毫关系。刀,在这里不过是所有兵器的统称,就算你用的是枪棒什么的,也一样叫带刀护卫。展昭是侠客出身,自然要用侠客们的经典兵器--剑。展昭用的是名剑倚天剑,这名字大有含意,展昭是御前护卫,靠山当然是皇上,皇上是天子,所以,“倚天”的名字便有了深远的含意。那绝对是一把真正的宝剑,你可以用所有赞美宝剑的词汇来形容它,绝对不会有丝毫的过分。韩琪的刀也是名器,叫做追风刀,是形容这刀快得连风都追得上。据说这把追风刀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吹发而断,二是断金不卷,三是杀人不沾血。这把刀实际上也是出自皇宫,只不过是通过驸马爷的手转到韩琪手上的。展昭的剑后来不知所终,但是韩琪的刀却有一个下落。根据明朝人施耐庵所著《水浒传》的记述,若干年后,这把刀流落到了青面兽杨志的手中,杨志卖刀怒杀泼皮牛二之前,曾经向牛二详细地介绍过这把刀的三个主要特点,并将前两个特点一一试验给牛二看过,只是牛二无赖,非要看看杀人不沾血的第三个特点,逼得杨志只好拿他试了刀,于是,第三个特点也得到了验证,只是牛二自己看不见了。
包拯提出的问题是:既然剑是宝剑,刀是宝刀,都削铁如泥,杀人不沾血,那么,倚天剑和追风刀如果相遇,哪一个更厉害一些呢?包大人的问题一下子把展昭和韩琪问懵了,这个问题他们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在包大人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展昭也好,韩琪也罢,都以为自己手里的兵器是天下第一,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虽然他们都听过对方兵器的名头,但是从来没有想过究竟谁的兵器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眼下包大人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两个人竟都无言以对。二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包拯的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已经完全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了。这个问题不仅展昭韩琪这样的武人回答不出,就连满腹经纶的驸马爷陈世美、甚至提出问题的包拯本人也回答不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两个人各自抽出腰间的刀剑,对拚一下,谁是天下第一立马儿可以见出个分晓。但是,谁也没有这个胆子真的试上一试,毕竟刀也好、剑也罢,都是皇上的赏赐,万一有所损伤是无法向皇上交代的,如果细论起来,这是欺君的大罪,是丢脑袋的事儿。事关身家性命,谁也不敢拿这件事情来开玩笑。如此一来,包拯的问题就成了一个千古难题,差不多就是兵器界的歌德巴赫猜想了。展昭和韩琪都不是陈景润,根本证明不了包大人的问题。一时间,酒席上的四个人全都无可奈何地噤声,倚天剑和追风刀也沉默着,不敢造次地出鞘。于是乎,刀剑哪一个更厉害的问题就成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自相矛盾的悖论,成了大宋朝的一个不解之谜,也从此成了展昭和韩琪心头的一块心病。
包拯也被自己的问题吓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随口问出的这个问题竟会是这样的一个解决不了的难题。他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着,在极短的时间里设想了所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最终发现此题无解,只能作为一个悬案挂起来。包拯不免有些尴尬,好在他的脸黑,看不出他此刻的脸红,举起酒杯,笑道:喝酒喝酒。
陈世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心中不由对包拯的问题产生了几分敬意。能够提出这样一个无解的问题来,包黑子果然神仙放屁--不同凡响。虽然他平时在词赋文章上颇有些瞧不上大宋朝的任何人,但是在包拯这样一个充满了哲学意味的问题面前,他有些自惭形秽,这个问题应该是由他这个状元公提出来才恰如其分,实在不该让包黑子抢了这个先。这样想着,陈世美的心下便有些懊恼,杯中的酒也就不像刚才那样有滋有味了。
包拯虽然有几分尴尬,但旋即就明白了自己在无意间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立刻便得意起来,想,待酒宴散了,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写进自己的日记里,传之后世。虽然眼下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但是包拯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有那么一个智者找出答案的。于是,包拯觉得自己今天这30两银子花得很值得,不是每个人都能拿银子买出这样一个千古悖论的。包拯顿时觉得自己的形象高大起来,想,我绝对不是一个俗人。这样想着,包拯的脸上泛出了油黑的微笑,端起酒杯频频劝酒,心下高兴,便问驸马爷近来是否去过牡丹楼,是否见过嫣翠。
陈世美听到牡丹楼和嫣翠这几个字从包拯的嘴里说出来,心中不免一惊,想,这件事情怎么会让包黑子知道了呢?白净的面皮上顿时飞起一层红来。展昭和韩琪心中也暗暗吃了一惊,不知道包拯怎么会在这个场合提起这种事情来。要知道,在勾栏瓦肆里行走,这虽然是大家心照不宣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实在是拿不到桌面上来谈的。展昭看了包拯一眼,见包大人一脸得意之色,不明白包大人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哪味药。他想,既然包大人把这件事情说出来,自然有他的道理,包大人是何等精明的人,其中的利害他自然会有计较。韩琪看了陈世美一眼,发现驸马爷的脸上飞起一团酡红,觉得老包这事儿问得有点儿过分,这可是驸马爷的个人隐私呀,老包提这种事情简直是不给驸马爷面子嘛。韩琪又看了看包拯,见他一脸的得意,心中生出一股闷气,恨不得立马儿过去抽丫一大耳刮子。陈世美思忖着包拯问话的意思,不知包黑子想要干什么。虽然去牡丹楼玩玩儿粉头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是毕竟这件事情让公主知道了会出一些麻烦,吵上几架或是跪跪床脚是免不了的,再者这事情泄露出去,于他的体面上也不好看。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包黑子这可真是不给自己面子。但既然包黑子已经把话问到了这个份儿上,说明这家伙已经知道了自己在牡丹楼的所作所为,不回答怕是躲不过去,万一这个黑脸家伙以此为把柄,恐怕会招惹些是非。于是,陈世美敷衍道:哦,牡丹楼嘛,倒是有些日子没有过去走动了。
包拯呵呵一笑,说:原听说驸马爷是牡丹楼的熟客,本想托驸马爷做个引荐,老夫也想去松散松散,看来是没这个福分喽。
陈世美、展昭、韩琪三人心中都大吃一惊,没想到包拯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陈世美笑道:包大人玩笑了,包大人怎么会想到去牡丹楼呢?勾栏瓦肆,风月之地,我等文人骚客偶尔去去还罢,大人这样的朝廷重臣,怕是不便行走吧?
包拯笑道:什么朝廷重臣,驸马爷过奖了。老夫听说,连八王爷和王老太师都去过牡丹楼,为什么他们去得我就去不得?只是我这张黑脸,怕会吓坏了那些粉头。所以,想请驸马爷做个引荐,不要让人家把老夫轰了出来。说罢,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陈世美等人不知道包拯这番话是真是假,都随着笑起来。陈世美道:包大人果有此心,待大人闲暇之时,告知本宫,本宫愿为大人做个引荐。
包拯端起酒杯,说:其实老夫也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只是娘胎里带来了这张黑脸,让人望而生畏。驸马爷不信可以问问展护卫,老夫平时还是很愿意跟大家开开玩笑、谈谈风月的。展护卫,你说是吗?
展昭这回彻底让包拯搞懵了,包大人平时是不苟言笑的,一天到晚都是铁着个脸,仿佛谁欠他钱似的,怎么忽然之间变成爱开玩笑、爱谈风月的人了?看看包拯递过的眼色,便顺杆儿爬,说:是是,包大人所言极是。
陈世美知道老包是在跟他打哈哈儿、逗闷子,也不便拆穿他,反正酒席桌上的话是当不得真的,他爱怎么撇清就怎么撇清,随他高兴就是了。遂端起酒杯,和包拯共饮了一杯。
宾主正闲话间,只见驸马爷的一个随从匆匆上堂,躬身唱喏,禀道:驸马爷,府里传过话来,王太师有要事与驸马爷相商,请驸马爷即刻移驾太师府。
包拯闻听此言,道:既是王老太师相请,老夫不便留阻,驸马爷自便,待闲时再与驸马爷欢叙。
陈世美起身离席,与包拯道了别,带着韩琪等一众护卫直奔太师府而去。包拯站在开封府门外目送陈世美等人离去,黑脸上浮出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微笑。站在一旁的展昭敏锐地捕捉到了包拯脸上的变化,不由心中暗叹:包大人可真是高深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啊,一顿酒宴下来竟不知道包大人所为何来,看来要向包大人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展昭觉得自己能够在包大人麾下行走,实在是自己的荣幸,官场不是江湖,各有各的规则,在官场上混,自己实在是差得远呢!
民妇秦香莲拖儿带女走进京城,一进京城的大门,就懵得找不着北了。秦香莲虽然是一介农妇,但是在陈家庄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曾经跟随丈夫陈世美去过两次县城,见识过城里的光景。不像村里其他的妇人,自幼未曾离开过陈家庄一步。甭说县城了,就连镇上,一生中也难得去上几回。秦香莲原以为京城比县城也大不到哪儿去,无非是城墙高点儿、房子多点儿、人口密点儿,可是一进京城就知道原来满不是那么回事儿。京城大得简直叫人害怕,人也多得像炸了窝的蚂蚁,秦香莲的脑袋开始晕眩起来,眼前一阵阵地发黑,耳朵里也满是营营嗡嗡的声音。她告诉两个孩子紧紧抓住她的手,生怕一个闪失,再把孩子弄丢了。
娘儿仨站在城门口的大路边上,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两个孩子开始喊起饿来,秦香莲去怀中摸了摸,贴身的手帕里还有几个制钱,应该买得到几个炊饼,遂四下张望了一下,看见不远处有个炊饼摊儿,便拉扯着两个孩子走过去,买了两个炊饼给孩子吃,又讨了两碗水,自己一碗孩子一碗地喝了。
坐在路边的柳树荫儿里,秦香莲心想,在偌大的京城里寻找丈夫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存是第一要务,眼下身上只剩下了四五个制钱,晚饭尚可对付,但明天的饭食已经成了很大的问题,还有今夜和以后的夜晚睡觉的地方也是问题。秋风渐渐地凉了,再在野地露天里睡觉不仅孩子受不了,自己恐怕也难敌风寒。如果食宿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寻找不了丈夫,甚至连自己娘儿仨的命也就丢在京城了。饭食可以讨,京城如此之大,讨上口吃的怕不是什么难事,重要的还是先找一个安身之处。这样想着,秦香莲便站起身来,向过往的路人打听哪里有什么可以住的地方。那路人见她是外地口音,又穿了一身的孝,知道她是苦命人儿,叹了一声,告诉她此去不远有处关帝庙,虽然破败,但还是可以挡风避雨的。又详细指点了关帝庙的方位,临走还摸出几枚制钱放到她的手中。秦香莲觉得京城的人真的是好心肠,遂跪倒在地,给那路人磕了个头。站起身来的时候,发现那路人已经融在蚂蚁样的人群中看不见了踪影,心里暖洋洋地感到自己的运气真的是不错,或许这是个好兆头,说不定寻找丈夫也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秦香莲按着那路人的指点,很顺利地找到了那座关帝庙。关帝庙虽然有些破败,但是看上去还是足够遮挡风寒的。大宋朝的时候,关老爷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神灵,声名显赫得恨不得连公共厕所都供上一尊,也就是一个一般的小神,香火不是很旺,信的人也少。京城里因为张天师的存在,也因为皇上的钦封,所以道观盛行,来关帝庙的人越来越少,终于破败了。关帝庙的香火再度旺盛起来,则是要等到几百年后明朝的罗贯中写出《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了。
秦香莲在庙中四下看了,心里踏实了许多,至少娘儿仨住的地方解决了,剩下的问题也都不是什么问题了。眼下最最重要的事情是立刻开始寻找自己的丈夫,不管结果如何,哪怕是能够确认丈夫已经不在人世,她悬着的心也就可以放下,就可以考虑未来的生活了。这样想着,秦香莲不顾身体劳累饥乏,也不顾两个孩子昏昏欲睡,连拖带拽地拖着一双儿女走出庙门。
走在京城热闹非凡的大街上,秦香莲寻找丈夫的方向逐渐地明确起来。丈夫四年前离开家乡前往京城赶考,他的第一站肯定是一家客栈,譬如连升或是高升这样的字号,因为戏里面唱的那些秀才举子上京赶考都是住在这样字号的客栈里,为的是图个吉利,不是有一出戏叫做《连升店》的吗?秦香莲确定了自己开始寻找的目标,觉得自己的寻夫路线绝对对头。只要路线对了头,纲举目张,什么样的困难都不在话下了。顺着京城的大路,秦香莲一家客栈一家客栈地打听着,她没有想到关于陈世美的消息竟是那么容易就被她打听到了。在她进入的第一家客栈里,秦香莲就听到了关于一个叫陈世美的人的消息。店老板说那个叫陈世美的举子在街对面那家福来客栈里住过,听说后来这个陈世美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了驸马。至于这个人是不是她要找的那个陈世美可就不好说了,因为天下之大,巧合的事情很多,重名重姓也未可知,再说,这个陈世美看来根本不是她要找的那个人,因为如果像她所说的那样,陈世美是这两个孩子的爹爹、是她的丈夫,那么,这个叫陈世美的人是不会被皇上招为驸马的。店老板的一席话让秦香莲的情绪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起伏,起初听到陈世美的名字,她的心几乎要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紧接着听到陈世美被招为驸马的话,她的心又一下子从峰顶跌倒了谷底。这一热一凉之间,秦香莲的情绪经历了从喜转愁又转悲的全部过程。她的头晕得不行,眼前一阵阵地旋转出了很多金色的小星星。
店老板劝她看开些,说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这件事情的原委,毕竟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店老板端了碗水让秦香莲喝了,让她在店堂里暂时坐上一坐,自己去对面把福来客栈的老板请到这边来,让那个老板跟她说一下详细的情况。秦香莲觉得这样麻烦素不相识的店老板很过意不去,但是店老板说,看她们母子三人千里迢迢到京城寻夫寻父很不容易,自己是个心肠软的人,最见不得这样的凄惨之事。再说,人生在世,谁没有个喝凉水都塞牙的时候呢?所以,秦香莲不必谢他,就算是要谢,那也要谢谢朝廷的教化好,现在开封城里的百姓差不多都是这样古道热肠的,精神文明的程度是历朝历代都赶不上的。秦香莲思想了一会儿店老板的话,觉得实在是有道理,自己从走进京城的那一刻起,就深刻地体会到了京城人民的好心和善心,看来还是朝廷的政策好哇,毕竟是靠近朝廷和皇上,京城人民的素质就是高哇就是高。秦香莲这样想着,不由得暗下决心,将来不管自己走到哪里,都要把京城人民的好榜样宣传到那里,让普天下的人民群众都受受教育。想到这里,秦香莲不由得热泪盈眶,差点儿连自己来京城是干什么的都忘了。
福来客栈的老板是个精明的中年人,一进店堂,一双眼睛就在秦香莲母子三人的身上滴溜溜地打转,目光里充满了审视和猜疑。这边的店老板忙引见了,秦香莲施礼道了万福,福来老板也赶忙还了礼。秦香莲被福来老板的眼睛盯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飞了红。
福来老板问:你是来寻陈世美的?
秦香莲答:是。
福来老板问:他是你什么人啊?
秦香莲答:他是奴家的相公,是这一双孩儿的爹爹。
福来老板说:等等,等等,这事儿好像有点儿不对头啊。那个陈世美陈相公是在我的店里住过,他是在我的店里收到状元报帖的,还赏了我几钱银子呢,这事儿我记得清楚,我开这家店已经二十年了,陈相公是我店里出去的第一个状元郎,这事儿我可记不错。可陈相公现在是驸马爷了,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就不对头了,皇上怎么就会把你家相公招为驸马呢?这也不合情理呀!
秦香莲说:或许你说的陈世美不是我家相公呢。
福来老板说:这倒也有可能,天底下重名重姓的人有的是,说不定这件事情就是这么巧呢!
秦香莲说:请问老板,不知你可知道这陈世美是哪里人氏么?
福来老板想了一下,说:好像是安徽滁州人氏。
秦香莲的耳边顿时响了一个炸雷,她的身子不由地摇晃了一下,问:可是安徽滁州歙县陈家庄么?
两个店老板面面相觑,知道此中必有重大的隐情,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福来老板说:安徽滁州人氏不假,但不知是否歙县陈家庄。
秦香莲喃喃自语道:那便是了。说着,眼睛直起来。
福来老板见状,忙劝解道:这位大嫂,就是安徽滁州,也不免重名重姓呀。
秦香莲看一眼福来老板,说:这样巧?
福来老板说: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或许这件事情就是这样巧。
秦香莲抽泣起来,道:这个陈世美倒中了状元、做了驸马,只是不知我那苦命的相公哪里去了?
冬哥春妹一见母亲啼哭,一个抱住母亲的胳膊,一个抱住母亲的大腿,放声大哭起来。秦香莲哄了小的顾不了大的,娘儿仨不免抱头痛哭。两位店老板被她母子哭得心里发酸,也陪着挤出几滴眼泪,拣着不痛不痒的话劝解了一番。母子三人收了哭声,只是低头抽泣。
福来老板沉默了一会儿,突然一拍大腿,说:我有法子了!
这边店老板赶忙问:什么法子?快快说出来,不要让人家心焦。
秦香莲也抬起一双含泪的眼睛,巴巴地看着福来老板。福来老板说:我家侄子在王太师府听差,我这便带你们母子去找他,请他问问王太师便知端的。
秦香莲说:王太师?
福来老板说:你有所不知,王太师他老人家是三朝元老、当朝的宰相,是天下第一号的大好人。我家侄子是王太师府里有体面的家人,王太师面前是说得上话的。陈驸马是不是你家相公、哪里人氏,一问王老太师便知分晓了。
秦香莲听了这番话,觉得又有了希望,不知怎样感谢这位福来
老板,膝下一软,便向福来老板跪下去。福来老板忙伸手扶起秦香莲,说:这位大嫂,这样大礼在下可受不起。区区小事,举手之劳,助人为乐是我们大宋朝人民的传统美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来吧,天色不早,我们去太师府吧!
秦香莲被福来老板的一席话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对京城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当下不再说什么,牵扯了儿女,随福来老板奔太师府去了。临出门前不忘向这边店老板再三道谢,把一应礼数做得周全。
正在午睡的当朝太师王鹤龄被家人从梦中叫醒,正待发怒,却被家人的一席话惊得睡意全无。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偷偷用手掐了一下自己的屁股,这才明白自己不是做梦。这件天大的事情让王太师不敢稍作耽搁,忙命家人侍候自己梳洗更衣,又命人将秦香莲母子三人带到前堂,他要亲自问话。
在从后宅通往前堂的路上,王鹤龄的耳边响起了一连串惊雷,他的心跳加速、血脉贲张,已经许久不灵便的腿脚此刻却如吃了返老还童的仙药,一溜儿小跑。连跟在身后的家人都觉得老相爷今天像地震前的耗子一样慌张得反常。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